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也是皇帝! 第268章 李绩:不对!不对!不对!

大唐,叠州。

李绩像往常一样,带领将士守卫在城墙上,遥望着西方。

结合此前朝廷传来的一道道消息,李绩已经明白大秦在攻略吐蕃、戒日王朝、西域、西突厥、薛延陀等国,都是用的闪电战和大纵深穿插战术。

这让他很是怀疑这次大秦对付大唐,会不会采用同样的战术,以一只数万人精锐部队,直接千里奔袭长安。

李绩将这个猜测告知了李世民。

但李世民让他不用担心,只要没有一支数量超过五万的秦军穿过防御线抵达长安,那么边境的军队都不需要回防长安。

因为长安还有几万的守军,依靠坚固的城墙守住城池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李绩也知道即便大秦采取这种战术,大唐也无法调遣大量军队护卫长安。

因为边境各处还有大秦主力军队虎视眈眈。

只要有任何一个地方露出破绽,大秦都会第一时间扑上来占领城池。

然后大唐就完了,真要被一口一口蚕食吞并。

李绩现在终于明白卫国公李靖,为什么没有竭力争取为这次的战争出一份力。

因为这场战争太难了。

无论是李世民这个大唐皇帝有错在先,亏欠赵家在先。

还是赵仙罴华夏族的身份,被坐实的始皇帝后裔身份,被许多人认同接受的始皇帝转世身份,被传的堪比神明的能力。

以及大秦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横扫大唐周边诸国迄今为止还没有败绩。

这些都成了大唐百姓和士兵心里的阴影,让将帅们无论怎么动员,都无法点燃他们心中积极抵御的热血。

甚至许多将领,心里都是抱着极其悲观的心态。

还有现在大唐只能被动守城,没人愿意放弃坚固的城池不利用,率领军队出城和大秦军队正面交锋殊死一搏。

因为除了西面,大唐的军队一旦出城遭遇的都是西域六国、西突厥、薛延陀、契丹、高句丽、新罗、百济以及骠国、真腊、林邑等国组成的军队。

没人敢保证,自己贸然主动进攻,导致战败,导致大唐边疆防线被敌人撕开一个缺口,敌方大军疯狂涌入大唐腹地,会承受一个怎样可怕的千古骂名。

那样不仅是自己性命难保,自己家族所有人,也都会受到牵连。

至于西面。

这是大秦帝国重建的起始地,是拥有大秦最精锐数十万铁骑的核心地带。

要说大唐三面边疆守军,其中心里最为恐惧不安的,就属防守西疆的将士了。

他们面临的压力最大!

在这种情况下,谁又敢放弃城墙的优势,主动出城去和大秦最精锐的铁骑来场正面较量。

就是李绩,也不敢做出这样的选择。

李绩甚至不敢将斥候打探到的大秦青骑军整齐肃杀的军容,告诉手下将士。

因为他担心手下将士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怎样可怕的敌人,会更加没有抵抗的意志。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

李绩每天派遣大量斥候在城外打探消息,确保敌军有所动作时,他能以最快速度获晓。

目前他已知的是,大秦方面由大元帅赵伯都率领的六万大军,一直驻扎在西面四十里处没有动静。

城墙上,李绩带着几名副将平静伫立着。

周围一名名士兵同样是一脸的平静。

没有炽烈的战意,只有努力为别的平静。

突然,李绩意识到不对。

他身边的几名副将也意识到不对。

一名副将皱眉道:“大总管,时间过了,人还没回来!”

李绩一共派了几十批斥候前往敌军阵营打探消息,按照规定,每一队斥候会错开一个时辰回到叠州城禀报敌方动向。

即便有一两队斥候被抓,也不会影响消息的传递。

但是现在间隔的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时辰,却不见一队斥候回来。

李绩当机立断,下令派出三队斥候各自横向错开二里位置,快速去前方打探消息。

看着三队斥候骑着马掀起滚滚尘烟,消失在大地尽头,李绩和身边几名副将心里微微升起一丝不安。

军人敏锐的嗅觉,让他们觉得一切异常,都埋藏着巨大的隐患。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李绩刚才的命令是让其中一队斥候前行十里,发现没有敌军踪迹,派遣一人立刻返回。

另外一队斥候前行二十里,如果没有发现敌军踪迹,同样派遣一人迅速返回。

最后一队斥候前行三十里,如果没有发现敌军踪迹,也需派遣一人立刻返回汇报情况。

但是现在,按路程计算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第一批斥候仍旧没有一人回来。

时间继续流逝。

望着寂静辽阔的大地,李靖在失神过后突然对几名副将说道:“命令全军进入备战状态,加强戒备,检查弓弩、滚石、火油。”

几名副将得令,当即快速走向在不远处等待,专门负责传递军令的虞侯。

虞侯迅速骑着沿着城墙上的马道,奔至各处,将军令告知各营‘押牙’。

‘押牙’将命令传递至各队队正。

瞬间,整个叠州城四面城墙士兵顿时有种风声鹤唳的感觉,一个个变得很是紧张。

尤其是驻守西面城墙的士兵。

李绩一只手按在腰间佩刀刀柄上,一只手紧紧抓在城垛上,目光警惕眺望着远处大地。

还是没有一名斥候返回!

李绩身边的几名副将脸色顿时越来越难看。

李绩同样如此。

终于!

大地尽头骤然浮起的一抹黑线,让李绩和身边几名副将,以及城墙上的士兵,脸色瞬间大变,心脏猛的抽紧!

敌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