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从克隆人战争逐鹿星海 第304章 306利爪行动

();

第304章 306-利爪行动

杜罗星系的高轨道上,“胜利级”歼星舰“维多利亚号”如银色巨鲸悬浮在星海,作战情报中心内,红色的战术数据流在全息投影上飞速滚动。

作为第三核心舰队的旗舰,道上将坐在指挥椅上,与舰长保持着三步距离。

“绝地叛乱,可真是讽刺啊!”

道上将苦笑了一下,将心神集中在现场态势上。

杜罗地表部署着银河共和国陆军第44集团军,辅以卡马西装甲师,重型坦克的履带在城市边缘碾出深痕,克隆兵的蓝色盔甲在防御工事后连成一片。

有这些兵力支援当地人,这颗星球本该像块难啃的硬骨头……前提是行星护盾能持续运转。

但道上将真正担心的,是脆弱的太空防线。

他麾下的舰队实力不算弱,旗舰“维多利亚号”是全新升级的“胜利级”歼星舰,舰体装甲加厚了三成,涡轮激光炮的充能效率提升了15%,是经历实战教训后首艘投入使用的改进型。

此外还有10艘“猎兵级”巡洋舰、21艘“欢呼者级”突击舰作为主力。

但杜罗真正的战略价值,不在于地表工业,而在于它的防御工事。

最高指挥部派他来,核心目的就是利用杜罗斯人建造的轨道防线拖延敌军、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

“若情况允许,就退守科雷利亚前的最后一道防线重复此战术;若局势恶化,就撤至行星护盾后,实在不行……”道上将的手指敲击着指挥椅扶手,“那就拉尽可能多的邦联舰队陪葬。”

他早已部署好防线。

三分之一兵力面朝凯拉达方向,战舰保持低速机动以抵消恒星引力,同时处于戈兰空间站的防御覆盖范围内,形成第一道拦截线。

其余舰队靠近行星轨道,隐藏在武器卫星环的阴影中,随时准备突袭那些试图绕后的敌人。

绕后会让邦联舰队陷入共和国舰队与双层防御圈的交叉火力,但道上将不敢赌,邦联兵力远胜己方,若他们不惜伤亡强攻外层阵地,死守只会被两面夹击、撕成碎片。

“长官,科洛桑有通讯接入,是阿梅达议长。”负责通讯的克隆兵转身报告,声音带着一丝急促。

“接至我的控制台。”道上将按下扶手内置终端的按钮,一个蓝色的小型全息影像立即在面前亮起。

阿梅达的身影出现在其中,神色比以往更加凝重。

阿梅达直言道:“道上将,一小时前,芬达尔报告,邦联将派遣一支星域舰队进攻杜罗,是战斗九头蛇的佩勒米安联盟。”

“那我守不住杜罗了,命令不变吗?”道上将问道。

最高指挥部早有预判,他的任务从不是“守住”,而是“拖延”。

“命令不变,坚守尽可能长的时间,消耗他们的战舰和战机。”阿梅达点头,“我们被迫分兵增援巴尔莫拉……若那里失守,敌军将威胁费尔代尔,切断我们通往夸特的直达航线,届时连‘胜利级’歼星舰的补给都会中断。”

“还有其他需要我知道的吗?”

“安塔尔仍在坚守,但乌德洛尔遇袭失守后,它撑不了多久了。”阿梅达面露难色,“邦联第三舰队正在进攻安塔尔,一支星域舰队的先头部队已抵达战区。另外,罗姆马尔已沦陷,分离主义者的中央星域舰队正向德农推进……在确认他们是攻向科雷利亚还是夸特前,我们无法调动预备队,那支舰队的动向将决定整个核心区的兵力部署。”

“和我们预料的一样。”道上将点点头,目光重新落回杜罗星球的全息影像上,“但等待敌军进攻的滋味,还是不好受。”

“瓦伦特拉和杰杰罗德都拜托我……尽量保住你的旗舰,多传回些‘胜利级’的性能数据。”阿梅达的语气缓和了些,“也别轻易牺牲,这场战争的阵亡英雄已经够多了。”

“我会尽力活下去。”道上将轻笑一声,“我还想安享晚年,听孩子们讲我当年在杜罗打退邦联舰队的故事呢。”

……

次日清晨,邦联舰队如期而至。

60艘“慷慨级”巡洋舰打头阵,舰体两侧的机库舱门打开,成群的“秃鹫”机器人战机如黑色蜂群般飞出,展开侦察队形。

几分钟后,敌军主力出现在传感器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战舰布满了半个星空,数量多到让道上将忍不住咒骂。

他很清楚,除非科雷利亚的大型防御工事和集结的多支舰队立即驰援,否则共和国绝无可能阻拦这支力量。

……

距杜罗星系3光秒的虚空中,“入侵者号”如一头黑色巨兽悬浮着,舰体引力波炮泛着冷硬光泽。

雷恩站在全息战术地图前,正逐行读取先锋部队传回的传感器数据。

屏幕上,杜罗星系的防御部署清晰可见,红色的光点标注着共和国的战舰与空间站,蓝色光点则代表着邦联舰队的先遣侦察单位。

他在等待整支舰队完成超空间跃迁并进入预定阵型。

这段时间里,每一份侦察报告都被反复核对,确保没有遗漏任何细节。

雷恩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是这场旨在撕开杜罗防线的关键战役。

“共和国的行动完全在预料之中。”雷恩的指尖在全息地图上划过,掠过代表科雷利亚和夸特的星域,“可惜,他们派来保卫杜罗的舰船太少了。”

他本希望能在这里多摧毁几艘共和国战舰,为后续进攻主要目标减少阻力,但眼下的兵力配置,反而让他生出一丝疑虑。

毕竟,把一支从未协同作战过的星域舰队仓促集结,还指望他们不互相干扰、专心迎敌,简直是天方夜谭。

也正因如此,雷恩才会在过去几个月里,反复训练攻势主力的指挥官及其下属,甚至为了达到自己严苛的战术标准,将进攻日期推迟了整整一周。

“上将,所有舰队已完成跃迁,进入预定阵型!”奥古的通讯报告打断了雷恩的思绪。

战术全息图实时刷新,蓝色光点在杜罗星系外围连成一片,形成严密的作战阵型。

雷恩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眼睛愈发明亮:“终于,是时候验证我的理论了。”

他按下通讯器,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传遍整个舰队:“这里是雷恩上将,命令第一方多舰队,‘利爪一号’行动,执行。”

从这一刻起,除非出现绝佳战机或突发意外,否则雷恩只需做个旁观者。

他精心设计的战术,足以让这支训练有素的舰队撕开杜罗的防线。

佩勒米安舰队按照预案分为八个战斗群,每个战斗群由一艘“卢克雷胡克级”指挥舰率领,下辖3艘战列舰与40艘“慷慨级”护卫舰,如同八把锋利的**,瞄准杜罗的外层防御圈。

舰队剩余兵力则以“入侵者号”为核心,组成预备队。

所有无畏舰与两倍数量的护航舰集中于此,形成一股如同装甲铁拳般的力量,可随雷恩的指令随时出击。

随着攻击信号下达,邦联舰队主力呈新月阵型向杜罗推进。

此时,杜罗的外层防御圈已经清晰可见。

12座戈兰空间站环绕星球部署,其中4座面朝邦联来袭方向,并有三分之一的共和国舰队提供支援。

3艘“猎兵级”巡洋舰、6艘“欢呼者级”突击舰、3艘无畏级重巡洋舰与14艘CR90护卫舰,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在空间站旁。

这些空间站还控制着200个武器平台,外围更有大片雷区作为屏障,看似固若金汤。

但他们不知道,邦联早在一个多月前,就通过情报局收买的共和国叛徒,掌握了杜罗固定防御的精确参数。

包括雷区的分布、武器平台的火力死角,甚至空间站的护盾循环周期。

“第一战斗群,释放‘秃鹫’战机,掩护轰炸机群!”

雷恩的指令通过“战斗网”传递,2000架标准“秃鹫”机器人战机从护卫舰的机库中飞出,组成密集的掩护阵型。

紧随其后的,是满载震荡**的轰炸机群。

这些轰炸机在敌方火力面前极为脆弱,因此10艘“慷慨级”护卫舰随行,启动“保护伞”防御系统,为轰炸机提供全方位掩护,直到它们抵达雷区上空投弹。

首轮交火的意外,完全落在了共和国部队头上。

看到邦联战机逼近,共和国先锋部队立即放出“洪流”战斗机,紧随其后发**密集的反战机**弹幕。

蓝色的**拖着尾焰,如同暴雨般砸向邦联战机群。

邦联的“秃鹫”战机很快被全歼,但共和国的“洪流”战机并未停手,而是径直扑向后方的轰炸机群,试图在它们投弹前将其摧毁。

就在“洪流”战机即将逼近轰炸机时,护航的邦联护卫舰突然打开机库,里面早已满载“秃鹫”战机,甚至舰体外部的临时支架上都固定着额外的机器人战机,此刻一并升空,瞬间在轰炸机群前方形成一道钢铁屏障。

这场“牺牲”的目的很简单。

把敌方拦截机诱入屠宰场。

而没有绝地的共和国的飞行员果然上钩了。

600架“洪流”战机在剿灭首轮“秃鹫”后仅损失37架,或许是傲慢作祟,或许是低估了“保护伞”系统的效能,他们认为仅凭剩余兵力,就能扛住护卫舰的攻击、摧毁轰炸机。

但他们忘了,邦联的“保护伞”系统,向来只在确保无共和国幸存者的情况下测试。

更忘了,海军主力在吉奥诺西斯惨败后的平静期,已完成全面升级。

结果毫无悬念。

“洪流”战机不得不面对近八倍于己的“秃鹫”战机,还要躲避“慷慨级”护卫舰发射的**,更要承受“守护者”护盾边缘的能量冲击。

即便“洪流”战机的**性能占优,在被蜂拥包围的情况下,也只能勉强打出几波有效反击。

最终,仅有两个飞行联队成功突围,且只有一个中队的残部返回母舰。

而邦联方面,近1800架“秃鹫”战机在缠斗中被摧毁,剩余战机为掩护轰炸机,径直冲向雷区与隐藏的武器平台,发起**式冲锋,最终全部被击落。

尽管护航部队拼尽全力,仍有三分之一的轰炸机在投弹前被摧毁。

剩下的轰炸机成功投下震荡**,重叠的能量波瞬间清除了大片雷区——这种威力,只有主力舰的护盾或装甲才能抵挡,连带雷区内的大部分武器平台也随之报废。

而在撤离过程中,又有一半的轰炸机被共和国的防空火力击落。

……

雷区被清除的瞬间,10艘“慷慨级”护卫舰立即启动超空间引擎。

它们没有选择常规撤离,而是在敌方有效射程边缘完成跃迁,瞬间出现在距两座锚定共和国舰队的戈兰空间站不到20公里的位置。

引擎过载的轰鸣声透过通讯频道传来,护卫舰的反应堆输出功率被推至极限,舰体表面因过热而泛起红光。

所有前向武器齐鸣,涡轮激光炮的红色光束持续射向空间站的护盾。

每一丝多余的能量都被输入护盾系统,为即将到来的撞击做准备。

共和国的防御者反应迅速,在护卫舰跃迁出现的刹那,“猎兵级”巡洋舰与戈兰空间站的重火力便已锁定目标,一轮齐射瞬间而至。

两艘“慷慨级”的护盾在密集打击下瞬间崩溃,舰体被撕裂出巨大的口子,沦为失去动力的残骸。

第三艘护卫舰则因护盾超载、反应堆安全装置强制解除,发生剧烈爆炸,金属碎片如流星般四散飞溅。

但这还不够。

剩余7艘几乎完好的“慷慨级”护卫舰没有减速,径直撞向戈兰空间站。

随后,那两艘被击残的护卫舰残骸,也在惯性作用下撞向空间站。

这是雷恩精心设计的战术。

用护卫舰作为“巨型动能武器”,摧毁坚固的戈兰空间站。

戈兰空间站的工程设计堪称星际防御的典范。

它无需超光速引擎或大型推进器,仅依靠维持轨道的小型引擎运转,这为额外的武器系统和装甲腾出了大量空间。

通常情况下,需要承受主力舰的数轮齐射才能将其摧毁,因此战术上往往优先摧毁其武器系统使其失效。

更重要的是,这类空间站通常部署在引力井内,目的就是增加撞击攻击的难度。

但这一次,空间站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它们的护盾撑到了第二艘护卫舰撞击的瞬间。

即便护盾崩溃,凭借厚重的装甲和坚固的结构,两座空间站在承受第三艘护卫舰的撞击后,仍未彻底报废。

直到又一艘“慷慨级”护卫舰撞上空间站,剩余护卫舰冲过碎片场、启动自毁程序后,这两座戈兰空间站才彻底失去动力,舰体断裂成数截,缓缓坠入杜罗的大气层。

戈兰空间站被摧毁的瞬间,便是邦联舰队发起总攻的信号。

“第二、第三战斗群,跃迁至剩余戈兰空间站区域,务必在十分钟内将其摧毁!”

“第四至第八战斗群,立即跃迁,在共和国先锋部队周围形成半圆形包围圈,切断其退路!”

指令通过“战斗网”飞速传递,佩勒米安舰队的超空间引擎再次亮起,蓝色的跃迁光芒在虚空中连成一片。

数千架停靠在邦联舰船上的“秃鹫”战机同时升空,蜂拥向被包围的共和国舰队。

这并非主攻,而是牵制,目的是吸引共和国的防空火力。

紧随其后的,是第二十八机动舰队中战列舰的精准打击。

涡轮激光炮与质子鱼雷集中攻击共和国战舰的护盾发生器、引擎和武器系统。

红色的能量光束与蓝色的鱼雷尾焰交织,瞬间击穿了数艘CR90护卫舰的护盾,舰体在爆炸中化为碎片。

而在牵制与精准打击之后,满载突击机器人和特种战斗机器人的登船舱,如同黑色的雨点般射向失去护盾的共和国战舰。

雷恩要的不仅是摧毁,更是俘获,他需要从这些战舰中获取共和国的最新战术数据。

当最后一艘共和国“猎兵级”巡洋舰的引擎被摧毁、升起投降信号时,雷恩看了一眼战术终端上的时间。

从发起攻击到突破杜罗外层防御,仅用了半小时。

他调出损失统计界面,嘴角的弧度愈发明显。

邦联仅损失34艘“慷慨级”护卫舰,另有10艘受轻微至中度损伤、1艘“卢克雷胡克级”指挥舰受轻微损伤,以及7860架“秃鹫”战机;

而共和国方面,3艘“猎兵级”巡洋舰,其中1艘被俘、6艘“欢呼者级”突击舰、3艘重巡洋舰、14艘CR90护卫舰被摧毁,600架“洪流”战斗机、150架Y翼轰炸机全灭,4座戈兰战斗空间站与200个武器平台化为废墟。

交换比对佩勒米安联盟极为有利。

雷恩关掉统计界面,望向杜罗星球的方向。

外层防御已破,接下来,便是向这颗星球的核心区域推进。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