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早夭嫡子,全大清跪求我登基 第147章 抛绣球

();

江宁城最有名的酒楼,名曰“得月楼”,正临秦淮河畔,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入夜时灯火璀璨,宛如水晶宫阙。

康熙为承祜挑了个二楼的雅座,推开窗,便能看到画舫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悠然划过,丝竹之声与女儿家的娇笑声随晚风送入耳中,一派江南独有的温柔与繁华。

“客官,您的桂花盐水鸭来了!”

店小二一声响亮的吆喝,将一盘色泽**的菜肴端上了桌。

那鸭子通体酱红,油光锃亮,表皮上还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金黄桂花,一股浓郁的肉香混合着清甜的花香,霸道地钻入鼻腔,瞬间便勾起了人的馋虫。

承祜的眼睛噌地一下就亮了。

前世,南京盐水鸭的大名他如雷贯耳,但这加入了桂花的古法做法,却是头一遭得见。

康熙看他这副小馋猫似的模样,眼底的笑意几乎要满溢出来,亲自拿起银筷,夹了一块最肥美的鸭腿肉,细心地剔去骨头,放入承祜面前的白瓷小碟中。

“尝尝,看比不比得上德州那只扒鸡。”

承祜早已等不及,夹起那块鸭肉便送入口中。

鸭皮微韧,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脆感,牙齿轻轻一磕,皮下的油脂便在口中爆开,丰腴而不油腻。

而鸭肉则入口即化,咸鲜的滋味是基底,而那丝丝缕缕的桂花清甜,则如同点睛之笔,完美地中和了鸭肉的咸香,让整个味觉体验提升了不止一个层次。

“唔……好吃!”承祜腮帮子鼓鼓囊囊,含糊不清地赞叹道,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幸福地眯成了两道弯弯的月牙。

这味道,简直绝了。

比他前世吃过的任何一家盐水鸭都要醇厚,都要富有层次感。

一块下肚,承祜立刻又将筷子伸向了盘中。

康熙见承祜吃得香甜,心中亦是一片满足。

这趟南巡,虽然事务繁重,但能有片刻时光,抛却君臣身份,只做一对寻常父子,享受这人间烟火,已是难得的惬意。

然而,眼看着承祜风卷残云般地消灭了小半盘鸭子,康熙的眉头却渐渐蹙了起来。

德州府那只扒鸡引发的惨案还历历在目,这孩子肠胃娇弱,偏生又是个管不住嘴的。

“承祜,”康熙沉声开口,“慢点吃。”

承祜的筷子在半空中顿住,抬起油乎乎的小嘴,有些茫然地看着康熙。

“这鸭子性凉,不比鸡肉温和,”康熙耐着性子解释道,目光落在他微微鼓起的小肚子上,“你已经吃得不少了,再吃下去,夜里仔细又闹肚子疼。”

承祜闻言,委屈地瘪了瘪嘴。

他倒不是贪嘴,实在是这具身体的额度太低。

作为赵珩时,他能干掉一整只烤鸭面不改色,可如今成了娇生惯养的承祜,几块肉下肚便有了饱腹之感。

承祜默默叹了口气,放下筷子,拿起一旁的帕子,乖巧地擦了擦嘴,用一种带着点点失落,却又无比懂事的语气说道:“儿臣听皇阿玛的。是儿臣贪吃了,让皇阿玛担心了。”

他那双水汪汪的眸子里,映着窗外的灯火,波光流转,像是盛满了星辰的夜空。

声音软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却偏偏摆出了一副我很乖,我听话的模样。

这副故作坚强的模样,比直接撒娇耍赖还要让人心软。

康熙心中那点因他贪吃而升起的薄怒,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的心疼。

他这是做什么?不过是多吃了几块鸭子,自己何至于如此严厉。

“罢了,”康熙叹了口气,语气放缓了许多,“不是怪你。只是你身子要紧,凡事需有度。”

说着,他亲自给承祜倒了一杯消食的酸梅汤,“喝点这个,一会儿皇阿玛带你到街上走走,消消食。”

“谢皇阿玛。”承祜立刻眉开眼笑,仿佛刚才那点小委屈从未存在过。

他双手捧起杯子,小口小口地喝着,那满足的模样,看得康熙心中一片柔软。

这孩子,总是这么容易满足。

……

夜幕下的秦淮河畔,比白日里更多了几分旖旎与喧嚣。

华灯初上,家家户户的廊檐下都挂起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将整条长街照得亮如白昼。

小贩的叫卖声、游人的说笑声、远处画舫上传来的歌声,交织成一曲活色生香的江南夜曲。

康熙牵着承祜的小手,不紧不慢地走在人群中。

梁九功和几名侍卫换了便装,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将汹涌的人潮隔开,护得父子二人周全。

承祜的小脑袋好奇地四处张望着,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捏糖人的、卖花灯的、耍杂技的……这一切都让他这个现代灵魂感到一种跨越时空的亲切感。

康熙则更多的是在观察民生。

他看着街上行人脸上的笑容,看着店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富庶与安宁,心中那份属于帝王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就在这时,前方一阵锣鼓喧天,人群忽然朝着一个方向涌去,似乎有什么热闹可看。

“走,去看看。”康熙来了兴致,牵着承祜,顺着人流走了过去。

挤进人群,只见前方搭起了一座三尺高的彩台,台上张灯结彩,正中坐着一位员外打扮的富态中年人,身旁则立着一位身着粉色罗裙的妙龄少女。

台下,站着十几个衣着光鲜的年轻男子,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满脸期待。

“这是……抛绣球招亲?”承祜眨了眨眼,内心瞬间被八卦之火点燃。

这种只在电视剧里看过的古老戏码,竟然让自己给遇上了?

只听台上的老爷子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诸位乡亲,诸位才俊!小老儿姓张,乃是城中一布商。膝下仅有小女一名,年方二八,今日在此搭建彩台,不为金银,不为权势,只愿为小女寻得一位品貌端正、才学兼优的如意郎君!”

这番话说得倒是冠冕堂皇。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