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族供我科举路,我赠族犬诰命身 第304章 这牛奶倒了,也不给你喝

从寅时四刻开始。

他家的亲戚们陆陆续续地就都来了。

率先过来的是花允谦。

“子期!”

“啊呜……”

“我又来蹭饭了。”

“今日就要回去了。”

“我让我爹特地买了一套大宅子,子期你们去了苍梧府,就去我家住吧!”

“我家也没几个人。”

“房间多的是!等你们在苍梧府稳定了再说。”

花允谦邀请道。

“不必了允谦兄。”

“我老师在苍梧府那边有一套宅子,刚好可以住下。”

“允谦兄,去了苍梧府,回头小学堂还是要照开的。”

“到时候我让我师兄当咱们小学堂的夫子。”

方子期笑着道。

“啊?”

“宋夫子?”

“子期!都说宋夫子授课诙谐,人缘极好,大家都愿意听宋夫子的课呢!”

“不像那些老学究夫子,那授课听起来太熬人了。”

花允谦说话间,忍不住打了个哈欠道。

“不过好夫子也会遭人妒忌的。”

“整日有人编排污蔑宋夫子喜欢勾栏听曲,还在那青楼里面同人大打出手!”

“这世道!好夫子都被糟蹋完了。”

花允谦嘟囔道。

方子期张了张嘴,此刻的脸色显得颇复杂……

是污蔑吗?

“咳……”

“倒也不一定就全是污蔑吧……”

“我那师兄…确实有那么一点勾栏听曲的小爱好。”

“我那师兄若是去了苍梧府,说不得能同你爹谈得来。”

方子期笑道。

毕竟是同道中人,喜好兴趣也差不多。

“啊?”

“怎会如此?”

“宋夫子可是我之楷模啊!“

“他…他怎么也会勾栏听曲?”

花允谦一脸悲痛……

粉转黑了。

不多时。

亲戚们陆陆续续就来了。

方子期甚至还看到了几道阔别已久的身影。

他的发小赵满仓!

因为赵满仓也不在小学堂读书,所以这两年也很少来方子期家。

也就是过年的时候走动一下。

“子期老爷!”

突然。

赵满仓叫了一声。

方子期嘴角一抽……

梦回柳溪村。

他当时考中童生的时候,这赵满仓就叫过方子期一声老爷。

当时方子期还说童生算个屁的老爷。

但是现在他是举人了……

这……

貌似还真是老爷了。

就是从自己发小嘴里面说出来,方子期总感觉怪怪的。

“你这小子!”

“胡乱叫什么!”

方子期忍不住给了赵满仓一个熊抱。

发小之间,无需多言。

“嘿!”

“我爷奶教的。”

“说是以后见到子期你就得称呼老爷了。”

“等以后子期你当了官,再见面就得磕头了。”

赵满仓抓了转脑壳,抖了抖肥嘟嘟的身体。

嗯!

这两年在省城,赵满仓的日子看起来过得还不错,又胖了不少。

据说他爹赵通源这两年开了一家小餐馆,以薄利多销为原则,干得还算不错。

只是现在日子刚稳定些,又要走了。

“子期。”

“咱们这…还有机会回来吗?”

“哎!”

“其他的都不可惜,就那餐馆可惜了。”

“刚上路子。”

“现在每个月的利润都在涨!”

“就这么没了。”

赵通源缩了缩脖子,颇为心痛。

“额……”

“赵叔,要是晋王击溃了黄角叛军,稳定了局势还是能回来的。”

“不过机会有多大就不知道了。”

方子期道。

对于此,方子期持悲观态度。

除非晋王将黄角叛军再度赶出宁江府和汇川府,赶到北原省去,否则这通衢府都不算安全。

“但愿还能回来吧……”

“这去了苍梧府,又要重新安家,重新熟悉……”

“这餐馆又得重头来了!”

赵通源苦笑道。

“赵叔,你手艺在那,在哪都能发财。”

方子期恭维道。

“啊!”

“哈哈哈!”

“子期!你这个解元公都这么说,那你赵叔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赵通源嘿嘿一笑,干劲十足。

陆陆续续的。

众人都在卯时(早上五点)都来了。

这个时候的卯时天还没亮。

不过等到了渡口,刚好天亮,也就差不多了。

一路上倒也没遇到什么麻烦。

至于说路人异样的目光就更没有了。

因为这大街上现在全都是拖家带口的人。

都准备跑路了。

有的是要去对面的苍梧府,有的干脆返家了。

之前来这通衢府,是因为觉得这既是省城,还有王府在,肯定安全。

但是现在这省城都不安全了,还待着干什么?不如回家伺候几亩地去。

等众人到了渡口,发现他师兄宋观澜已经带着妻子温雪衣在等待了。

“子期!”

“你们可算到了!”

“我都等了半个多时辰了!”

“快快快!”

“船刚靠岸!”

“现在进去还能占个好位置!”

宋观澜笑着道。

随即对着方仲礼和苏静姝拱拱手。

“方叔!”

“方婶!”

宋观澜打过招呼,温雪衣也笑着走过来。

一段时间没见,方子期发现他这师嫂发福了不少。

脸色红润,更显丰腴。

看来跟着他这师兄倒是没受什么苦。

众人陆续登船。

渡口外买船票的人群仍旧人声鼎沸、人山人海。

但是奇怪的是,登船的时候倒是不拥挤,只有零星几户人家陆续登船。

看得出来。

此刻登船的,基本上都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

身上穿的也大多都是绫罗绸缎。

入了船舱后,也不显得拥挤。

这是一艘两千料大船,正常来说,装个两三百人不成问题。

但是除了方子期等人之外……

只有另外两家聚集的大概二十人。

这人数拢共加在一起也不过一百出头。

船舱内,实在是太空了。

“这……咋回事?”

“外面那些疯狂买票的都是假的?”

“这船也没装满啊……”

“再多装一倍的人也不在话下啊。“

“这不是浪费来回运输的船吗?”

“有那么多人想走,就不能多卖些船票?”

宋观澜皱着眉头,有些惊讶。

显然,他对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研究。

前几日,方子期也是这样,十分奇怪。

但是现在不奇怪了。

“百姓买船票,只能买十几日之后的船票。”

“若想现在走,就需要在市场上购买五两银子一张的高价票。”

“所以……”

“这几天应当很少有百姓走。”

方子期这么一解释,宋观澜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