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刚刚热烈的气氛又低迷了不少。
教官主动追问,“那那位老人呢?现在她是不是已经被平反了?”
江初夏摇了摇头。
她上哪儿搞一个老人出来啊!
都是她杜撰的。
江初夏是没有说话,但是大家都已经脑补出了江初夏摇头的内涵。
老人没了!
能写出这样传世歌曲的老人竟然没了。
很多一米八的大汉都红了眼睛。
为那位老人,也为千疮百孔的华夏。
“初夏,你教我们唱着一首歌吧?她不在了,但是我们要永远记住她。”赵红英喊道。
记住那位老人,就像是记住了在这一场运动中,默默去世的无数老人。
江初夏点了点头,“好!”
她收拾了心情,清脆的声音开始回荡起来。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刚开始大家还有些跟不上,但是慢慢的,有了熟悉的旋律,很多人跟了上来。
原本寂静的夜,又忽然热闹起来。
整个操场上,回荡着的,是大家合唱的声音。
越来越的班级和系凑了过来。
前面一些班级还能看到场内的情况,后面的一些班级甚至看不到。
不过看不到也不影响他们听歌,也不影响他们跟着唱。
歌曲是很能激励人的一种东西。
江初夏才唱了几遍之后,原本的顾虑和紧张消失不见,反而投入了这一场今夜的联欢当中。
只是一首歌而已,大家乐此不疲地唱着,一点儿都没有不耐烦。
于是,等到今天晚上大家都各自散队了之后,还有很多人哼唱着歌曲离开。
而江初夏的舍友们,比如叶彤彤,现在就挽着江初夏的胳膊,非要江初夏给自己讲讲那个老太太的故事。
江初夏:……
简直了!
一个谎话要用无数的谎话来圆。
所以,她只能改变话题,“彤彤,你不是想要改变你现在的皮肤吗?那你以后可不能吃辣了。”
她也好奇,一个江省的人,怎么会无辣不欢呢?
叶彤彤瞪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我吃辣?”
江初夏指了指她脸上的闭口和粉刺,“很明显啊!你看看你脸上的这些……”
女孩子就没有一个不在乎脸的。
叶彤彤马上叫唤起来,连声夸赞江初夏好厉害云云。
江初夏:……
于是,现场直接歪了楼。
而等到第二天去军训的时候,甚至还有很多同学嘴巴里面还哼唱着这一首歌。
不过,也因为这一首歌的关系,所有人对于军训似乎都不再抵触了。
那位老人都能在那样的环境下做出来这样的词曲,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而在第三天的时候,学校领导带着国家合唱团的人找上了门,希望能拿到这一首歌的曲谱。
江初夏:……
“对不起,我没曲谱。我当初就是跟着学了一下,并不认识这些乐器。”
就是真的认识乐器的话,也不能承认啊!
说的越多,露馅儿越多。
“那行,初夏同学,你能不能现场把这个唱给我听听?我可以现场谱曲!”
“好!”
反正已经唱了这么多回了,江初夏马上点了头。
哪怕学校领导之前也断断续续的听过这一首歌,但是等现场听江初夏唱出来之后,也觉得震撼。
不太明白词曲的校领导都这么震撼了,更何况是国家合唱团的团长?
等江初夏唱完了之后,对方激动的面红耳赤的,“这位老人绝对是人才。这首歌写的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
但是等夸完了之后,又想到了老人的下场,对方又叹息一声。
实在是,可惜又可叹。
江初夏也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这些天很多人在唱完了这一首歌之后,就是这样的表情。
等江初夏又唱了两遍之后,这一首歌的歌曲才真的被写完。
对方还有些期待的询问江初夏,那老人还有没有其他的歌曲。
江初夏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没有了。有的时候也会有断断续续的歌曲片段。但是没有完整的。”
“那你还记不记得这些片段了?如果有片段的话,说不定我们也可以把这些补充完整。你知道的,这样也可以让那位老人心血不至于付诸东流。”
江初夏:……
那位老人的心血有没有付诸东流,江初夏不知道。
但她知道,她要是再说下去,有很多人的心血即将要付诸东流了。
她摇了摇头,“不记得了。当初就觉得这一首歌好听,所以就记下来了。其他的,记不住了。”
对方和校领导都摇着头,颇为遗憾的感谢了江初夏,又把她放了回去。
江初夏才刚刚归队,赵红英就问她刚刚去哪儿了,校领导叫她过去干嘛了。
江初夏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赵红英就被教官点名了。
“你出来,二十个俯卧撑。”
赵红英:……
江初夏:……
好险,她刚刚就差点儿说话了。
她有些感激地看了一眼教官。
如果教官再晚那么一秒的话……
不过,她看过去的时候,正好对上了教官的眼神。
那双眼睛里面,明晃晃的都是笑意。
江初夏:……
所以,这是教官故意的?
她在心里面再次朝着教官鞠躬,多谢多谢。
再看看地上趴着正面红耳赤做俯卧撑的赵红英,她只觉得庆幸。
还好,还好。
教官真好,她为教官点赞。
不过当赵红英这个鸡被杀掉,其他站军姿的猴子们特别乖。
让干嘛就干嘛。
等他们开始踢正步的时候,大家原本以为会轻松一些。
可这时候才是真艰难的时候。
大家刚开始全部开始踢。
之后一排一排的人开始踢。
如果一排里面有一个人踢不好,所有人都跟着开始踢。
江初夏这一排里面出了一个。
这导致在大太阳下,其他的班级都已经回到树荫下面开始休息了,可他们还在大太阳下面继续踢正步。
“来,一二一,一二一,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