穿成早夭嫡子,全大清跪求我登基 第175章 班师回朝

();

“传令下去,整顿行装,三日后,随孤,启程回京!”

承祜的声音不高,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尼布楚与雅克萨两座雄城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是期待,是振奋,却也夹杂着浓浓的不舍。

三日后,天色未明。

当承祜一身戎装,跨上战马,回望身后那座在晨曦中轮廓分明的棱堡之城时,城墙之上,早已站满了黑压压的人影。

有他一手提拔的将领,有被他折服的工匠,有视他为神明的索伦、达斡尔部民,还有那些金发碧眼、早已将此地视为第二故乡的罗刹人。

没有人下令,但数万军民自发地单膝跪地,右手抚胸。

“恭送太子殿下!”

“恭送太子殿下——”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汇成一股撼天动地的洪流,冲散了西伯利亚的寒气,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承祜勒住缰绳,并未回头。

他只是缓缓举起右手,朝着那座他倾注了三年心血的城池,用力一挥。

随即,马刺轻磕,战马长嘶一声,绝尘而去。

……

京城,九月。

秋高气爽,金风送桂。

整个京城都陷入了一种近乎狂热的期待之中。

太子还朝!

那个三年前以雷霆之势开疆拓土,又在蛮荒北境筑城戍边三载的传奇太子,终于要回来了。

自午时起,从正阳门到紫禁城的御道两侧,便已是人山人海,万民空巷。

百姓们伸长了脖子,翘首以盼,想要一睹这位为大清立下不世之功的储君风采。

午后,当日头微微西斜,将紫禁城的琉璃瓦染上一片金辉之时,远处地平线上,终于扬起了一片遮天蔽日的烟尘。

“来了!太子殿下的仪仗来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人群瞬间沸腾。

然而,当那支军队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所有人都被那股扑面而来的肃杀之气震慑得鸦雀无声。

没有百姓想象中旌旗招展、鼓乐齐鸣的华丽仪仗。

映入眼帘的,是一支沉默的钢铁洪流。

数千名骑士,身着统一的玄色重甲,背负火枪,腰挎弯刀,面容冷峻如冰。

他们的坐骑,皆是神骏非凡的北地战马,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发出整齐划一、令人心悸的嗒嗒声。

这支军队的身上,没有丝毫京城八旗的安逸与浮华,只有从尸山血海中淬炼出的铁血与锋芒。

每一个士兵的眼神,都如同出鞘的利刃,扫视之间,让围观的百姓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在所有官员和宗室子弟复杂的目光中,这支军队如同一柄黑色的巨剑,劈开了人群,护卫着中央那道身影,缓缓行来。

万众瞩目之中,承祜终于出现了。

他并未乘坐太子舆驾,而是与将士们一样,身跨一匹通体乌黑、无一根杂毛的战马。

那一瞬间,无数道目光聚焦于他身上,而后,便是此起彼伏的倒抽冷气之声。

三年的边塞风霜,非但没有在他那张早已名动京城的脸上留下丝毫粗砺,反而像最精湛的玉匠,将少年最后的青涩彻底琢去,只余下玉石般温润的光泽与刀锋般的轮廓。

他身着一袭银色锁子甲,外罩一件玄色滚金边的大氅,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如松,宽肩窄腰,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

墨色的长发用一顶嵌着东珠的紫金冠束起,几缕发丝被风吹拂,贴在他光洁的额角,平添了几分不羁。

承祜的皮肤依旧白皙,却是一种带着健康光泽的冷玉之色。

五官比三年前更加深邃立体,鼻梁高挺,唇形完美,宛若神祇最杰出的造物。

然而,最令人心神摇曳的,还是那双眼睛。

那双曾清澈如水的桃花眼,此刻却深邃得如同北疆的星空,沉静时是深不见底的渊海,蕴藏着与年龄不符的智慧与威严;而当他目光流转,不经意间扫过人群时,眼波中仿佛有碎钻落入其中,带着一种近乎妖异的吸引力,能轻易勾走人的魂魄。

【系统提示:宿主长期处于极高威望与万众敬仰环境中,被动技能“亲和光环”已进阶为“君主光环”。效果:威严与魅力并存,使追随者产生狂热崇拜,使旁观者产生敬畏与向往。】

承祜的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一闪而过。

“恭迎太子殿下回朝——”

以纳兰明珠与索额图为首,文武百官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声音中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畏。

承祜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在明珠与索额图身上稍作停留,微微颔首,随即翻身下马,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丝拖沓。

“诸位爱卿,平身。”

承祜的声音清越,如同玉石相击,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明明是温和的语气,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百官们这才敢战战兢兢地起身,许多人甚至不敢抬头直视承祜的眼睛。

这还是三年前那个温润如玉的太子吗?

不,他依旧温润,但这份温润之下,却藏着足以开疆裂土的无上锋芒!

……

紫禁城,乾清宫前。

康熙身着龙袍,亲率后宫嫔妃与所有皇子皇女,早已在此等候。

当承祜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时,即便是一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康熙,呼吸也不由得微微一滞。

他的儿子,回来了。

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抱在怀中批阅奏折的稚童,也不再是那个临行前眼神坚毅的少年。

眼前的承祜,长身玉立,渊渟岳峙。

那股从容自信的气度,那份统御万军的威严,已经初具一代雄主的雏形。

“儿臣承祜,参见皇阿玛!皇阿玛万岁万岁万万岁!”

承祜走到御前,干脆利落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中跪拜大礼,铠甲与地面碰撞,发出铿的一声脆响。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康熙快步上前,亲自将他扶起,双手紧紧地拍着承祜的肩膀,“黑了,也壮实了!好!”

父子二人,时隔三年再次相见,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承祜抬起头,看向康熙,眼中孺慕之情依旧,却更多了几分沉稳:“让皇阿玛和皇额娘挂心,是儿臣不孝。”

站在康熙身后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早已是泪眼婆娑,她快步走上前来,一把拉住承祜的手,上下打量着,声音哽咽:“我的祜儿……瘦了,在外面一定吃了很多苦……”

在母亲眼中,无论儿子立下多大的功劳,她看到的,永远是他受的苦。

承祜反手握住皇后的手,那双能让沙场悍将心悦诚服的眼睛,此刻却温柔得能滴出水来:“皇额娘,儿臣一切都好。”

“您看,儿臣不是长高了许多吗?”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