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 第555章 融会贯通

();

办公室里鸦雀无声。

不光是钱伟这些年轻医生听得入了神,就连康健民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也听得频频点头,眼神里带着思索。

他们自己也做过这些操作,但从没有像周逸尘这样,把背后的道理总结得如此清晰明白。

**国站在旁边,脸上一直带着淡淡的笑意。

他侧过头,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对身边的王德发院长低声说了一句。

“院长,咱们这小庙,怕是真要飞出金凤凰了。”

王德发没说话,只是看着周逸尘的眼神里,赞许的意味更浓了。

周逸尘讲完,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钟,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也就在掌声响起的瞬间,周逸尘的脑海里,一道信息悄然滑过。

【教学熟练度 25】

他不动声色,心里却是一喜。

他心念一动,调出了自己的面板。

那一行熟悉的字迹,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教学LV10(978/1000)】

周逸尘的呼吸,都忍不住放轻了些。

就差最后二十二点。

那层看不见、摸不着的薄膜,已经近在眼前。

突破,就在今天!

掌声落下,办公室里的气氛轻松起来。

**国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王德发院长的眼神里,还带着几分得意。

毕竟周逸尘可是他手下的人,周逸尘这么优秀,他也是与有荣焉。

王德发院长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对着周逸尘说道:“周医生,讲得很好,很实在,对大家很有启发。”

“谢谢院长。”周逸尘不卑不亢地应了一句。

“行了,都快下班了,大家收拾收拾吧。”**国挥了挥手,宣布了小讲座的结束。

同事们三三两两地散了,钱伟几个年轻医生经过周逸尘身边时,都佩服地喊了声“周哥”。

周逸尘笑着跟他们一一点头。

他收拾好自己的搪瓷缸子和笔记本,跟办公室里的康健民打了声招呼。

“走了,康老师。”

“哎,小周,明天见。”康健民看着他,眼神里满是赞许,“你今天讲得是真好,我听着都觉得通透了不少。”

周逸尘笑了笑,没多说,转身出了办公室。

他来到护士站,江小满正低着头写护理记录,听到脚步声,一抬头,眼睛就弯成了月牙。

“大讲师,讲完课了?”她小声打趣道。

“早讲完了,就等你下班呢。”周逸尘倚在护士站的台子边。

“马上,我把这点收个尾。”

江小满写字的动作都轻快了几分。

几分钟后,两人并肩走出住院楼。

夕阳已经落下去大半,天边烧着一片绚烂的晚霞。

周逸尘推着自行车,江小满轻盈地跳上后座,熟练地扶住他的腰。

“坐稳了。”

“嗯。”

自行车碾过路上的小石子,发出轻微的颠簸。

江小满轻轻靠在他的背上,晚风吹起她的发梢,有些痒。

“逸尘,今天你们主任和院长都在啊?你紧张不?”

“有啥**张的,就当是聊天呗。”周逸尘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带着笑意。

“吹牛。”江小满轻轻捶了他一下,“我刚才听李娟她们说,院长都夸你了。”

“那是我讲得确实还行。”

“看把你给能的。”

一路说着些没营养的闲话,很快就到了他们租的小院。

停好车,打开门,一股熟悉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江小满去院子里摘菜,周逸尘则生火准备做饭。

淘米,洗菜,切肉。

炉子里的火苗**锅底,发出呼呼的声响,锅里的油烧热,肉片一下锅,刺啦一声,香气瞬间就起来了。

很快,一盘青椒肉丝,一盘醋溜白菜,再加一盆白米饭就端上了桌。

两人坐在桌边,就着灯光,安安静静地吃着饭。

“今天这个肉丝,好像比上次的嫩。”

“火候正好。”

吃过饭,周逸尘刷碗,江小满收拾桌子,一切都那么默契自然。

忙活完,小院里那张专属的小方桌又被摆了出来。

灯泡下,江小满翻开笔记本,神情专注。

“今天,咱们讲个难一点的。”周逸尘开口道。

“嗯,我不怕难。”

“今天讲水电解质紊乱。”

这话一出,江小满手里的笔尖顿了一下,光听这个名字,就觉得脑子有点发懵。

这几个字她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好像天书一样。

什么高钾低钾,高钠低钠,还有酸中毒、碱中毒……平时在病房里,她只知道听医生的,让补什么就输什么,让监测什么就记什么,从来没想通过为什么。

周逸尘看着她有些发愁的表情,笑了。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开始讲概念。

他想起了下午的感悟。

“别急,咱们不背概念。”周逸尘拿起桌上的两个茶缸子。

“你就把身体想象成一个大水池,里面的水,就是咱们身体里的体液。”

他指着一个缸子,“这个缸子里的水多了,人就肿了,叫水肿。”

他又指着另一个缸子,“水少了,人就脱水了。这好理解吧?”

江小满点了点头,这个比喻很形象。

“水里呢,还溶解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盐,也就是‘钠’,还有‘钾’。”

“它们就像水里的糖和盐,必须有个合适的比例,太咸了不行,太淡了也不行。这个比例失调了,人就要出大问题。”

周逸尘的声音很平稳,他没有急着往下讲,而是看着江小满的眼睛,确保她跟上了自己的思路。

“比如一个病人,又拉又吐,丢了很多水,也丢了很多盐和钾。这时候,光给他喝白开水行不行?”

江小满顺着他的思路想下去,脱口而出:“不行!白开水里没盐没钾,水池里的水是多了,但‘味道’更淡了,比例失衡得更厉害!”

“完全正确!”

周逸尘打了个响指。

就在这一刻,他福至心灵,仿佛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

他的思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那些复杂拗口的病理生理知识,在他脑海里自动分解、重组,变成了一个个最简单、最直观的模型。

而言语,仿佛拥有了魔力。

“对,所以咱们要给他输生理盐水,里面有盐。如果缺钾,还得在盐水里加上钾。”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精准的石子,投入江小满的心湖,漾开一圈圈清晰的涟漪。

江小满也进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专注。

她感觉周逸尘不是在讲课,而是在她的大脑里,亲手搭建一个透明的人体模型。

她能“看”到水分是如何在细胞内外流动的。

她能“看”到钾离子太高时,心脏是如何颤抖着,慢慢停跳。

她也能“看”到身体里的酸太多了,呼吸是如何变得又深又快,拼了命地想把酸性的二氧化碳排出去……

以往那些死记硬背、艰涩难懂的知识点,此刻在她脑海里,全都活了过来,变成了一幅幅连贯的、有因有果的动态画面。

脉络清晰,逻辑分明,理解起来毫不费力。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