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西莫·贝托鲁奇大师的到来,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墨羽”工坊乃至整个孟氏集团都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位银发苍苍的意大利老人,带着他标志性的挑剔表情和装满各种古怪自制工具的陈旧皮箱,对工坊的每一个角落进行了近乎吹毛求疵的检视。
他用手杖敲击着墙面,检查隔音和防震;他用特制的放大镜观察预留的电路接口,抱怨材质不够标准;他甚至要求查看储备学徒的劳动合同和保险条款,确认孟氏是否提供足够保障。孟雅若全程陪同,耐心解答,翻译在一旁紧张得额头冒汗。
当看到那十张被筛选出的、以“流动”为主题的素描稿时,贝托鲁奇大师沉默了很久。他一张张翻看,布满皱纹的手指摩挲着纸面。最终,他挑出其中三张,对孟雅若说:“这三个,有点意思。其他的,”他毫不客气地将另外七张推到一边,“匠气,死板。”
被选中的三名学徒欣喜若狂,落选的则面露沮丧。孟雅若却从中看到了大师的标准——他寻找的不是技巧的完美,而是灵气的闪光和对“流动”本质的理解。
“技巧可以教,”贝托鲁奇大师看着孟雅若,浑浊的蓝眼睛里闪烁着锐利的光,“但感觉,是教不来的。你的工坊,如果想做真正有灵魂的东西,就要找到有感觉的人,然后,用最严苛的方式,把技巧锤打进他们的骨头里。”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孟雅若深深鞠躬:“受教了,大师。”
大师的考察指导紧张地进行着。他亲自示范了一种近乎失传的意大利细丝编织技法,手指灵活得不像老人,铂金丝在他指尖如同被赋予了生命。所有观摩的学徒和工匠都屏住了呼吸。孟雅若知道,仅仅是这几天的亲眼所见,就已价值千金。
然而,就在大师到访的第四天,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骤然袭来。
一家颇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突然刊登了一篇深度报道,标题耸人听闻——《孟氏“墨羽”前景堪忧?核心技术依赖外部,继承人情感生活恐影响集团稳定》。文章看似客观,实则处处暗藏机锋。它详细列举了“墨羽”工坊在建设和人才引进上对E-Shine资源的“依赖”,甚至提到了仲天骏多次往返大陆,与孟雅若“过从甚密”。更将之前仲天骐的恋情风波与孟氏联系起来,暗示孟家养女与E-Shine兄弟关系复杂,可能影响孟氏决策和声誉。
这篇报道如同一颗炸弹。虽然孟氏公关部第一时间出面澄清,强调合作共赢与独立发展并重,并否认任何不实猜测,但负面影响已经造成。集团股价应声出现小幅波动,一些原本对“墨羽”项目感兴趣的投资人开始持观望态度。
付闻樱直接将孟雅若叫到了办公室。这是孟雅若第一次在付闻樱脸上看到如此明显的不悦,虽然她依旧坐姿笔挺,但眼神冷得像冰。
“解释。”付闻樱将那份报纸推到孟雅若面前,只有两个字,却重若千钧。
孟雅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迅速在脑中分析。报道内容细节详尽,显然有内部消息来源。是针对她个人?还是针对“墨羽”项目?或是想一石二鸟,打击孟氏与E-Shine的合作?
“妈妈,报道内容失实且夸大。”孟雅若语气平稳,条理清晰,“E-Shine的经验分享是基于战略合作,属于商业常识。我与仲天骏先生的所有接触,均围绕工作展开,符合商业礼仪和孟家规范。至于将E-Shine家族其他成员的私人事务与孟氏挂钩,更是无稽之谈。”
她顿了顿,目光坦然地看着付闻樱:“我认为,这次风波,更像是商业对手利用信息差进行的恶意攻击。目标可能是‘墨羽’,也可能是想离间我们与E-Shine的关系。”
付闻樱盯着她,似乎在评估她话中的真伪和她的镇定程度。办公室内空气凝固。
良久,付闻樱才冷冷开口:“我不管背后是谁。孟家的人,孟家的项目,不允许有任何授人以柄的瑕疵。你的私人交往,必须绝对干净,不能影响孟家分毫!‘墨羽’项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明白吗?”
“明白。”孟雅若垂首。她知道,付闻樱的警告前所未有的严厉。
从付闻樱办公室出来,孟雅若感到一阵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激怒的斗志。她回到“墨羽”工坊,贝托鲁奇大师正在指导那三名学徒进行金属塑形练习,仿佛外界的风波与他毫无关系。
看到她,大师只是抬了抬眼皮:“真正的工匠,眼里只有材料和火候。外面的嘈杂,是噪音。”
这句话像一记警钟,敲醒了孟雅若。是啊,她差点被那些肮脏的手段扰乱了心神。她的根基是“墨羽”,是她的能力和作品。只要工坊能拿出令人信服的成果,一切谣言都将不攻自破。
她立刻行动起来。一方面,让公关部继续按计划澄清、发律师函,并主动联系几家关系良好的权威媒体,准备发布“墨羽”工坊的最新正面进展,尤其是贝托鲁奇大师指导的消息。另一方面,她更加专注于工坊的内部管理和技术攻坚,几乎住在了工地上。
仲天骏也看到了报道,他打来电话,声音带着歉意和担忧:“雅若,抱歉,又是因为E-Shine的事连累了你。”
“不关你的事。”孟雅若语气坚定,“是有人想兴风作浪。我们越是在意,他们越是得意。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就是最好的回击。”
仲天骏沉默片刻,感受到了她话语中的力量:“你说得对。E-Shine这边会全力配合孟氏澄清。有任何需要,随时开口。”
而孟宴臣,在这次风波中,态度微妙。他没有再像上次那样直接出言警示,但在一次集团高层会议上,当有人隐晦地提及那篇报道时,他直接打断,语气冷峻:“‘墨羽’是孟氏的战略项目,其技术路径和合作方经过充分论证。将捕风捉影的花边新闻与集团战略混为一谈,是不专业的表现。我希望各位将精力集中在业务本身。”
他的话,堵住了不少人的嘴,也间接为孟雅若和“墨羽”项目提供了一层保护。
孟雅若得知后,心情复杂。她给孟宴臣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谢谢哥。」
孟宴臣没有回复。
风波并未完全平息,但在孟雅若专注的应对和各方或明或暗的支持下,其影响力被逐渐控制在有限范围内。贝托鲁奇大师的一周指导期结束,临行前,他看着已然恢复冷静、眼神更加坚毅的孟雅若,难得地说了句题外话:“风暴来的时候,树会被吹弯,但根深的树,不会倒。你的根,看来扎得不错。”
送走大师,孟雅若站在渐渐成型、开始安装内部设备的工坊里,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金属和油漆的味道。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