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安国看着江初夏的样子,也跟着一起在柜子里面扣扣摸摸起来。
很快,在江初夏什么都没有发现的时候,沈安国却“咦”了一声。
江初夏看了过去,“怎么了?”
“这里好像有点儿奇怪。声音不太对劲儿。”沈安国说着,拿了锤子开始砸了起来。
江初夏有点儿急了,“小舅舅,你轻着点儿。这可是黄花梨,可贵着呢!秦远这狗东西,还真有钱,真有好玩意儿。”
不管这里有没有这个东西,这些家具可都挺值钱的。
“找到了!在这里!”沈安国激动地伸手进去,把东西拿了出来。
就见里面摆着整整齐齐的大金鱼和小金鱼。
他茫然地视线看向了江初夏,“这这这这这这……”
他和江初夏合力把里面的金子拿了出来,发现足足几十斤。
怪不得这柜子这么沉呢!
早知道秦远对他这么好,他刚刚就不该那么对秦远说话,甚至高低得给秦远磕一个。
“要不我明天再去给秦远送顿饭?也别让二姐做了,我去饭店给他点菜。多点几个。”
不然对不起这些金子啊!
江初夏却敲了敲柜子,“这么多柜子呢,你就不再找找?万一还有呢?”
不会了把?
已经这么多了?
说归说,沈安国还是很实诚地把其他的柜子都摸了一遍。
还真的从其他的柜子里面拿到了其他的东西。
一个柜子里藏得是珠宝首饰。
不是金子就是玉啊啥的。
看起来挺珍贵的。
一个柜子里面藏得,全部都是用油纸包好的大团结。
还有一个柜子里面放着的是各种票据。
如果说现在秦远站在自己面前,沈安国恨不得扑上前狠狠地亲他两口。
这朋友对他也太够意思了吧?
没错!
他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最好的朋友。
没有之一。
“初夏,给,这个给你。”沈安国跟个狗大户一般,抓起旁边的几沓子大团结就塞给了江初夏。
之后又把金子和首饰都给了江初夏一份。
见者有份。
如果不是江初夏当初让自己去跟秦远交涉,他如今也不会有这些收获。
江初夏笑了,“小舅舅,你舍得?”
“有什么舍不得的?你可是我的外甥女儿。再说,这里这么多呢!给你一点儿,不过分。”
他说着,又把剩下的一些拿了出来。
江初夏,“你这是……”
“给周焱的啊!”他很随意地说道,“没道理周焱拿到了金子给我们分,我不给人家啊!咱可不能占人便宜。”
江初夏:……
这话,好像是在说自己啊?
经历了这么几次,她的金子啥的,似乎都是占便宜占来的。
“嘿嘿,小舅舅可以让你占一辈子便宜。你放心占,小舅舅家底厚的很。”他拍着旁边的金银珠宝和钱。
这些东西,就是他的底气。
江初夏翻了个白眼。
她是真的嫉妒了。
“既然小舅舅如此美意,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发了发了。
这一次是真的发了。
周焱很快被他们喊了过来。
接到电话的时候还有点儿懵,看到东西的时候也有点儿懵。
可是,等听了沈安国的讲述,他的表情也诡异起来。
倒是真的没有想到啊!
秦远搞了大半辈子钱,如今竟然都送给了沈安国。
他要是知道沈安国接触他的目的,怕是得哭死吧?
“周焱,我知道你手里有东西。但是这些是我送给你的,给了你得要,不给你也得要。”沈安国强制地把东西塞给他。
然后,他又指着旁边的另外一堆东西,“这些,给赵进的。咱们几个人,都有。”
王海就算了。
赵进是他的拜把子兄弟,但王海跟他不太熟。
周焱也没有矫情。
谁会嫌钱多?
大不了以后沈安国需要了,再还给他。
沈安国现在有钱了,还管什么市里的,还是其他地方的房子。
赵进是晚上回来的。
沈安国没出去卖东西的时候,都是他带着小弟出去地。
等他看到了分给自己的一堆钱和金子,他沉默了半晌。
最后,“草!真的是走了**运!”
这种**运怎么没落在自己的头上呢?
不过想想秦远那人,他还是摇摇头。
也就只有沈安国这个憨货,敢傻乎乎的和人家搞交情。
“真给我了?”
“他们都收了,你要是不想要,那我……”
“要要要,不要才是**。”
沈安国朝他嘿嘿笑了笑,“钱既然收下了,那你……”
赵进捂住了胸口,“你,你想干嘛?”
沈安国翻了个白眼,“我放着那么身娇体软的小姑娘不要,要你个又小又不行的老帮菜干嘛?”
“泥马,你说谁又小又不行地?”
“呵呵,有种的话,我们比一比?”
“比就比,老子迎风尿十里。”
“没风我都要尿十里。”
俩人互相扯皮起来。
最后沈安国才说出了想要去市里面买房子的事情。
“我是实在不想要回我家住去了,人超多的。我总和侄子他们挤一起,还要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管着。”
不舒服,太不舒服了。
赵进如今也有钱了,买了就买了。
他还能赚。
俩人嘀嘀咕咕着说着明天要买房的事情。
江初夏却在和周焱说着这些金银珠宝的藏匿地方。
“我们总不能走哪儿放哪儿吧?”
更不能放家里。
要是丢一下,就完了。
周焱想了想,“不如还放柜子里?”
江初夏:……
“可是,那是秦远的柜子。”秦远那么多钱,关注的人并不只有她们一个两个。
所以,这些钱暂时不能动。
沈安国的房子怎么样也没有买成。
毕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让人看出点儿什么。
还是低调发育为好。
于是,沈安国怀揣着一堆钱,却没有办法花出去,让他难受的要命。
但是高考在即,他也没有那么多闲工夫搞这些了。
自从报纸上刊登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之后,所有的人要疯了。
尤其是下乡的知青们,疯了一样。
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可以回城,谁都不想要放过。
尤其,他们比其他人好的一点是,他们学习的时间足够长,知识足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