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茹珍哼着歌神情轻松的走出食堂,小一辈的事情她才不管,谁造的孽谁自己还。
嗯?
刚说完别人,自己的报应就来了。
孟启正在路边笑眯眯的等着她,姜茹珍脚步一转就想溜走。
可她转念一想,自己要是总是这么躲着孟启,肯定会让别人愈加误会。
她和孟启之间还是说清楚吧。
姜茹珍走了过去,孟启看着她一步步走来心情十分激动。
“姜同志,你终于不躲着我了。我有些话要跟你说。”
姜茹珍点头,“行,我正好也有些话要同你说。”
两人并肩前行的一段路,却还是没有开口。
直到快走到校门口,孟启才开口道,“我知道你现在心情不好,姜茹珍,我可以等。”
姜茹珍转身笑着看他,“别等了,孟启,我不会喜欢你的。”
孟启愣愣地看着打直球的姜茹珍,“为什么?我到底哪里不够好?”
姜茹珍摇摇头,“孟启,不是你的问题。是我,我没办法说服自己喜欢上你。就这样吧,再见!”
“再见?不行,我不想跟你再见,姜茹珍,我说过我对你是认真的,你可以拒绝我,但我不会放弃的。”
姜茹珍转身冲他挥了挥手,向前走。
眼角余光却突然发现了校门口阴影处有一个熟悉的影子立在那里,她心跳如擂鼓假装没看到往前走。
可那道身影始终不远不近地跟着她,却没有追上来。
直到家门口,姜茹珍终于知道了他的意思,他就是来偷偷看看她,并不想跟她说话。
姜茹珍苦笑了一声,推门回家。
一连三天,那道影子都在阴暗处暗暗跟踪,姜茹珍索性不去管他,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
孟启的追求仍在继续,可他的追求很有边界感,并没有让姜茹珍感到被骚扰。
可姜茹珍却为了另一道身影心烦意乱。
既然不愿意回头,何必又来撩拨。
索性,老二那边还有几天就要举行婚礼了,她也应该回去帮着参谋参谋。
父母的科研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不能回去参加婚礼,姜茹珍第二天跟父母打过招呼就带着欣欣回了连城。
小儿子那边还在秘密特训,人都不知道在哪。
这次参加老二婚礼的家人只有姜茹珍和老大,欣欣。
不过,等他们回到连城的家时,才发现家里的小楼早已经粉刷一新,到处都是红色的双喜字。
老二将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很好,也把婚礼安排得很好。
姜茹珍带着兄妹两人投入到准备活动中,暂时冲刷了她难受的心情。
婚礼当天,一大清早老二的那些兄弟团们就已经就位。
好久不见的黄毛一见面就给姜茹珍磕头拜年。
说是过年的时候太忙没能去京城拜年,现在正好补上。
姜茹珍大笑着将人扶起来,还塞了个大红包给他。
“小黄啊,你什么时候结婚啊?”
黄毛挠了挠头,“姜姨,我这情况你也知道,虽说上面已经没了什么资本家的说法,但是一般人家还是对我的背景耿耿于怀。
谁愿意嫁给我这样的,反正我还年轻也不着急,再说吧。”
“你看看你,别天天总是拿背景身份说事,这天下好姑娘多的是,你总会碰到你喜欢的,还有喜欢你的。加油!”
说教过黄毛,姜茹珍又叫过老二,看着他今天精神焕发,穿着一身笔挺的毛呢西装,黑皮鞋。
头发打理得油光锃亮,曾经阴郁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老二胖了,不能说胖,应该是壮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锻炼身体锻炼的上瘾,姜茹珍捏着他的手臂居然有种捏着陆明峥的感觉。
“要去接新娘子了?”
“嗯。”老二重重地点头,终于要成亲了,他和梅玲每天都是掰着手指头在算日子。
“行,去吧!”姜茹珍拍拍老二厚重的肩膀,眼泪差点掉下来。
看着老二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汽车,带着十多个三轮车浩浩荡荡去接亲。
这奢侈的排场引得十里八街全都跑出来看热闹。
姜茹珍看着老二结实的臂膀,终于还是落下了泪。
沈书欣挎着姜茹珍的手臂,逗趣道。
“妈,人家都是嫁女儿才哭。你怎么娶个媳妇也哭啊!”
姜茹珍自己都不知道今天为什么这么感性,就是看到成婚的老二,想到前世今生,心里面有些情绪复杂难明。
这是她前世后半辈子都没见过的老二的婚礼,她现在目睹他成家,同心爱的女人迈入婚姻的殿堂。
以后也会在她眼皮里地下,恩爱到老,儿孙满堂。
她就由衷地高兴激动,可这种心情谁都不懂。j就连最贴心的小棉袄都不理解她的想法。
“我啊,就是想到有一天,你也会成家嫁人,一时间颇有感触。”
“妈,我不嫁人,我陪你一辈子好不好?”
“傻丫头。”姜茹珍搂着沈书欣感叹了一句。
这世界上就没有不散的宴席,儿女都长大了,注定要分家另过。
有些人在生命中出现又消失,注定也是个过客。
没等多长时间,汽车开回来,那些跟着老二去接亲的小伙子们,一路上敲敲打打,热闹非凡。
车子还没到家门口,鞭炮声就此起彼伏响了起来。
老二下车,迅速绕到另一侧给新娘开车门,周围人全都善意地哄笑。
当新娘下来的时候,姜茹珍看到梅玲的打扮洋气时髦,头上别着最时兴的头花。
满脸的幸福,而老二突然鼓足勇气将她打横抱了起来。
周围的亲朋好友则向他们撒去祝福的花屑。
一阵阵哄笑传来,新人们进入大厅举行拜天地的仪式。
姜茹珍端坐在上面,看着两人拜完天地,准备给她敬茶。
敬茶的时候只需鞠躬就行,可梅玲却拉着老二跪了下来。
“妈!喝茶!”梅玲这一跪真心实意,喊得一句妈也是毫不犹豫,倒令姜茹珍有些意外。
她看了一眼已经乐傻了的老二,也跟着会心一笑。
她也毫不扭捏地应了一声,将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递给梅玲。
梅玲当着大家的面打开盒盖,里面发出金灿灿的金光。
“是黄金啊,整套的黄金!”
“天啊,这老婆婆出手真是阔绰啊!”
“这也太刺激人了吧,人比人气死人,我结婚的时候连个金戒指都没有。”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羡慕声,梅玲也激动的跪爬上前,抱住了姜茹珍。
“妈,你对我太好了。”
姜茹珍摸了摸她的头,“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乖女儿了,和老二好好过日子,早日实现你们的心愿。”
最后一句话她是贴着梅玲的耳朵说的,梅玲顿时羞红了脸。
给人群中梅父梅母看得又羡慕又嫉妒,这女儿算是白养了,彻底成了老沈家的人了。
宴席开始,前来祝贺的宾客,生意场上的朋友都是随礼钱。
但以前小渔村的乡亲们都是带着简单的贺礼,如鸡鸭、床单和被褥,枕巾、脸盆和暖壶,这些都是这个时代最真诚的表达。
八十年代的婚礼形式虽然简单,但到处都弥漫着喜庆和幸福的气氛。
老沈家不差钱,在小楼门口举办的流水席,菜肴相当丰富。
婚礼现场到处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贺联,还有欢声笑语,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新郎新娘正在挨桌给长辈敬酒,黄毛他们是真仗义,替老二挡了不少酒。
就是闹洞房的时候也是很有边界感,拿着苹果让两人对面咬,梅玲和老二都大大方方,即便不小心亲在了一起,大家也是哄笑打趣。
正常婚礼热闹非凡,充满乐趣,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祝福。
热闹了一天之后,人群散去。
姜茹珍躺在床上,回想着宴席后大队长给她带来的消息。
秦兰兰熬不住了,想要见她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