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珠宝工坊与设计研发中心的项目,如同一张宏伟而精细的蓝图,在孟雅若的主导下缓缓铺开。这远非一个简单的品牌重塑可比,它涉及选址、设备采购、顶尖工匠的招募与培养、与全球优质原石供应商建立直接渠道、以及构建独立的设计师孵化体系。孟雅若几乎投入了全部心力,带领团队飞往欧洲考察百年工坊的运作模式,与国际知名的珠宝设计大师进行交流,没日没夜地分析数据,构建财务模型。
她的专业与拼劲,再次让孟氏集团内部那些最初对她持观望态度的高管们刮目相看。付闻樱虽然从未当面夸奖,但放权的程度和资源的倾斜,已经说明了她的认可。孟雅若知道,这是她真正在孟氏立足,并走向更高舞台的关键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与E-Shine的合作关系,成为了她宝贵的资源库。仲天骏毫无保留地分享了E-Shine在供应链管理、工匠评级体系以及设计师培养方面的成熟经验,甚至引荐了几位欧洲隐退多年的老匠人给她认识。他的帮助超越了“流光蝶影”合作项目的范畴,更像是一种倾囊相授。
「不必言谢,」在一次长时间的视频会议讨论完工坊的组织架构后,仲天骏温和地说道,「看到优秀的理念能够落地,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而且,我相信,孟氏这个工坊一旦建成,对整个华语区的珠宝设计和工艺提升,都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的目光透过屏幕,带着一种纯粹的、对行业发展的期许,以及对她个人的信任。这种毫无保留的支持,让孟雅若心中那份补偿的意念愈发沉重,也让她更加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彼此之间的距离。她不能,也不愿,利用他的善意和可能萌生的好感,来达成任何目的,哪怕是补偿。
与此同时,孟宴臣负责的孟氏地产板块,正在竞标一个重要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压力巨大。他变得更加沉默,周身的气压也愈发低沉。偶尔在深夜的书房外相遇,孟雅若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和烟草混合的气息——那是他极度疲惫时才会有的迹象。
一次,她端着佣人准备的宵夜去书房给他,看到他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眉心紧蹙,连她进来都未曾察觉。灯光下,他清俊的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倦色。孟雅若轻轻将托盘放在桌上,正准备悄声离开,他却忽然睁开眼。
那双素来清冷的眸子,因疲惫而染上些许血丝,看向她时,有瞬间的恍惚,随即迅速恢复了清明。“有事?”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给你送了点吃的。”孟雅若指了指托盘,“哥,你也别太拼了。”
孟宴臣坐直身体,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她脸上,停留了几秒。她眼底也有着淡淡的青黑,显然工坊的项目也让她耗神不少。“你的工坊项目,推进得如何?”他难得地主动问起她的工作。
“还在前期,千头万绪。”孟雅若简单回答,“不过方向渐渐清晰了。”
“嗯。”孟宴臣应了一声,两人之间陷入短暂的沉默。这种沉默不像以往那般自然,似乎萦绕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细微的张力。
“听说,仲天骏帮了不少忙?”孟宴臣忽然开口,语气听不出情绪。
孟雅若心中微紧,面上不动声色:“E-Shine是行业标杆,他们的经验确实很有借鉴意义。仲先生……很专业。”
“专业就好。”孟宴臣淡淡说完,便重新将目光投向桌上的文件,示意谈话结束。
孟雅若退出书房,轻轻带上门。她靠在走廊冰凉的墙壁上,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有些过快的心跳。孟宴臣刚才那句话,是随口一问,还是……意有所指?
她甩甩头,将这点疑虑抛开。无论孟宴臣如何想,她现在都没有多余的心力去揣测。工坊的项目、与仲天骏的界限、付闻樱的期望……这些已经占据了她全部思维。
而在台湾,仲天骐的腿伤逐渐好转,但与他父亲仲威的关系却降到了冰点。仲威无法原谅他的肆意妄为和差点毁掉与孟家合作的行为,勒令他在家反省,并严格限制了他的经济来源。这种高压管控,反而激起了仲天骐更强烈的逆反心理。
夏之星的出现,成了他灰暗禁闭生活中唯一一抹亮色。她不懂什么家族责任、商业规则,她活得真实而粗糙,会因为他一句“想吃夜市那家蚵仔煎”就偷偷翻墙给他买来,会在他对父亲满腹怨气时,用她那些听起来幼稚却直白的人生哲学开解他(虽然常常驴唇不对马嘴)。她的存在,让仲天骐感受到了一种脱离家族光环的、简单的快乐。
他开始频繁地与夏之星见面,在她打工的泡沫红茶店一坐就是一下午,或者骑着她的破摩托车在台北的街巷穿行。这些举动自然瞒不过仲家和媒体,关于E-Shine二少爷与一个底层女孩交往的绯闻开始小范围流传。
消息零零碎碎地传到了大陆,传到了正在为工坊项目寻找潜在设计师的孟雅若耳中。当她听到“夏之星”这个名字时,握着资料的手微微一顿。
来了。命运的轨迹,即使因为她这只重生蝴蝶的介入而发生了偏移,但某些关键的节点,似乎依然固执地想要回归原位。
只是,这一世,她不再是那个会因嫉妒和不安而失控的欧雅若。她是孟雅若。她看着资料上工坊的规划图,眼神沉静。
天骐,这一世,我希望你能真正获得幸福。如果夏之星是那个能让你笑、让你感受到自由的人,那么……我会祝福。而我,会专注于我自己的蓝图,走好我自己的路。
孟雅若将那份关于台湾花边新闻的简报放到一边,重新拿起了工坊的建筑设计草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