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莫半个钟头,吉普车驶进了县城。
比起部队驻地,这里热闹不少。
县供销社门脸不大,上头挂着褪色的招牌,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车刚停稳,里头售货员一看是军车,再看见谢骁那一身军装,殷勤地迎上来:“解放军同志,要买点啥?尽管看!”
“同志,有厚褥子吗?”
“真不巧,褥子前天就卖完了。”售货员指着墙角,“草席还有几张,要不先看看?”
谢骁拿起一张草席摸了摸,手感粗糙,边角还有些扎手。
“只有这一种?”他虽然知道这里条件一般,但没想到只有这一种。
售货员摇头。
“现在就这些了,其他暂时没有。要不您看看棉花和布?自己絮一床也快。”
自己做床褥?
这话让温莞犯了难,以她的手艺,还真没有能力亲手絮过一床被子。
谢骁看在眼里,心下明了。
他不动声色地走近两步,在温莞耳边低声道:“先买着,回头请院里大嫂帮个忙,咱们按市场价付工钱。”
温莞想起昨天几位嫂子的热情,邻里间互相帮衬是常事。
只不过直接给钱,她们会收吗?!
“这样行吗?会不会影响不好?”她轻声问。
“没问题,就住在咱们隔壁的刘嫂子,她家孩子多,经常帮人做针线贴补家用。咱们按规矩来,她肯定乐意。”
售货员开好票,谢骁利落地付了钱和布票。
两人又添置了些日用品,周小柱帮着把东西搬上车。
最后要走的时候,温莞又转向最开始的布料柜台。
“我们再扯些布吧。”
面对温莞的要求,谢骁从不拒绝。
“好,你想要什么尽管买。”
柜台上堆放的布匹种类不多,颜色也单调,远不能和京里的百货大楼相比。
温莞选了一匹藏青色的布。
这料子不算细软,但厚实耐磨。
“就要这个吧。”她抬头对售货员说。
她盘算着做个门帘,冬天挡风很管用,剩下的还能缝两个椅垫,塞些棉花,坐着也暖和。
售货员利落地量布,谢骁已经准备好了布票和钱。
“还想买什么?”他接过布匹,低头问她。
温莞摇摇头:“差不多了,日后还有需要的,慢慢添置吧。”
……
回到大院,谢骁帮着温莞归置东西。
等日用品都摆放整齐,两人便打算去刘副师长家拜访。
温莞特意打听了一下他家的情况,他家有五个孩子,三个大的在县里读书,剩下两个小点的住在家里。
她想着孩子没多大,是馋嘴的时候,又带了一包桃酥。
谢骁则拎起棉花还有布料,一同出了门。
刘副师和刘嫂子家就在隔壁,刚到门口就听见孩子们的嬉闹声。
他们敲了敲门,刘嫂子一见是他们,立刻热情地往屋里让。
“哎呀,温妹子,还有你男人都来了……快进来坐!老刘,来客人了!”
刘副师长从里屋走出来,他是个憨厚的中年人,发际线不仅比谢骁高,中间部分更是秃的亮蹭蹭的。
屋里两个五六岁的孩子见有人来,也都到门口巴望着。
男孩下意识地往母亲身后躲了躲,女孩却已经蹦蹦跳跳地跑到跟前,仰着头好奇地打量客人。
刘嫂子笑着拉过两个孩子:“姐姐叫小文,弟弟叫小武,是一对龙凤胎。我和老刘还有三个大的孩子在县里读书,得住校,放假才能回来。"
温莞拿着点心,柔声对孩子们说:“阿姨带了点零嘴,尝尝喜不喜欢?”
话音刚落,小文就像只欢快的小麻雀,一把拉着温莞的手,甜甜的叫:“姨姨。”
软软的小手握住温莞,温莞只觉得心都要化开了。
她顺势蹲下身,平视着小文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
那眼里写满了对点心的渴望,根本藏不住。
“小文想吃点心,是不是?”温莞柔声问。
小文用力地点着头,两条小辫子跟着一甩一甩:“漂亮姨姨,小文想吃。”
看着她天真烂漫的小脸,温莞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解开油纸包,拿出里面的桃酥递到小文面前:“来,姨姨给你挑块大的。”
小文迫不及待地接过桃酥,咬了一小口,随即眼睛亮了起来,像盛满了星星。
“好吃,好吃,谢谢姨姨。”
这时,一直躲在刘嫂子身后的小武,看见姐姐吃得这么香,眼巴巴地望着。
刘嫂子知道儿子胆小,主动推了推儿子,“没事的,这是以后住在隔壁温姨姨,想吃就去拿。”
温莞也察觉到了小武的害怕,又挑了一块递给他:“小武也来尝尝?”
小武这才慢吞吞地出来,小手背在身后,怯生生地说了声:“谢谢姨姨。”
小武小口小口地吃起来,模样斯文。
与他截然相反,小文早就三下两下把整块点心塞进嘴里,腮帮子鼓得圆圆的,活像只偷藏粮食的小仓鼠。
她一边嚼还一边含糊不清地嚷嚷:“真好吃!弟弟你快点吃,不然被我吃完了!”
刘嫂子看着这对性格迥异的儿女,忍不住笑道:“这俩孩子的名字算是起反了。小武文静得跟小姑娘似的,小文反倒跟个皮猴似的,整天上蹿下跳没个消停。”
温莞被小文活泼的模样逗笑,又取了一块桃酥递给细嚼慢咽的小武。
“不着急,还有呢!”
等孩子们吃得差不多了,谢骁适时开口:
“刘嫂子,有件事想麻烦您。温莞她手艺一般,还不会絮褥子。我们今天去供销社买了点棉花和布料,能不能请您帮忙絮一床褥子?”
“这有啥!”刘嫂子爽快地接过东西,“我明天就给你们絮上,保准厚实平整!”
谢骁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钱票:“不能让您白忙活,这点心意……”
“这可不行!”刘嫂子连连摆手,“邻里邻居的,帮这点小忙哪能收钱?”
推让间,温莞接过几张票塞顺手塞进刘嫂口袋。
“嫂子,钱您不收,这几张糖票可得留着给孩子们甜甜嘴。您要是不收,下回我们可不敢再麻烦您了。”
刘嫂子摸了摸口袋,听到是难得的糖票,又有些欢喜。
“你们这小两口……也太客气了!”
刘副师也看出这两个小两口会办事,便也顺势开口:“既然是给孩子的,就收下吧。”
刘嫂子这才笑着把糖票收好,又想起什么似的,转换话题:
“对了妹子,上午我在外头听见几句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