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第97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

李进一愣,脸上露出不解之色:“叶主事何出此言?”

“下官愚钝。”

“这查验物料,无非是清点木材、石料的数目、规格,核对是否与账册相符,再记录在案。”

“虽然繁琐,但只要细心些,似乎……也并非难事?”

在他看来,这差事顶多是辛苦些,需要耐心,但技术含量并不高。

叶凡摇了摇头,脸上那点笑意渐渐收敛,目光变得深沉起来。

“官场如战场,杀人…从来不见血啊。”

“李主事,你以为他们把这看似‘不难’的差事,交给你我这两个…嗯,在某些人眼里或许不太合时宜的人,真是因为信任咱们的能力吗?”

李进并非蠢人,只是经验尚浅。

被叶凡这一点,脸色微微变了变,似乎想到了什么,迟疑道:“叶主事的意思是…这其中,另有玄机?”

叶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站起身,拍了拍那本厚重的账册,意味深长地说道:“现在多说无益。”

“走吧,咱们先去库房那边看看。”

“等亲眼见到了那些等着咱们的‘木头’和‘石头’,你自然就明白,他们给咱们准备的,到底是什么难题了。”

李进看着叶凡那副了然于胸又带着几分冷诮的神情。

心中的不安感,逐渐扩大。

他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公务协作。

此刻却感觉踏入了一个看不见的漩涡。

他不敢再多问。

连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带着满腹的疑惑和一丝隐隐的紧张,跟随着叶凡,朝着工部那庞大的物料库房走去。

……

工部的物料库房占地极广。

一眼望去,堆积如山的木材、石料如同沉默的巨兽,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原材料特有的气味。

叶凡和李进带着几个户部、工部的小吏,开始了繁琐的查验工作。

起初颇为顺利。

上等的楠木、松木,规格整齐,质地坚实,与账册上所载数目、品类完全吻合。

李进一丝不苟地清点、记录,偶尔还与叶凡低声讨论几句,紧绷的神情渐渐放松了些。

觉得这差事虽然辛苦,但似乎并无叶凡暗示的那般凶险。

然而,当查验工作进行到石砖区域时,情况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最初几批青砖,烧制得也算规整,棱角分明,敲击之声清脆。

但随着逐一检查,问题开始浮现!

不过,并非所有砖都有问题。

而是零零散散地,在这一堆里发现几块颜色发暗,边缘有些毛糙的。

在那一批里,又找到几块隐隐有裂纹,或者形状略有不规则的。

虽然瑕疵砖的比例不高,每百块中或许只有那么三五块。

但架不住总量巨大。

放眼望去,瑕疵品就显得颇为刺眼了。

李进的眉头渐渐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拿起一块颜色不均,表面还有个小气泡的砖,又对比了一下旁边一块品相完好的,脸色沉了下来。

他叫过负责接收这批石料的工部小吏,指着那些瑕疵砖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账册上可写明是上等青砖,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次品混杂其中?”

那小吏是个老油条,脸上堆着笑,不慌不忙地解释:“李主事,您有所不知。”

“这新都用料巨万,单靠一两家砖窑,哪里供应得上?”

“必然是征集了金陵周边乃至更远州县数十家砖窑共同烧制。”

“各家窑口的师傅手艺有高有低,窑火温度也难以做到家家精准如一,出现些许瑕疵,实在是在所难免啊。”

“您看,大部分砖还是好的嘛,这点小毛病,不影响使用的。”

李进张了张嘴,却一时语塞!

这小吏说的确是实情,大规模采购,来源复杂,质量参差不齐是常见现象。

若严格按上等品的标准卡,恐怕这工程就没法进行了。

他下意识地看向叶凡,压低声音,带着几分不确定问道:“先生,您看…这…似乎也确实无法完全避免,应该…问题不大吧?”

叶凡闻言,脸上非但没有释然,反而罩上了一层寒霜。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瑕疵砖,又瞥了一眼那满脸堆笑的小吏。

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寒意,清晰地传入李进耳中。

“无法避免?哼,好一个无法避免!”

他转向李进,语气严肃得近乎严厉:“李主事,你可知这‘无法避免’四个字,在官场上,往往就是推卸责任,为人背锅的开端!”

“今**觉得问题不大,收了这批砖。”

“他日,若是新都城墙某处因砖石质量不过关出现裂痕,或是宫殿地基因此不稳,届时有人参你一本‘验收不力,以次充好,贻误迁都大计’,你当如何自辩?”

“陛下对迁都之事寄予厚望,事事力求完美!”

“若知你用这等瑕疵砖石建造新都,龙颜震怒之下,你我又当如何?”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冰水浇头,让李进瞬间脸色煞白,冷汗都冒了出来!!

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远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这哪里是简单的质量问题,这分明是有人给他们挖的坑!

收了,日后是隐患,是罪证。

不收,现在就可能被扣上“故意刁难、延误工期”的帽子!

“先生…先生所言极是!是下官思虑不周!”

李进声音都有些发颤,他擦了擦额角的汗,焦急地低声道:

“可…可正如那吏员所说,用量如此巨大,来源繁杂,若要家家都烧出毫无瑕疵的上品,恐怕…恐怕难以办到啊!”

“这……这岂不是两难之局?”

叶凡看着李进慌乱的样子,心中暗叹此人虽正直,却终究欠缺官场历练。

他摇了摇头,语气放缓了些,但目光依旧锐利:“非也,非也。”

“李主事,办法总比困难多。”

“凭什么一旦出了问题,这口黑锅就得由你我來背?”

李进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切地问:“先生有何良策?还请指点迷津!”

叶凡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指了指石砖:“以后每一块砖,都记录下烧制师父的名字、日期等信息。”

“以后我们就按这些来办事。”

“自即日起,所有运送至工部的石砖,验收标准不变!”

“不过,不再按批次笼统验收,而是按砖上刻印的工匠姓名和砖窑地址,逐人逐窑验收!”

李进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猛地爆发出亮光:“先生的意思是……?”

“对!”

叶凡肯定地道,“谁的砖,合格了,我们收,按质论价,钱货两讫。”

“谁的砖,出现了瑕疵,哪怕只有一块,对不起,整批砖,全部退回!!”

“一文钱不给!”

“且记录在案,此工匠或此砖窑后续所供砖石,需加倍严格查验!”

“妙啊!此计甚妙!”

李进几乎要击掌叫好!

这一下就将责任明确到了具体的供应者头上!

他们验收人员只需严格执行标准,压力顿时小了大半。

但旋即,他又想到一个问题,眉头再次皱起:“先生,此法虽好,但…万一有无良之人,故意将次品砖刻上其他诚信工匠的名字,嫁祸于人,这又该如何避免?”

“届时岂非冤枉好人,反而让小人得逞?”

叶凡听到这个问题,不禁翻了个白眼,用一种“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的眼神看着李进。

“李主事啊李主事,你呀……坑就坑呗!”

“关我们什么事?”

“啊?”

李进彻底懵了。

叶凡耐心解释道:“咱们只认砖上的名字!”

“砖好,名字对,收钱。”

“砖不好,名字对,退货!”

“至于这名字是真的还是被人冒刻的,那是供应者之间的事情,他们自己去扯皮,去查内鬼!”

“想坑别人?”

“可以啊,但前提是得把好砖白白送给别人,自己承担损失。”

“如果真有那种连工钱都不要,专门造假名坑害同行的大善人,咱们也乐得只收好砖,不是吗?”

“咱们的职责是确保入库的砖石质量,不是给他们断官司的!”

李进恍然大悟。

一拍脑袋,脸上露出了豁然开朗又带着几分羞愧的笑容。

“是极是极!下官愚钝,竟钻了牛角尖!”

“先生高见,如此一来,我等只需秉公办事,压力顿消,难题反而抛给了那些供应之人!”

“让他们自行竞争,优胜劣汰去!”

想通了关键,李进顿时干劲十足,之前的忐忑一扫而空。

他立刻转身,对那名还在等待的工部小吏,换上了一副不容置疑的严肃面孔。

将叶凡制定的新验收规则清晰明确地传达了下去。

并要求即刻通知所有相关砖窑和工匠。

那小吏听完,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在李进坚决的目光和叶凡那深不可测的注视下,终究没敢多言,悻悻然地领命去安排了。

看着小吏远去的背影,李进长长舒了一口气,对叶凡躬身一礼,由衷道:

“多谢先生指点!”

“若非先生,下官今日险些酿成大错!”

叶凡摆了摆手,目光却投向那堆积如山的石料,心中冷笑。

一群淮西笨蛋,想用这种小伎俩为难我?

未免也太小瞧人了。

这官场上的明枪暗箭,我叶凡接着便是!

看最后,到底是谁给谁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