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龙气养崽后,我成帝后了! 第136章 期待有神迹

();

皇帝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就是风向标。

很快,国师闻玄罡在御前断言沈星沫被开国圣女所救、明日即将归来,并且将成为圣女在凡间代言人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从皇宫迅速传遍整个京城的权贵圈层,继而扩散到市井小巷。

从王公贵族到市井小民,所有人都在津津乐道此事,将这作为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谈资。

有人深信不疑,感叹圣女显灵,国运昌隆;

有人将信将疑,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等着看明日结果,准备看闻国师的笑话;

也有人嗤之以鼻,认为闻国师是老糊涂了,或者是为了保住沈星沫的名声而编造的谎言。

但无论如何,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沈府,伸长了脖子,怀着各种心思,等待着明日的到来,准备见证这可能是近年来京城最富戏剧性的一幕。

沈府之内,气氛更是诡异多变,如同翻了天的染缸。

沈青山得知消息后,先是极度震惊,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随即是难以抑制的狂喜。

——若女儿真能活着回来,还得了这般“圣女代言人”的惊天造化,那对沈家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比什么加官进爵、金银赏赐都要荣耀百倍!

他立刻下令,将那些还没来得及完全收拾干净、塞在角落里的白幡、孝服统统找出来,一把火烧掉!

换上最鲜艳喜庆的红绸、灯笼装饰门庭,仿佛之前那个急不可待要办丧事、谋好处的人不是他一般,变脸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王氏心中五味杂陈,既怕沈星沫回来追究她撺掇设灵堂之事,心中忐忑不安;

又隐隐期待若那“圣女代言人”的身份真的坐实,沈家能跟着鸡犬升天,她作为主母也能捞到不少好处和脸面。

她面上却堆满夸张的笑容,指挥着下人忙前忙后,做足了一副盼女归来、喜极而泣的慈母姿态,只是那笑容底下,多少带着点心虚和不确定。

闻府那边,则是真心实意的欢喜和忙碌。

闻老夫人正与儿媳姚氏在花厅里商议着。

“母亲,后日便是星沫那孩子的生辰,及笄之礼。沈府先前那般作为,怕是早将这事抛到脑后了。”

“这孩子命苦,亲娘去得早,如今又刚经历这般生死大难,我们作为外家,若再不给她撑腰,还有谁疼她?”

姚氏语气心疼,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我们不如在府里为她好好办一场及笄礼,仓促是仓促了点,但只要我们尽心,必定能办得风风光光。”

“一来去去坠崖的晦气,二来也借着热闹给她压压惊,增添福气,三来,也是向京城所有人宣告,我们闻府,永远是她的后盾!”

“难为你这个做舅母的,真心实意为她打算。老身也是这么想的,正要跟你商量呢。”

闻老夫人点头附和,脸上也带着欣慰的笑容。

姚氏笑着起身:

“我这就去安排,定要将及笄礼办得妥妥帖帖,所有用度都从我的嫁妆里出,务必让星沫感受到家的温暖。”

两府上下,乃至整个京城,都在一种奇异、期待、怀疑、兴奋交织的复杂氛围中,迎来了决定性的一天。

……

翌日

沈府大门前,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闻讯而来的百姓、各府派来打探消息的管事小厮、以及纯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闲人,将门前的街道围得水泄不通,嘈杂的议论声如同蜂群嗡嗡作响。

负责维持秩序的五城兵马司官兵们不得不手持兵刃,组**墙,费力地拦在府门前,额头上满是汗水。

沈青山穿着簇新的官袍,带着打扮得花枝招展、却难掩紧张神色的王氏和沈月华,以及闻府众人,皆穿戴整齐,站在府门前最显眼的位置翘首以盼。

大皇子萧景宸、闻良平、闻鑫等人也赫然在列,神色各异。

连二皇子萧景翊也难得地陪着精心装扮过、试图维持温婉形象的沈云曦来了。

沈云曦自是要去王氏身边的,毕竟这是主人难得可以出风头的位置。

二皇子则站在稍远一些、却又足以看清全场的地方,神色复杂难辨,目光闪烁。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长街的尽头,等待着那可能见证奇迹或谎言破灭的一刻。

时间一点点过去,日头渐高。

就在一些人开始不耐烦地窃窃私语,怀疑国师预言是否失准,准备看笑话时——

清脆而规律的马蹄声,伴随着车轮平稳碾过青石板的辘辘声,从街角清晰地传来。

一辆外观朴素无华、却通体用乌木打造、透着一种沉静不凡气度的马车,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由两匹神骏的黑马拉动着,缓缓驶来。

马车前后并无大量仪仗扈从,只有寥寥数名身着黑色劲装、气息内敛深沉、眼神锐利如鹰的护卫随行,正是摄政王府标志性的飞字卫。

他们默默地护卫在马车周围,无形中散发出的肃杀之气,让喧闹的人群不自觉地安静了几分。

马车最终在沈府门前稳稳停住。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凝固,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成百上千道目光齐刷刷地盯住了那静止的马车车厢。

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修长有力、带着力量感与贵气的大手从里面掀起。

紧接着,一个纤细窈窕的身影,弯腰,从容地从车厢内探身而出。

正是沈星沫!

她穿着一身崭新的水蓝色细棉布长裙,料子普通,并非绫罗绸缎,但剪裁合体,穿在她身上,却显得格外清雅脱俗,宛如雨后初荷。

她的面容虽还有些失血后的苍白,但精神饱满,眼神清澈沉静,如同幽深的古井,不见丝毫坠崖后的惊惶、恐惧与狼狈,反而带着一种历经磨难后的从容与沉淀。

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

她站在车辕上,目光平静如水,缓缓扫过眼前黑压压的人群,扫过神色激动、谄媚、惊疑不定的“家人”。

她的目光最后落在沈府门楣上那些匆忙换上的、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极其滑稽的喜庆红绸灯笼上,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抹极淡的、带着嘲讽意味的弧度。

不知是谁先带的头,人群中,一些深信“圣女显灵”的百姓,激动地高呼着“恭迎沈二小姐归来!圣女娘娘保佑!”……

然后如同被风吹倒的麦浪一般,呼啦啦跪倒了一片,向着沈星沫所在的方向虔诚地叩拜起来,脸上充满了敬畏与狂热。

“圣女娘娘显灵啦!”

“沈二小姐洪福齐天!乃我大胤祥瑞!”

“信女祈求圣女娘娘和沈二小姐保佑家宅平安!”

……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