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族供我科举路,我赠族犬诰命身 第217章 天下英雄,唯我与子期耳

这一次方子期思考了许久……

才慢慢动笔。

率先破题!

“‘方隅未靖,宗藩待安’ 之境,恰似园圃嘉木杂陈、山泉横溢无归 —— 物失其序则生扰,人失其安则生怨。《礼运》所倡 “天下为公、讲信修睦” 之旨,非以强令驱之,实以顺势导之。此《治道微言》五则,皆借草木、泉井、匠作之常,喻为政之要……”

大概意思就是:当前所处于的地方还有尚未平定和宗室藩王有待安抚等情况,这就像是园圃之中那些树木杂乱生长、那些山泉四处横流无所刚归处……

反正就是要将那些禁忌话题用花草树木掩饰一下。

如此…自然就能放心大胆地去写了。

方子期理清了思绪之后,下笔起来就轻松多了。

“园有嘉木,必先辨其品类:松樟宜立丘峦以障风,桃李当植蹊畔而悦目,灌丛须列篱边以护垣……此为一策培本以固根柢……”

……

“山有清泉,若任其横溢,则冲堤毁田;若凿渠疏道,分注于亩,则枯苗得润,闾里蒙泽……此为二策导流以消壅滞……”

……

……

“匠造宫室,必择良工:木工善构梁,石工巧垒壁,陶工精治器,各展所长,方成宏宇……此为三策选贤以任其事……”

“四策……”

“五策……”

……

方子期洋洋洒洒…写了不少。

而且写着写着就停不下来了。

一想起他那宋师兄在小院中**澎湃高谈阔论的样子……顿时各种妙思灵感就都来了。

什么大逆不道之言、什么禁忌刺激话题……

直接写肯定不行,但是通过花草树木和任用贤良工匠等比喻…那就可以肆无忌惮了。

而且写着…是真爽。

怪不得他那宋师兄就喜欢坐而论道这些。

不得不说……

这言谈**…确实带劲。

方子期此刻只是隐喻一下,都感觉热血沸腾!

过瘾!

方子期最后一连写了十多条建言。

方才停笔。

今日月考因为方子期筹思太久,再加上写嗨了,所以用时颇久,比往常月考花费的时间多出一倍有余。

只是等方子期核查完答卷又誊写完毕…准备交卷时。

他发现自己居然仍旧是第一个交卷的。

这……

过分了啊。

啥情况啊?

这天班不是最内卷的班吗?

怎么到了考试的时候就不卷了?

方子期的目光朝着周边的同窗们扫了一眼。

发现大多数同窗脸上都露出了便秘神色。

时而叹息,时而皱眉,写几个字,就又停下来了。

一个个如临大敌的样子。

方子期心中微动。

他明白。

这些天班的同窗们恐怕也同他一样,不敢写啊……

影射那些大人物,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而且……

这些到底都是书生,学问固然好,天资固然佳,但是说到底对于朝堂诸事还是不太精通的。

而且他们又没有一个喜欢纵横睥睨、夸夸其谈的师兄。

平日里对这些东西接触的应当也不多。

所以此刻写起事关朝局的策论来,自然就显得为难了。

方子期没太过于耽搁,直接交卷离开。

“嗯?”

宋观澜见方子期交卷,连忙拿起答卷看了起来。

一开始眉头紧皱,但是很快,眉头就舒展了。

“我这小师弟……”

“当真鬼精鬼精的……”

……

方子期在小院中读书到傍晚。

宋观澜姗姗来到,刚见面,宋观澜就满脸兴奋。

“子期师弟!”

“你的策论写得好啊!”

“可惜…都是用花草树木工匠替代了。”

“但……”

“大意都还在!”

“子期!”

“实在没看出来!”

“你在朝堂之局上,亦有如此多深刻见解!”

“来来来!”

“往日都是师兄在说,今日师兄同你坐而论道……”

“天下英雄!”

“唯子期与我宋观澜耳!”

宋师兄一脸兴奋地扑过来,然后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想跟方子期大论一场帝王心术、藩王心计和叛军思维。

“哼!”

“好一个天下英雄!”

“你们都成英雄了,只有为师是狗熊也!”

刘青芝气势汹汹地走进来,此刻脸色如墨。

“啊!”

“老师啊!”

“您是英雄的老师,自当更是英雄了!”

宋观澜连忙讨好道。

“孽徒!”

“以后出去,莫要说我是你的老师!”

“这天班的考卷是怎么回事?”

“我在提学道就听说了!”

“你胆大包天!”

“连晋王和新帝都敢编排!”

“若是真有学子胡写一通,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夫子怎么收得了场!”

“此事若是被捅到晋王那里去,告发你一个居心不良之罪!你安能有命在?”

“你糊涂啊你!”

“平日里你纵酒欢场倒也就罢了,只是品性不端,倒也要不了性命。”

“但是现今,这你胆子是越发地大了!”

“有你这个孽徒,为师要少活十年!不!二十年!”

刘青芝吹胡子瞪眼的,此刻是真生气了。

“无碍老师,您长命百岁…区区二十年…不足挂齿。”

宋观澜嘀咕道。

刘青芝:“……”

“滚出去!”

“好嘞!”

宋观澜连忙起身准备跑路。

“站住!”

“今日月考,可有学生胡写一通的?”

“莫要让那些有争议的答卷再出现了!”

刘青芝沉着脸道。

“放心吧老师。”

“天班的那些学子,以前都是跟着您学习的,那一个个的…皆胆小如鼠,哪敢说什么沸反盈天之言。”

“大多也就是重复那几句言而无物的圣学之言罢了。”

“纵使有几个直抒胸臆的,也都回答不到点上。”

“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老师。”

“我虽胡来,却也是有分寸的。”

“毕竟我可是您教出来的学生,这点把握要是都没有,岂不是丢了老师您的脸面?”

宋观澜连忙讨好道。

“嗯!”

“那就好。”

刘青芝松了口气,好在事情还在可控范围内。

见刘青芝脸色稍缓,宋观澜大着胆子准备坐回原位,他还没跟子期师弟好好坐而论道天下大势呢!

“还不快滚?”

刘青芝瞪向宋观澜,此刻一看到这家伙,火气就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