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族供我科举路,我赠族犬诰命身 第231章 夫子,下去好好沉淀沉淀吧

吃完晚饭。

方子期照例继续请教学问,

于他而言,谁当皇帝都成,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当成饭后谈资尚可。

但…基本盘不能变。

读书!科举入仕!

这才是唯一出路!

不然你说破大天去,皆是扯淡!

因为家世摆在那呢。

一无家世背景,二无通天财富……

现如今他之所以能够得到柳承嗣和刘青芝的相中,皆是因为他读书读得好。

如若他在读书上再泯然众人,基本盘就彻底崩了。

回家后。

方子期传授起知识来更为认真仔细。

这些人,才是自己未来的班底啊!

“你大伯他们…又回去了。”

“你爷爷劝了几次,但是根本不听。”

“你大伯现在是彻底被猪油蒙了心了。”

“其实以他秀才的身份,在这省城找个活儿还是很容易的,不说其他,养家糊口断然是没问题的。”

“也不知道非要往回跑做什么。”

“来来回回的折腾……”

“文轩和文舟都被折腾地够呛。”

方仲礼此刻说起他大哥来,也是忍不住直摆头。

方子期随意听了一耳朵,倒也没太在意。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秀才,末流秀才,在省城啥也不是,但是去了禾阳县…确实还算是有几分面子的。

就像孙员外,他虽然家财万贯,但是在省城也只能算是小富之家罢了,但是在禾阳县,可就是一方巨擘财主!

但是孙员外这个人聪明之处就在于能听得进去意见。

哪怕到了省城也能放下架子,本本分分地开个小书铺,带着一大家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小富即安!

这就已经很难得了。

至于他大伯一家……

嗯!不提也罢。

总是要吃些苦头才能幡然悔悟的。

人教人,千言万语难入耳。

事教人,一次经历便铭心。

“夫子!你这篇文章…怎么尽皆谄媚之言?”

“忠君爱国固然好。”

“但是你也不能这般赤裸啊?”

“就像读书人偷书不算偷,但是这种行径终究是不好的。”

“若是将偷书换成偷着看书,意境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忠君爱国之道亦然!”

“过于赤裸,就太虚假了。”

“一定要言之有物!是发自内心的。”

“你这篇文章拿回去重写!”

方子期看向周夫子,此刻言语中皆是恳切之言。

“是!子期,我明白了。”

“我马上回去改正!”

“我毕竟初窥此道,所以…所以其中的分寸拿捏地还不是很好。”

“多谢子期教我!”

周夫子老脸一红道。

以前。

他最看不上的就是这种阿谀奉承的文章了。

因为他觉得这就好比那些歌姬一样,卖艺可以,但是你要是卖了身子,算是怎么回事?

但是现在嘛……

倒是逐渐真香了。

此刻学习起来,亦是津津有味!深刻感觉到此中门道之深。

“嗯!”

“夫子,你一定要记住忠君爱国之道的真谛在于本心……”

“不要以阿谀奉承陛下为目的。”

“而是要阐明你内心中的忠诚之意。”

“总而言之,这些东西都要靠你自己去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人。”

“夫子,下去好好沉淀沉淀吧!”

“以后莫要拿这等文章来了。”

方子期一脸认真道。

他所做这一切,自然都是为了周明谦好。

忠君爱国之道可以学,但是你不能学歪了。

周夫子连连点头,此刻将方子期的话一字一句全都记在心中,仔细回味,随即暗下苦功。

“嗯!”

“不错!”

“爹!你这文章…倒是进步不小。”

“倒是有一种出水芙蓉之感。”

“言之忠君爱国,亦有诸多圣学之言作为依据。”

“不错不错,确实不错。”

“爹!”

“继续努力,来年举业有望!”

方子期脸上露出满意神色。

方仲礼亦面露喜色,吾儿说我举业有望!读书的动力更充足了!

“至于允谦兄……你的文章理论依据都有了,就是有些华而不实了,这方面你要注意……”

“还有砚秋兄…文章扎实有余,然灵气稍缺,不过按照这个水平,过个院试是没问题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老师刘青芝明年应当还会是汉江省的大宗师,到时候按照你这样的文章立意和风格,想要中榜院试,轻而易举!”

“不过想要中举…还是要颇费一番苦功的。”

方子期对着方砚秋叮嘱道。

“多谢子期指点!”

“明年能中秀才,我已心满意足。”

“至于乡试…实不敢期待。”

方砚秋连忙摇头道。

他对自己的实力还是很有认知度的。

“砚秋兄,话不能这么说!”

“距离明年的秋闱,还有近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如若好好提升学问,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砚秋兄,莫要气馁!”

“好好努力!”

方子期鼓舞道。

“嗯!”

“好的子期!我明白!我都明白的!”

方砚秋重重地点了点头。

“对了砚秋兄,方夫子的病情如何了?”

“可有大碍?”

方子期忍不住询问道。

之前方夫子得了风寒,他还特地去看望了一次。

当时还发了烧。

“吃了几天药,已好多了。”

“我爷爷他毕竟上岁数了,体质也大不如前了。”

“尤其是离乡之后,经常思念村子里的族学……”

方砚秋无奈苦笑道。

人就是这样。

尤其是老人,念旧、思乡必不可免。

“砚秋兄,平日里你可要多回家看看,多陪陪方夫子。”

“另外…下次你归家的时候,将阿黄带上吧。”

“以前在族学,夫子对阿黄最好了。”

“看到阿黄,倒也能减少一些夫子的思乡之情。”

方子期建议道。

“好的子期,你有心了!”

方砚秋郑重地点点头,此刻看向方子期的目光中既有尊崇,亦有感激,更有一些复杂的情绪。

方子期教他课业,授他学问,是事实上的夫子,他尊崇,自无不可,感激亦然……

而且方子期对待自己的夫子…也就是他爷爷方巩礼亦如此尊敬,让方砚秋感受到了一种与有荣焉之感。

彼此效仿,互为知己。

你看得起我,我自不会负你。

这种自微末而积攒起来的情谊,早已超越了兄弟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