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快落山了。
病房里静悄悄的。
谢老爷子一直昏睡着,慢慢醒了。
他一睁开眼,就看见床边坐着个人。
温莞察觉到动静,立刻抬起头,“爷爷,您醒了?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老爷子声音沙哑:“……就你一个?”
温莞点点头,端起旁边晾着的温水,用勺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喂他。
“小姑回去了,说是给您熬点小米粥。至于谢骁,他等了很久看您没醒,有急事去军部了,应该过一会儿就回来了。”
老爷子听着,没反应,就算是知道了。
温莞喂完水,将杯子轻轻放回床头柜。
“爷爷,还有哪里不舒服吗?要不要再叫医生来看看?”
老爷子摇了摇头,还是问出了口:“玉芬……她怎么样了?”
他没问小女儿什么时候回来,也没问谢骁去军部具体办什么事。
开口问的,还是那个让他操碎了心的大女儿。
温莞也早有预料他会问这个。
如实回答:“大姑那边没有什么消息,我和谢骁商量过了,一切等您醒来后再说。”
老爷子转过头,深深看了温莞一眼。
这孩子,懂事。
他之前还担心他昏过去,醒来家里会闹的不可开交。
现在看温莞条理清楚,能沉得住气,把局面稳住了。
即使玉芬那样子对她,她也一句抱怨没有,一句是非不提。
“好孩子,玉芬之前那样说你,你心里……记恨她吗?”
记恨?
温莞细数她和谢玉芬的过往,她对自己的影响,说不难受是假的。
可要说真恨得咬牙切齿,倒也没有。
“爷爷,说一点都不往心里去,那是骗人的。大姑那些话,确实让我难受。”
“但要说恨,倒也谈不上。为了那些话,把自己气得咬牙切齿,日夜难安,不值得。”
多活一世,很多事情她已经想通了。
老爷子震惊于她的豁达。
小小年纪,说起话来竟这般通透豁达。
或许是因为……家里突逢巨变,又意外下乡?!
是了,定是那些特殊的经历,早早磨去了她身上的稚气,逼着她快速成长起来。
这么一想,她如今的沉稳懂事,反倒让人有些心疼。
“好孩子,你能这么想,很好。”
正说着,病房门被推开,谢玉兰提着个铝制饭盒走了进来。
一看老爷子睁着眼,她眼圈立刻红了,快步走到床边。
“爸,您可算醒了!吓死我们了……”
老爷子摆摆手,“哭什么,我这不是好好的。”
谢玉兰赶紧打开饭盒,里面是熬得烂烂的小米粥,还冒着热气。
“您一天没吃东西了,先喝点粥垫垫。”她小心翼翼地扶起老爷子,准备喂他。
一碗温热的粥下肚,老爷子精神也明显好了不少。
谢玉兰收拾着碗勺,想到医生的嘱咐,低声劝道:“爸,您以后可不能再随便动气了,医生说了,您的身体最忌情绪激动,以后……”
她话说了一半,就卡住了。
她本来想说让老爷子以后不要跟大姐置气,可说到大姐这个话题,又怕再刺激到老爷子。
老爷子直接开口:“郭石呢?还在家里待着?”
“在,在呢。他很担心您,可他不敢出来,更不敢来医院瞧您。怕再惹出什么闲话,给您添麻烦。”
老爷子一听就明白。
郭石那是怕撞上谢玉芬,再把矛盾激化。
“窝囊啊……”
谢玉兰收拾好东西,看了眼安静坐在一旁的温莞,像是才想起来似的问道:“莞莞,谢骁呢?”
温莞:“他去军部了。”
“去军部?”谢玉兰有些意外,“调令不是还没下来?这会儿去军部干什么?”
温莞想着,谢骁这一申请,瞒也瞒不住家里,索性直接告诉他们。
“他是为了大表弟志远调回来的事。”
谢玉兰明显愣住了,这个节骨眼把志远调回来?
“志远?怎么突然……想着要把他调回来?”
“爷爷需要静养,大表弟要是能回来,家里多个年轻人,总能多份照应。姑父那边……心里也能有个寄托。”温莞回答着。
并没有把话说得太透,但谢玉兰瞬间就明白了这背后的深意。
她喃喃道:“这、这能行吗?怕是没那么容易……”
温莞没再继续解释,老爷子却故意咳嗽了两声。
他老人家心里明白,这两个孩子,是为了这个家,在想法子,在奔波。
都是懂事的孩子啊……
温莞见老爷子咳嗽,连忙又倒了点水递到他嘴边。
“爷爷,您别多想,一切等阿骁回来再说。”
老爷子应了一声,遥遥看向窗外。
……
等谢骁回到医院时,天色已经全黑了。
老爷子一直闭目养神,听见动静就睁开了眼。
谢骁看见老爷子醒了,快步走到床边,“爷爷,您没事吧。”
老爷子摇了摇头,脑子无比清醒。
“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你办得怎么样?”
他心里已经盘算好,如果孙子的办不好,他就是豁出这张老脸,也非得把志远那孩子弄回来不可。
谢骁和温莞对视一眼,意识到温莞已经把事情说出来了。
他没有任何迟疑,肯定地点了下头。
“爷爷,都办妥了。京市机械厂扩招,正需要人手。我把家里的实际情况跟领导反映,原则上已经同意了,等我调动下来,后续走程序就行。”
“……好。”
老爷子欲言又止,从谢玉兰和温莞身上扫过,开口道:“玉兰、莞莞,我有点口干,你们去护士站看看,能不能再要点热水来。”
两人自然立刻明白老爷子是有意支开她们。
她们乖巧的离开病房,将空间留给这两个爷孙。
房门合上。
空气一下子变得安静。
老爷子示意谢骁再坐近些,眼里异常严肃。
“阿骁,你跟爷爷说实话,这事儿……真就这么顺当?没提别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