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浮沉录:天玄之心 天玄之心 第六章 天玄之心(十一)

好久之前,赵安接到了亲信的告密,说玉门关领导层里确有内鬼。

“但不清楚是谁。”属下说。

“知道了,先下去吧。”赵安长长地叹了口气,神色有些不安。

说道内鬼,赵安真的不希望会出现在如今的领导层里面。这近十年来,他一直呕心沥血地经营着玉门关,能达到今天,也一直在依靠着这些人。却有证据说这里面有内鬼。他难以相信。

几天后,在议事堂里。

关靖宇递上一封信给赵安。赵安阅过后,转手便放到火上烧掉。

沉思良久,才对各位说道:“这段时间霜原大漠不太平,恐怕会有大国势力派出人马来到大漠。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防备,坚决保障玉门关的安全。”

众人听后,都陷入沉默。许久之后,徐炎发言:“这又是何故,难道还没有任何征兆不成?”

“城主,要不我们还是再送急报到朝廷那里去吧。”关靖宇说。

赵安看了看他,又转回头,说:“那就由关军师来处理吧。”

“遵命。”

深夜,赵安回到屋里,又召见他的一个亲信。

“我命你今晚就出发,给朝廷送去急报。今后,这些信件全由你们来送。切记,一定要抢先一步送到。”

“喏。”

……

现如今,关靖宇才意识到,赵安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

朝廷早就知道,所以后来送回的信意思都表明朝廷不会出军。

那漫山遍野的东皇士兵,一步步包围了玉门关。

首先是陆影,当即就下令立马撤退,他绝不能让狄璃在这里受难。

随后,陈广泽也是无可奈何。他恶狠狠地看向来势汹汹的人马,咬牙切齿地瞥了眼城上的关靖宇,缓缓从牙缝中挤出声音:“撤!”

西皇所剩下的两三千残余慌忙逃窜。东皇军队顺势乘胜追击,西皇留下部分人断后。

等到徐灵均带领的军队终于赶来时,并没有选择追击,而是一边围住了白风凌,一边开始攻城。

徐灵均掀开帘子,扶着扶手下到地上。

从袖子里拿出一个蓝色的晶状圆球,一伸手那球就自己飞起来,散发出明亮的玄?,朝着白风凌飞去。

而此时的白风凌还是茫茫然的样子,双眼发着白光。他看向不远处快速飞来的光球,手上已经开始蓄力。

可光球越来越接近,他的动作就越来越迟缓,像是有什么东西将他控制住一样。

光球来到他的正上方,立刻就化成一个三棱锥状的牢笼,把白风凌封在里面。白风凌根本动弹不得,怎么反抗都没用。

另一边士兵开始攻城,真正地如同黑云一般压着城池。

关靖宇本以为这次将会是万无一失,自己将会以少众之力就赢得这个大城。可万万没想到,最终还是败给了赵安。

面对这悬殊的势力,他所带领的士兵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每个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可迎接他们的只有绝望。

城门马上就被攻破了,大街上已经烧起了火,本来漆黑的夜晚已经变得明亮。

几个人从窗户戳开一个小洞,胆颤地望着外面。这一幕,仿佛又似曾相识。

混乱之中,关靖宇一个人随着小道跑开了。

可当他转过几个弯,却发现钱阳就在这里等待着他。

看到他的第一眼,关靖宇吓得脸都白了。

可下一秒就有一把冰冷的刀刃架在他的脖子上,随后听到钱阳说:“到了这个地步,你还想逃吗?”

他颤颤巍巍地结巴着说:“你……你可以,跟我走,我知道一条密道,从这里出去绝对不会被发现。”

钱阳笑笑:“切,你怎么保证你的话。”

“我不想死,我在西皇还有家人,还有两个女儿,还有……”

“那又怎样。”说话的不是钱阳,而是从关靖宇身后走来的另一个人。

这两人看向来者,竟是邢耀。

“你……你竟然……”关靖宇胆颤地看着眼前这两人,“跟我走,我带你们去西皇。”

“这种话从一个叛徒的最里面说出来,会有人相信吗?”邢耀说着,凝出一把长剑,一步步走向他。

关靖宇连忙转头向钱阳,扯着他说道:“你把他杀了,回去我一定重谢你,我在那里有房产,大宅子,都给你。我一半的财产,都……”

话还没说完,钱阳直接就把抹了他的脖子。

“啧,话真多。”

随后与邢耀对视,邢耀先开口:“你打算怎么样?”

“你打算怎么样?”同样的话,钱阳问了邢耀。

“我要回去了,东皇南边回老家去。”邢耀回答。

吸了一口气,钱阳说:“我的手已经不干净了。”

“你就是想走了吗?”

“不走留下来干嘛,等着被处刑吗?”

“行,随你。”说完邢耀转身就走了。

留下的钱阳,盯着自己的手看了很久,又看向地上的关靖宇尸体,也扬长而去,无影无踪。

话说东皇军以摧枯拉朽之势重新夺回了玉门关,只是徐灵均还没有进去。他来到白风凌面前,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年轻人。

看他全身白白净净,也没多结实,不知道的还以为只是个长得不错的公子。真难以想象他竟然就是几个势力大费周折苦苦找寻的“天玄之心”。

接着,他又伸出手,贴在那个牢笼的面壁上。马上,就显出一个圆环阵纹,阵纹伸出六道纹路,慢慢延伸,遍布整个棱锥。

随即,整个牢笼发亮。许久之后,光芒消失,白风凌忽然地就失去了意识,倒在地上。

“把他送到城主府。”徐灵均吩咐身旁的人。

玉门关的危急就这样结束,叛军被尽数消灭。

第二天上午,收尾工作结束,徐灵均和一批新的人来到城主府议事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