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第102章 在下为官,只求问心无愧!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惊雷!

李进脸上的敬佩瞬间化为惊骇。

他猛地抬头,几乎是下意识地左右四顾。

确认周围只有他们两人和几个远远站着的小吏后,才压低了声音,带着惶恐道。

“先生!慎言!此话……此话万万不可说啊!”

“这要是传了出去,您…您会成为众矢之的,满朝公卿的口水都能淹死人!”

看着李进吓得脸色发白的样子,叶凡反而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几分不以为然的洒脱,他随意地摆了摆手。

“怕什么?这里不就你我二人吗?除非……你去跟他们说?”

他目光带着一丝戏谑,看向李进。

李进闻言,更是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急忙拱手,语气无比诚恳甚至带着点发誓的意味。

“先生这是哪里话!”

“在下岂是那等搬弄是非,忘恩负义的小人!”

“先生对我有指点提携之恩,李进铭感五内,断然做不出那等事来!”

“那不就得了?”

叶凡笑容更盛,拍了拍他的肩膀。

“既然无外人,说说又何妨?”

“我看你为人正直,心思也算纯良,今日便多指点你几句,你可要记在心里,日后或有用处。”

李进见叶凡说得郑重,立刻收敛了方才的惊慌,整了整衣冠,面色肃然,朝着叶凡郑重一拜。

“先生请讲,学生……下官洗耳恭听!”

他情急之下,甚至用了“学生”的自称。

叶凡负手而立,目光再次投向那些石料,声音平稳却带着穿透力。

“我将石料比作诸公,并非妄言。”

“你看这库房之中,石料有优有劣,有完美无瑕者,亦有暗藏瑕疵者。”

“这朝堂之上,百官何尝不是如此?”

“有清廉干练,国之栋梁者,亦有看似无过,实则庸碌无为,明哲保身者,更有那表面光鲜,内里却早已腐朽,混日子等升迁者!”

“形形**,不一而足。”

他转过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李进。

“他日,若你有机会执掌监察之权,巡视天下吏治,切记,亦要如今日查验石料一般——”

“以律令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

“绝不能因为某人看似‘不出格’、‘不犯错’,便认为其无妨、无事!”

“官场之上,最大的危险,往往不是那些明目张胆的蠢贼,而是那些看似无害,实则尸位素餐,或是善于伪装,关键时刻却会背后捅刀子的‘老实人’!”

叶凡的声音陡然加重,带着一种警示的意味。

“你若心存侥幸,放任自流,那么终有一日,这些被你今日认为无妨、无事之人……”

他伸出手指,精准地指向角落里上次被剔除出来的,如今已无人问津的瑕疵砖块。

“……就会像这些残次品一样,在关键时刻,成为压垮堤坝的蚁穴,射向你后背的致命毒箭!”

李进听着这番鞭辟入里,又带着森然寒意的话语。

只觉得一股冷气从脊椎骨窜上来!

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官场之上无形的刀光剑影。

他强自镇定,挤出一丝有些僵硬的笑容,声音干涩地说道。

“先生…先生此言,未免……未免说得太过吓人了些。”

“说得好像…好像下官未来真能位居那样的要职似的……”

他这话带着几分自嘲,也带着难以置信。

叶凡看着他这副样子,却是似笑非笑地摇了摇头,语气笃定。

“看来,你还是没能看明白啊。”

“李进,你今日能站在这里,与我一同**这迁都物料验收的差事,你以为仅仅是机缘巧合或是‘遭人’针对吗?”

“不,其实这里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陛下对你的考验!”

“考验?”

李进愣住了。

“不错!”

叶凡目光如炬,分析道。

“其一,自然是看你自身的才学品行,是否堪用。”

“其二,”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

“则是因为你是马三刀之侄!”

李进浑身一震,这是他心底一直不愿多提的旧事!

叶凡继续道。

“你叔父马三刀,虽有贪墨之过,被陛下依法处斩,但陛下念旧,对当年追随他起兵的老人,终究存着一份香火情。”

“你叔父无后,这份未能完全寄托的旧情,自然而然地,便有一部分落在了你的身上。”

“陛下让你入仕,既是对你才学的认可,也未尝不是一种补偿和观察。”

“其三,”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因为你的出现,间接促使太子殿下在科举案中,展露出了雷厉风行的王者之风!”

“陛下对此,必然是乐见其成的。”

“而你作为其中的一个引子,自然也在陛下心中,留下了不同于常人的印象。”

“有此三点,只要你不行差踏错,假以时日,受到重用,几乎是必然之事!!”

这一番抽丝剥茧,有理有据的分析,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在李进的心上,让他震撼得无以复加!

他从未从如此角度思考过自己的处境和未来!

此刻被叶凡点破,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又感到一阵莫名的惶恐。

看着李进变幻不定的脸色,叶凡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格外严肃。

“不过,你亦需明白自身之重!”

“陛下予你机会,是望你成才,而非让你重蹈你叔父的覆辙!”

“官场诱惑极多,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你要时刻谨记,何为立身之本!”

李进闻言,神色一凛,所有杂念瞬间被扫空。

他后退一步,整理衣冠,朝着叶凡深深一揖,几乎一躬到地,声音带着无比的郑重和发自内心的敬意。

“先生金玉良言,如醍醐灌顶,学生…下官李进,谨记先生教诲!”

“李进为官,不敢奢求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只求上不负皇恩,下不愧黎民,秉公执法,问心无愧!”

“好!好一个‘问心无愧’!”

叶凡见他神情恳切,言语真挚,不由得朗声大笑,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能持此心,便是最好的为官之道!”

“你之前途,必不可限量!”

李进心中激动,对叶凡的感激和敬佩更是达到了顶点。

他看着叶凡那云淡风轻的样子。

想起他之前种种神鬼莫测的手段和如今这番洞悉世情的见解,忍不住问出了心中埋藏已久的疑惑。

“先生…您既有经天纬地之才,洞察世事之明,为何…为何甘心屈居于这户部一隅,终日与钱粮账册为伍?”

“若是您愿……”

叶凡未等他说完,便淡然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看透世情的疏离和淡淡的无奈,打断了他。

“为何?为了……能活得长久一些罢了。”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负手,悠然望向库房窗外那片被高墙分割的天空。

仿佛那里面,藏着无尽的秘密与风险。

李进看着叶凡那略显孤寂却挺拔的背影,心中所有的疑问似乎都得到了解答,又似乎产生了更多的迷雾。

但他已然确信。

眼前这位叶先生,绝非池中之物!

其淡泊名利,洞察先机的思想,在他心中已然如同一位隐于世外的绝世高人,令他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