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空间,资本家大小姐随夫建设大西北 第114章 受益匪浅的一堂课

();

两位农业干事先后分享了各自公社的建设情况,以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薛家村的农业干事作为先进公社集体代表,上台发言致辞时,台下一片掌声雷动。

林知晚和陈家俊的处境有一些尴尬,因为薛绾绾走失的事情,薛家村带人,将宁浦公社第一批仓库农具烧毁地一干二净。

虽说后续赔了钱,但是这件事像钉子一样扎根在两村人心里面。

现在关系闹得很僵,林知晚原本是看到薛家村条件很好,或许可以帮扶到宁浦公社,但是现在也不好提这个事情了。

尽管如此,得知薛家村近三年,每年都是先进集体,林知晚还是从心底里为他们感到开心。

因为这个年代的每一张奖状,都非常有含金量,背后是沉甸甸的汗水,也是沉甸甸的收获。

薛家村的农业干事是个年轻又精神的中年男人,袖子挽起在胳膊肘,皮肤糙黑,能看出来特别干练。

他眼神扫了一眼堂下,不紧不慢地说道——

“咱们薛家村,虽然现在还只是个村制,但是在农耕、畜牧、还有小食品和国有零售分店这些事情上,已经做的非常不错。”

底下人纷纷夸赞起来。

“是啊,我吃过他们新食堂里面的招牌手抓羊肉,那味道特别纯,吃过一次就忘不掉!”

“咱们村有几个媳妇儿就是那边娶过来的,又贤惠又能干,那把把家务都是好手,**大,家里全都是儿子!”

堂下还坐着几个领导,林知晚虽然看不到正脸儿,但是感觉领导们的背影看上去有些严肃。

她着实也觉得,台上这位薛家村的农业干事,话说的有点大了。

公社永远以集体和团结为基础,只要在生产,那永远都在进步。当着上级的面,“做的非常好”这种话,说出来显得有些夜郎自大。

就更不要提,现在这个时间,零售和小超市还没有允许私人在农村开。

薛家村是通过对外开放食堂,进行饭菜与票据之间的交换,这个事情感觉并不太能拿到明面儿上说。

不过,林知晚也希望是自己在现代,因为跟着梁先生太久,导致自己习惯性想的太多了。

男人的眼神滑过众人的艳羡,独独落在一言未发的林知晚身上,质问了句,“我听说之前总拉镇上后腿的宁水村,现在已经落地成公社了。”

“不知道宁浦公社今年的收成怎么样?什么时候才能把亏欠镇上的钱、票和救济粮还回来?”

此话一出,众人立刻是天怒人怨。

“原来咱们镇子人人口中的拖后腿的,就是宁水村!”

“是啊,当初谁也不要的穷村子,就是因为镇长人好才收留下来,结果就因为要给他们村子救济粮,我们每年每家每户都要少发三斤糙米,凭什么!”

“现在自己成立公社了,赶快把欠我们的钱和票都还回来!不然就不让你们参加培训班!”

这阵仗,林知晚来之前是真没想到。

她知道周围这些村子都靠着自己的努力,已经可以一点点地吃饱饭了,但是没想到宁水村的名头在外面这么差。

陈家俊受不了这口气,站起身和他们理论起来——

“最早这方圆八百里只有一座大灵山,你们都是省外来的,当时来的时候,要不是咱们太爷爷那辈的人带着你们去外面开荒种地,你们能有如今的好生活吗?”

“是,我承认,因为大灵山这几年的水土流失,我们村子的确欠了大家人情。这份情谊我们都记得。”

陈家俊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个发黄的笔记本。

本子的每一页都泛着桃花木的香味。

微微卷起的边叶儿,像是记录的人,伏在案几前在细腻地回味着上面的每一行“欠条”。

陈家俊把本子翻开,亮给众人看。

连声音都高昂了几分。

“这是宁浦村公社成立那日,我们大队长李三平亲手交给我的。这里面记载着从一九六零年开始,到一九六六年的六月,每一个季度收到的粮食和票据。”

“虽说这些救济粮,是师部和镇子上统一调配发下来的,但是咱们大队长心里明白,这些粮食都是兄弟村子一分一毫干出来的。所以这笔账,我们从来都没忘记。”

陈家俊有些哽咽,“你们这样说话,真是让人听了很心寒,很难受。”

林知晚从未想过,陈家俊还能有这种口才和魄力。

毕竟之前陈水桃说过,她这个堂弟什么都好,就是被老陈家所谓的“光宗耀祖”给绑住了手脚,在村子里人人都知道他是老陈家堂属的嫡孙,家里轻易也不想让他出远门。

所以从小就没读过什么书。

之前陈水桃的先生还在世的时候,陈家俊兴趣很高,经常去找他学习,偶尔先生还会把学生用过的练习册给他温习功课。

不过终究如陈水桃和先生之间那浅淡的缘分一般,陈家俊和认字识字的缘分,似乎也如萍水相逢。

后来还有很多学习的机会,也都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耽搁。

现在人已经成年,身上也担着建设村子的任务,学习变得更加困难了。

众人听了陈家俊的话,其中不少,面色都有所缓和。

方才之所以情绪激动,也是有原因的。

其中一个人站起来说,“这位同志你也不要激动。今年的秋收已经开始了,因为之前八月份的一场大雨,很多村子的收成都收到了影响,被淹泡的村户不在少数。”

此人叹了口气,“现在已经是十月了,按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今年的年关,肯定是难上加难。你们宁浦村之前既然欠了大家的人情,一时间逼着你们还,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都来到培训班了,你们就好好学,等到明年年关的时候,希望能收到你们的好消息!”

陈家俊很高兴,“放心……”

林知晚摁住陈家俊,男人口中的话还没说完。

她看着面前的人,淡定道,“这位同志,宁浦公社成立不足一年,第一年是开荒期,自给自足即可,没有上缴的规定。我们村子的情况,应该不用我说明,你们很清楚的。”

“宁乡子弟情,上下众一心。之前给予我们的救济粮,非常感激兄弟同志们的帮忙,既然这个粮份和票据是从师部出的,那么我们也会按期还到师部去。这件事还需要我们公社大队长和上级确定,不是我们在这里三言两语可以议论的。”

林知晚看向台上的薛家村农业干事,男人方才挑刺的嘴脸,让她有些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