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187章 三年

天上星子闪烁,树叶梭梭作响,就算是守岁的正月初一,这个时间,街坊们也都睡了,杜家人回到家中就沉沉睡去。

更远处,还有小儿嘟着嘴梦话。

万籁俱静。

江涉在树下趺坐,不远处就是老者放过来的酒壶。

听着树叶被风吹动的轻响。

他的心也逐渐变得很静,闭着眼睛,好像也听到了远处山林之中的风声,吹过每一道草木,每一片叶子。

听到了山上冻结的溪流,冰封之下,有鱼群活动的声音。

于是,整座山都在他心中勾勒出来。

冷风传来一阵香火的味道,是山下普照寺的香炉,是岱庙焚起的香火,是泰山峰顶,天子群臣的祈愿。

愿望有千百种,无分老幼贫**。

一切一切,勾连起来。

身边好像传来话声,细碎传在耳中,好似是一个老者在嘟囔。

整个人陷入一种玄之又玄的境地。

天地间的星光落在他身上。

明月升而复落,落而复升。

有那么一段时间,江涉仿佛和高山、江水、虫鱼、野兽、飞鸟、甚至是这片脚下的土地融合在一起。他能听到雨水落在身上的声音,能听到蜻蜓掠过水面的一点。

见一见这片天地。

听一听风息。

夜间所听到的儒、侠、仙。蝉、螳螂、黄雀。

也有更多领悟。

都是众生。

不知不觉中,一片枯叶落在他肩上。

……

……

开元十七年,初春。

路上行人撑着伞,走的匆匆忙忙,春风料峭,大人紧紧牵着孩子,躲着雨坑,偏有小儿非要踩一下,激来一阵雨花,哈哈笑起的时候,被长辈拧着耳朵训斥。

孩子就缩着脑袋,哇哇大哭,眼泪混着雨水一起掉。

李白在酒楼上。

凭窗而坐,望着淅沥的春雨,正看到这一幕,不由一笑。端起酒盏饮了一口。

坐在他对面的,是裴则。

裴则听着楼下的曲声,雨中听琵琶声,别有意趣。

他家中钱财都掌在夫人手里,每月支钱给他,本来也不少。但裴则喜欢金石字画,爱买古玩,经常囊中羞涩,钱袋里剩的不过一点碎银,幸好有朋友接济,勉强维持着士族阿郎的颜面。

所以,这一顿饭是李白请他的。

裴则听了一会琵琶,侧过头,打量着李白。

对方望着外面淅沥的春雨,看不出什么神情。

“太白可有心事?”

李白收回视线,他想着说:

“我第一次同先生见面,便是这样一场春雨。”

元丹丘在旁边点头。

“那时候我们和孟夫子爬鹿门山,没想到忽然下了一场大雨,只能狼狈找到山庙里躲雨。”

裴则还是第一次听他们提起这事,之前说的都是精怪如何,奇观如何。

想到那位的厉害,裴则想着。

“那是江先生的庙?”

“那倒不是,是鹿门山山神的。”元丹丘说着,夹了一片肉吃。

“当时先生也在庙里。”

“原来如此。”

裴则有些羡慕这两人的好运气,转而想到自家祠堂里供着的那张纸,心里好受多了。

他趣问:

“太白和霞子,你们不是说只暂时途经兖州,随后便要离去,怎么迟迟不走?”

“莫非恋上我兖州的山水了?”

元丹丘在旁边笑。

裴则不明所以。

他还说:“我这几年都没见到江先生,罗刺史调任之前,还想要拜访,托我问过几回,却不见门庭。”

“哎,也是可惜。”

罗刺史在两年前任期就已经满了,平调他处,当年罗六郎的事被他强压了下来,罚抄半年仪礼,才放儿子去长安求学。

临走前,罗刺史一直想要求拜当年一语道破岐王生死的高人。

但始终找不到人。

甚至还问到了裴则这里,问了好几回。

裴则哪里知道去?

他自己都见不到江先生。

偶尔问李白和元丹丘,这两人也说的含含糊糊。

裴则心里隐隐有所猜测,恐怕江先生已经离去了。这种人物,也不会在某个地方久留。

几人饮完一壶酒。

裴则提议,去城隍庙前的摊子看看,上回他看到有人在那卖书画。

元丹丘诧异。

“则之,你不是说这两个月手头里都没有钱了吗?”

李白也看过来。

这顿饭还是他付的钱。

裴则一笑,有些得意。

“前几日老太太寿宴,我陪夫人回了趟娘家,老太太见了我家小女,连着被哄着吃了一整碗饭。”

“夫人心情大妙,她知我前段时间买了一幅画,给我三两金子。”

裴则的小女儿是开元十四年冬天生的,如今虚年三岁,生的玉雪可爱,又会说话磨人,是老人家最喜欢的那种孙儿。

老太太看着小儿,吃饭都香了许多。

李白挑眉。

“那你还让我付钱?”

裴则摸出钱袋,倒了倒,给他们展示。里面除了一块金子,就只当啷啷倒出十几枚钱。

他把十几枚开元通宝推给太白。

自己揣着金子。

裴则讪笑:“吃酒找不开。”

“好你个裴十一。”

李白笑了一声,几人从裴家仆从手里拿过雨具,就下了酒楼,往城隍庙那边去。

城隍庙依旧热闹,香火不断,附近有不少摊子,天天做着买卖,这点生意不大,官府也不追究这种小事。

裴则站在魂牵梦萦的书画摊面前,挪不动脚步。

李白和元丹丘则是在庙里逛了逛,卖香的是个中年婆子,雨天生意不好,婆子见到他们,主动吆喝一声,笑脸亲切。

“三文钱一把,五文两把——”

“香都是自家搓的,用料扎实,雨天也不潮,烧着可旺了。”

“二位可要买一个?”

李白抬起眼睛,忽而想起,之前他和先生来城隍庙拜香,卖香的是个老头,怎么不见人了。他好奇问起来。

婆子理着香说。

“你问老李啊?不知怎么恶了城隍爷,一敬香就断,一敬香就断,好些香客来找他要退钱,生意做不下去,如今在街上卖胡饼。”

李白问。

“恶了城隍?”

婆子嘀咕:“可不是,谁知道他干啥了。我问他也不说。”

“支支吾吾的,我看可不是什么好事,上回我碰见他,卖饼子的生意也不好,别人家的胡饼都一般大,偏他小两圈,还卖一样的价。”

“谁能买?”

“郎君你们说是不是?”

李白听了婆子说完,也不好不买人家的香。

他递过去五文钱,买了两把,和元丹丘一人手里捧着三根香火,蘸着火油,敬到香炉里。

心不在焉地想。

也不知先生什么时候能醒来……

李白低着头,正看着香炉里烧起的暗火。

在他们上面。

高台之上,从塑像中,走下一道威严的穿着官袍的身影。

城隍瞧着他们。

笑说。

“又遇到了二位,三年不见,先生可好?”

【求月票】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