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 第538章 五级医术

();

吃完饭,江小满抢着要去洗碗,被周逸尘按在了椅子上。

“你去看书,我来收拾。”

他动作麻利地把碗筷收拾干净,又把桌子擦得锃亮。

江小满坐在桌边,翻开她的护理学课本,可心思却没在书上。

她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跟着那个在厨房忙碌的身影。

灯光下,周逸尘的侧脸轮廓分明,身板挺得笔直,做着最寻常的家务活,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感。

她想,这辈子能遇到他,真是太好了。

收拾完一切,周逸尘也搬了张凳子,坐在她旁边,拿起了自己的医学书。

小屋里很安静,只听得见两人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

那盏昏黄的白炽灯,把两个人的身影投在墙上,紧紧地挨在一起。

岁月,仿佛在这一刻,变得温柔而绵长。

那顿庆祝的红烧肉,仿佛是一个句号,给之前紧张的急救画上了一个圆满的结尾。

接下来的几天,周逸尘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忙碌。

或者说,比往日更加忙碌。

那次夜间急救,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县医院这片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久久没有散去。

“周一眼”这个外号,渐渐没人提了。

取而代之的,是大家见了面,实实在在的一声“周医生”。

这一声称呼里,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尊重。

周逸尘在内科办公室的地位,也变得有些特殊。

以前,大家觉得他是个技术好的后辈。

现在,他成了科里隐隐的技术担当。

就连主任**国,有时候遇到拿不准的疑难杂症,也会把病历拿过来,敲敲他的桌子。

不光是内科。

这天上午,外科的陈医生就急匆匆地找了过来。

“小周,在呢?”

“陈哥,快请进。”周逸尘站起身。

“不坐了,有点事想跟你请教一下。”陈医生擦了把汗,脸上有点急。

他手里拿着份病历。

“我们科有个阑尾炎术后的病人,都三天了,还一直低烧,查不出原因,抗生素也用了,效果不好。”

康健民也抬起头,凑了过来。

周逸尘接过病历,仔细看了起来。

手术记录、体温单、用药情况……

他看得很快,但每一个细节都没放过。

“病人除了发烧,还有别的症状吗?”周逸尘问。

“就说肚子有点胀,伤口那块有点疼,但我们检查了,伤口没感染,愈合得挺好。”陈医生回答。

周逸尘合上病历,想了想。

“陈哥,你们查过血象没?”

“查了,白细胞是有点高,但没高得离谱,我们觉得是术后正常反应。”

“你让他张开嘴,看看舌苔下面,是不是有瘀点。”周逸尘又说。

陈医生愣了一下。

“舌苔下面?”

这跟阑尾炎术后发烧有什么关系?

“还有,按一下他的小腿肚子,看有没有压痛感。”

虽然心里犯嘀咕,但陈医生看周逸尘说得肯定,还是点了点头。

“行,我这就回去看看。”

陈医生走了,康健民看着周逸尘,眼神里带着点探究。

“小周,你怀疑是……”

“血栓。”周逸尘轻声说了两个字。

“术后卧床,活动少,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小血栓脱落,就可能引起肺栓塞,导致不明原因的低烧。”

康健民恍然大悟。

这个诊断思路,太刁钻了。

一般的医生,根本想不到这一层。

果然,不到半小时,外科的陈医生又跑回来了,这次脸上全是佩服。

“小周,真是神了!”

“病人舌下真有瘀点,小腿也确实有压痛,我们马上安排做了检查,八九不离十就是你说的血栓!”

“这可真是帮我们大忙了,不然再拖下去,出了大事我们都不知道咋回事!”

陈医生对着周逸尘,是千恩万谢。

等他走后,办公室里只剩下两个人。

康健民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茶,悠悠地叹了口气。

“小周啊,我算是看明白了。”

“你这脑子,不光是内科,干外科、骨科,恐怕也都是一把好手。”

周逸尘笑了笑,没说话。

康老师说得没错。

内科、外科、骨科、急诊、儿科……对他来说,确实没什么区别。

只要是人体的病,在他眼里,都是相通的。

这种事一多,周逸尘是全科精通的名声,就在医院里传开了。

来找他会诊的人越来越多。

骨科的病人拍了片子拿不准,会喊他去瞅一眼。

儿科遇到哭闹不止查不出原因的小孩,也会请他过去听一听。

周逸尘每天从上班忙到下班,脚不沾地。

但他一点都不觉得烦。

别人看来是负担,在他这,全是经验值。

每一次成功的诊断,每一次病人的康复,每一次同事的认可,他脑海里那块面板上的数字,都在稳稳地向上跳动。

【医术LV4(3927/4000)】

就差一点了。

周逸尘心里盘算着,按这个进度,最多两三天,就能升到五级。

……

忙碌的工作之余,生活里也有别的乐趣。

傍晚回到小院,脱下白大褂,周逸尘就从一个医生,变成了一个农夫。

院子角落里那片被他开出来的小菜地,是他和江小满的宝贝。

此刻,夕阳的余晖洒在院子里。

周逸尘正拿着个水瓢,不紧不慢地给菜地浇水。

江小满就蹲在他旁边,小心翼翼地拔着刚冒头的小草。

“逸尘,你看这颗白菜,长得多好。”她指着一棵绿油油的菜苗,满脸都是成就感。

周逸尘点点头,目光扫过整片菜地。

哪块地看着干了点,需要多浇些水。

哪颗苗的叶子有点发黄,可能是缺了点肥。

这些念头,自然而然的就从他脑子里冒了出来。

就在他舀起最后一瓢水,均匀地洒在土地上时。

他脑海里,叮的一声轻响。

【农业LV2(0/2000)】

【农业技能已提升至LV2】

周逸尘拿着水瓢的动作顿了一下。

他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对眼前这片土地的认知,不一样了。

如果说一级的时候,他种地还像是照着说明书操作,翻地、播种、浇水,只是在完成一个个流程。

那到了二级,他看这片地,就像看一个熟悉的病人。

他能通过叶片的颜色,土壤的干湿,隐约知道这些作物的需求。

他对农时节气,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什么时候该下种,什么时候该追肥,心里都有了一本清晰的账。

“想什么呢?”江小满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土。

“没什么,”周逸尘回过神,放下水瓢,笑了笑。

“在想咱们这批白菜,冬天肯定能吃上了。”

江小满看着长势喜人的菜苗,憧憬地点点头。

“到时候咱们腌酸菜,包饺子吃。”

“好。”

周逸尘应着,心里却在想。

天道酬勤。

无论是救死扶伤,还是这侍弄庄稼。

只要用心,总有回报。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