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族供我科举路,我赠族犬诰命身 第225章 明升暗降,褫夺兵权

方子期可不想哪天皇帝想杀他就杀他,一点抵抗力都没有。

结党营私……

其实很多时候也是一种自保的智慧。

接下来的日子。

努力与放松并存。

日子虽平淡,却踏实。

自从上次苏继儒来了一趟后,每隔个七八天,总要去小院一次,跟众人一起吃吃饭。

尤其是那红烧肉…每次苏继儒要来之前,都要提前派人跟方子期说一下……

嗯!

方子期很怀疑他这位师叔每次来都是过来蹭吃蹭喝的,就是找不到证据罢了。

小院中谈论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谈论的都是圣人之学、正统文学。

或吟诗作对、或讨论经义。

时不时的,他那位宋师兄在酒醉之后也会畅谈几句朝廷大势。

但……每次这个时候,苏继儒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核心之事一概不谈。

唯有苏继儒不在的时候,他这宋师兄才能大谈特谈、直抒胸臆……

嗯!

还是那个离经叛道的师兄。

没变!

转眼间。

方子期在天班都已经待了三个月了。

又到了酷暑时。

这三个月,除了第一次方子期夺了天班第一外……

其余两次都没得到……

一次第五,一次第三……

只能说。

天班中的学子确实还是很有实力的。

有竞争是好事,才有更强劲的学习动力。

眼看着……

距离明年秋闱也就只剩下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了。

倒计时开始。

学习的压力自然也就来了。

和往常一样。

方子期来到小院。

今日苏继儒没来。

所以刚到门口,就听到他那师兄宋观澜兴奋地对着老莫说起了国家大事……

因为方子期刚下学,而刘青芝在提学道衙门还没回来。

所以宋观澜只能拉着老莫说了。

老莫一脸的麻木不仁……

见方子期来了。

老莫和宋观澜皆面露喜色。

于宋观澜来说,终于有一个更好的倾诉对象了。

对于老莫来说…他终于不用受这等蜜蜂嗡嗡嗡般的折磨了。

皆大欢喜。

“子期!”

“快!快来!”

“我跟你说!”

“新帝有动作了!”

“他将兵部侍郎欧阳守道调去了左骑军当大都督!”

“直接免了晋王的左骑军节制权,不过倒是给晋王加了不少封赏。”

“什么黄金万两就不说了,新帝还给晋王封了个太师衔!“

“还赏赐了‘龙凤仪仗’!以后这晋王出门,这仪仗队可以鸣‘九响锣’了!”

“除此之外,新帝还给晋王赐了个世袭罔替的特权……以后他这一支能一直继承晋王这个亲王衔……”

“啧啧啧,不过这些都是没用的东西就是了。”

“在这个时代,啥都没有兵权来的都好使。”

“新帝此举,倒也算是釜底抽薪了,明升暗降,直接夺了晋王的兵权!”

“这左骑军可是晋王的命根子……”

“没了左骑军,靠着汉江省都指挥使司的那点军队,压根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宋观澜说得浑身带劲。

他似乎就像是天生为此而生的一样。

在这件事情上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在。

再加上现在新帝终于出招了,更是难以遏制内心中的激动之意了。

“所以……”

“晋王吃了这个闷亏?”

方子期轻声道。

按道理来说,不应该啊……

“暂时算是吃下了。”

“你看苏师叔好多天都没来了,最近恐怕都忙得很……”

“按理来说,晋王那火爆脾气肯定是不想交兵权的。”

“但是现在却很坦然地交出了左骑军的兵权,让兵部侍郎欧阳守道去统率左骑军,这就很有意思了。”

“也不知道咱们那位苏师叔给晋王出了个什么主意……”

“这明摆着是要扮猪吃老虎啊!”

“反正左骑军上下军官都是晋王提拔的,这欧阳守道一个人去上任也没什么实权……”

“然后将这欧阳大都督当成吉祥物一样供起来?”

“似乎…也只能如此了。”

宋观澜摇头晃脑的,不假思索道。

方子期摇摇头。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这晋王又怎么可能让旁人染指他的军权?

新帝这手笔…若是没有后续的更多谋划,那只能说…是真稚嫩啊!

这兵权是你调个大都督来就能夺回去的?

那这晋王也是扶不起的阿斗了。

这里面怕是有事啊。

等刘青芝归来后。

他这位宋师兄就更激动了……

刘青芝此刻倒也习惯了这种状态,时不时的还能插几句。

“黄角在北原省闹腾地厉害。”

“眼瞅着就要打穿北原省了。”

“而左骑军在收复了宁江府和汇川府后,基本上就不怎么去跟叛军打了。”

“这新帝应当也是急了眼了,才想着撤换左骑军的大都督。”

“想着让左骑军尽快入北原省同黄角叛军作战。”

“否则真要是让黄角叛军攻入了京畿省,那京城可就危险了。”

刘青芝**着胡子道。

一般情况下,刘青芝要么不说,只要一说,就容易说到点子上。

“这晋王明显是想着坐山观虎斗,让黄角去敲开京城的门。”

“既如此……就算是换再多的大都督来,这左骑军恐怕也不会出动前往北原省作战吧?”

方子期此刻分析道。

“嗯!”

“我亦是这么觉得的。”

“只能说…咱们的这位陛下确实是…有些稚嫩了。”

刘青芝叹了口气道。

这**手腕怎么感觉像是沾染了孩子气?

朝堂衮衮诸公,不应该吧?

“这左骑军…定然不会动的。”

方子期忍不住重复了一遍……

但是多日之后。

他就被打脸了。

新任左骑军大都督欧阳守道一上任,就直接带着左骑军二十万大军直扑北原省。

黄角叛军此刻也只能抽调部分兵力去对抗。

一时间。

左骑军直接同叛军在北原省内对峙起来。

一副随时要爆发生死决战的架势。

这……

倒是越发地看不懂了。

难不成大家都错怪那晋王了?

这晋王就是忠君的?从未有过私心?

一时间……

甚至连通衢府的百姓们都跟着谈论起晋王的大公无私来。

“咱们的晋王殿下多好,他带着左骑军次次打胜仗,现在陛下说他干的不行,将左骑军交给了那欧阳大都督统领,咱们晋王殿下二话不说,就将兵权交出去了!”

“就这,还有很多人说晋王殿下有反心!”

“一个个的,全都黑了心了!”

“没有晋王,这大梁朝恐怕早亡了!”

“晋王殿下就是我们大梁朝的擎天柱石!只要有晋王殿下在,咱们大梁就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