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第89章 寻天下名医,为太子治病!

夜幕低垂。

东宫之内却灯火通明,气氛异样。

朱标依计而行,回到府中后,立刻秘密召见了新任的西厂督主——

一名被他赐名“高寒”的心腹宦官。

“高寒,孤有一事,需你亲自去办,务必隐秘。”

朱标面色凝重,压低声音吩咐。

“殿下请吩咐,奴婢万死不辞!”

高寒躬身应道,眼神锐利。

朱标将叶凡的计划简要告知,然后重点强调:

“此番病重,需做得逼真,要能瞒过太医的眼睛。”

“你……可有办法弄到一些能让人出现重病之状,却又于性命无碍的药物?”

高寒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毫不犹豫地答道:“殿下放心,西厂之中,确有此类药物,服用后可使人体温骤升,脉象紊乱,面色蜡黄,状若伤寒重症,但药效过后,调养几日便可无虞。”

“奴婢这就去取来。”

“好!速去速回,小心行事!”朱标点头。

高寒领命,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退下。

不过一个时辰,他便带回一小包无色无味的药粉。

朱标依言服下,不过片刻,便觉得浑身发起热来,额头滚烫,呼吸也变得急促,果然是一副病来如山倒的模样。

他连忙躺到床上,盖上厚被,营造出病榻缠绵的景象。

东宫太子突发重病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在这寂静的夜晚,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皇宫的每一个角落!

自然也第一时间传到了武英殿朱元璋的耳中!

一名小太监连滚带爬地冲进殿内,声音带着哭腔和惊恐:“陛下!陛下!不好了!”

“东宫传来消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突发恶疾,病势沉重,昏迷不醒啊!”

正在批阅奏章的朱元璋闻言,执笔的手猛地一顿,朱笔在奏折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红痕。

他脸上瞬间布满了震惊和担忧,霍然起身,声音因为急切而显得有些失真:

“什么?!标儿病了?!怎么回事?!白天还好好的!”

他一把推开御案,几步走到那小太监面前,厉声追问,“可请了太医?!太医怎么说?!”

小太监吓得浑身发抖:“回…回陛下,东宫已经乱成一团,太医…太医还没到……”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朱元璋怒不可遏地咆哮道,脸上写满了焦灼的父爱,“传咱的旨意!”

“让太医院所有当值的太医,立刻火速前往东宫!”

“给咱不惜一切代价救治太子!”

“若是……若是太子有个什么差池,咱让他们统统陪葬!!”

这充满杀气的命令,让殿内所有侍从都噤若寒蝉。

发完命令,朱元璋似乎一刻也等不及,根本顾不上帝王威仪,抬脚就往外走。

边走边对紧随其后的毛骧吼道:

“备驾!不!不用备驾了!咱直接走过去!快!”

他显得方寸大乱,忧心如焚,完全是一副寻常父亲听到儿子重病时的反应。

毛骧连忙示意侍卫跟上。

一行人几乎是跑着出了武英殿,朝着东宫方向疾行而去。

朱元璋走在最前头,脚步匆忙,眉头紧锁。

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位洪武皇帝此刻心系爱子,担忧万分。

然而,若是有人能窥见他低垂的眼帘下那双深邃的眼睛,便会发现。

那里面除了刻意表演出的担忧外,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冷静和…期待!

他当然知道朱标这病是假的。

是叶凡那个“诈病”之计的开端。

但他必须把这场戏做足,做得逼真!

他要让所有人都相信,太子是真的命悬一线了!

只有这样,才能引出他想要看到的“反应”。

“标儿,戏台爹给你搭好了,锣鼓家伙也给你敲响了。”

朱元璋心中暗道,“接下来,就看你这出‘病中惊变’,能唱出怎样的精彩了!”

“让爹好好看看,你的那些好弟弟们,还有这满朝的‘忠臣良将’,会如何表现!”

……

是时!

东宫寝殿内。

烛火通明,却驱不散那股压抑沉重的病气。

朱元璋坐在朱标的病榻前,看着儿子双目紧闭,脸色蜡黄,额头布满虚汗,呼吸时而急促时而微弱的模样。

饶是明知这是“诈病”,心中也不由得揪紧了一下。

那药效未免也太逼真了些!

这脸色,这气息,简直与真正的垂危病人无异。

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探了探朱标的额头,触手一片滚烫。

这让老朱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虽然计划如此,但看到儿子这般受苦,一丝属于父亲的真实担忧还是难以抑制地涌了上来。

“太医!太医呢?!怎么还没诊断出个结果?!”

朱元璋猛地转过头,对着跪了一地的太医们厉声喝道。

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焦躁和怒意。

这一次,倒有几分是真了。

为首的太医院院使连滚带爬地上前,战战兢兢地回禀:“陛…陛下息怒!”

“殿下此症……甚是古怪!”

“脉象浮沉不定,时而洪大如潮,时而细弱游丝,且体内虚火旺盛,外邪却又不显……”

“臣等行医数十载,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病症!”

“实在……实在是难以立刻确诊啊!”

其他太医也纷纷叩头,额上冷汗直流,他们是真的被难住了。

这脉象症状,不像任何一种已知的伤寒杂病,倒像是几种恶疾混合发作,凶险异常。

“废物!一群废物!”

朱元璋气得一拍床沿,震得床帐都在晃动。

“咱养着你们太医院是干什么吃的?!”

“连个病症都断不出来?!”

“咱告诉你们!标儿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你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下去陪葬!!”

这充满杀气的怒吼,如同惊雷般在殿内炸响。

所有太医都吓得面无人色,体如筛糠,连连磕头求饶:“陛下开恩!”

“臣等必定竭尽全力,钻研医案,定要找出救治殿下之法!”

“滚下去!给咱想办法!治不好标儿,提头来见!”

朱元璋不耐烦地挥挥手。

太医们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到外间,立刻围在一起,翻医书的翻医书,讨论的讨论。

一个个愁眉苦脸,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寝殿内暂时恢复了安静。

朱元璋重新将目光投向昏迷中的朱标,眼神复杂。

他知道,戏必须演下去,而且要比真的还真。

而此时,看似深度昏迷的朱标,意识其实十分清醒。

他能清晰地听到父皇的怒吼和太医们的惶恐,也能感受到父皇那只温热粗糙的手掌刚才触碰自己额头时带来的短暂安抚。

他心中暗暗叫苦,西厂弄来的这药效果然霸道,连他自己都感觉有些难受了。

“得把握好分寸……”

朱标在心中盘算着。

“不能一直这样‘病危’下去,否则太医们压力太大,真逼出人命就不好了。”

“得找个合适的时机,让病情显得‘稳定’一些,但又不能好转,得维持住这种悬而未决的危急状态,才能引出后面想看的事。”

就在朱标暗自思忖时,朱元璋似乎做出了决断。

他站起身,走到殿外,对守候在那里的毛骧及一众内侍官员沉声道:

“标儿的病,来得蹊跷,太医一时难有良策。”

“为保万全,即刻给咱张贴皇榜,布告天下!”

“凡民间有精通医术,或有奇方能治太子之疾者,不论出身,不论地域,皆可揭榜入宫!”

“若能治好太子,咱重重有赏!”

“加官进爵,金银财帛,绝不吝惜!”

这道旨意一下,众人皆惊!

张贴皇榜,广招天下名医?

这可是只有在帝王或储君病入膏肓,太医束手无策时才会采取的极端措施!!!

这无疑是在向天下宣告,太子殿下的病情,已经危急到了极点!

“臣等遵旨!”

毛骧等人不敢怠慢,立刻领命而去。

很快。

“太子病重,陛下悬赏求医”的皇榜,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张贴到了京城各处城门以及通往各地的要道之上!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很快在整个大明境内激起了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