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要考大学 第123章 道爷开张了(感谢云尘夏天、哭泣的血瞳、甜宝_ 的盟主)

陈拾安摆出来卖的小玩意儿不多。

木雕九个、手工香四筒、字画六幅。

要是都能按照两人刚刚估计的底价卖出去的话,少说也能赚个万把块钱的。

这些东西都是陈拾安之前在山里做的,现在每天要上课,平日里也很少见他摆弄,李婉音也不知道他做这些东西要花多少时间。

这么精致的木雕……不得雕十天半个月?

这么细节丰富的画……不得画十天半个月?

“拾安,你做这些东西要花多少时间?”李婉音好奇道。

“看做什么吧。”

陈拾安拿起一块松树木雕,“像这种小木雕的话,一两小时差不多了。”

“香料颜料的筹备要麻烦一些,搓香和作画倒是挺快的,像颜料和纸,我每次都会做好很多备着,有需要就用,单纯作画的话,像这一幅,一两小时也差不多了。”

李婉音:“……”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出产速度啊?!

出的都是精品也就算了,这高产似母猪的速度又是咋回事!

李婉音忽然觉得陈拾安的这些作品不该在地摊上卖,应该拿到古玩店去卖才合适,毕竟地摊货向来跟便宜挂钩,纵使她觉得这些东西真的值这个价、甚至值更高价,怕是也不好卖出去……

只可惜姐姐现在没钱,要是有钱的话,全给他买了,省得给别人占便宜。

刚出摊这会儿也没什么客人,姐弟俩各自坐在自己的摊位前,有个伴儿正好可以聊天说话。

陈拾安趁着这会儿清闲,拿出一块上次赶山时捡的榆木,拿着小刀开始现场雕刻。

榆木素有‘榆木疙瘩’之称,木质坚韧,常用作家具或者雕磨。

那么硬的一块榆木头,在陈拾安手里却像是土豆块似的,在他的刻刀下快速地变幻着形状,不一会儿,便隐约地出现了一个人形。

李婉音好奇地看着:“拾安,你这是在刻什么呀?”

“之前答应送小知了的木雕,打算刻个她的小人儿送她。”

“这么好!”

向来不会主动跟人要东西的姐姐,这会儿也只是安安静静地看着,只是难免心里会生出好多的羡慕来……

似有所感,陈拾安回头看了她一眼。

像是儿时见别人吃东西、生怕别人误会自己也想吃那样,李婉音赶紧收回了目光。

“到时候我给婉音姐也雕一个。”

“不用不用……”

“我本来就有这个打算的,还想着给婉音姐雕一个正在打开家门的小人儿来着。”

听他这么一说,李婉音就很开心,没想到自己也有。

她挽了挽耳边的秀发,忍不住问道:“为什么是正在打开家门的小人儿?”

“嗯,因为这是我跟婉音姐合租时的初见,虽然在你派传单的时候我们就见过了,但我觉得在家里的这一面,更有记录的意义。”

“你、你居然还记得……”

“婉音姐忘了?”

“不是,我的意思是、你怎么能记得清楚那么久的画面……”

听陈拾安这么一说,李婉音也回忆起那时候的画面来,只不过她跟绝大部分人一样,只挑着重点的部分记忆,犹记得那时候陈拾安是站在林叔后面的,可到了现在,林叔那时候的穿搭神态表情她早已记不清了,只记得站在他身后的小道士脸上的笑容。

“记得的,我记忆力好。”

饶是陈拾安这么说,但李婉音还是控制不住地往一些浪漫的方向想,毕竟能被人记在心里,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

只可惜这样的木雕还只在陈拾安的脑海里没刻出来,不过李婉音已经升起了浓浓的期待,她真的很好奇,在陈拾安眼中,与她在租房门前初见的场景雕刻出来是什么模样的。

至于送给温知夏和林梦秋两人各自的小人儿是什么样的场景,李婉音没问,陈拾安也没细说。

但他都已经想好了,取的都是俩少女与他初见时,他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幅画面。

温知夏的是,当初在公交车上初见时,她半边**占着座,半弯着腰转头过来问他‘你好!这个位置有人坐吗?’的那一瞬间;

林梦秋的是,当初陈拾安刚到班上闹出大动静,角落里坐着单人位的她抬头看过来,恰好两人目光对视的那一瞬;

记忆力好的好处得以体现,陈拾安不知道她们还记不记得初见自己时的那一瞬场景和感觉,他倒是对俩少女的印象十分深刻。

即便过了这么久回想起来,那样的场景在他的脑海里依旧是充满生命力流动着的。

不需要照片、也不需要草稿,陈拾安拿起木头就能轻松地将那个场景复刻,通过雕刻的过程,用以物载意的神通,把自己那一瞬间的心境和感觉赋意到木雕之上。

“对了拾安。”

“嗯?”

李婉音想了想道:“你可以在你的斗音上发一条动态呀,就说你在这里摆摊卖这些手工作品,你有不少的粉丝,听到你在这边摆摊看相算命、卖手工作品,我觉得他们应该很有兴趣。”

“也行。”

陈拾安暂时停下手里的雕刻活儿,拿出手机来,给摊位上的木雕、手工香、书画拍了个照片,然后发到了斗音上面去。

跟万老师一样,陈拾安现在也把斗音当朋友圈发了,但频率没有万老师那么高,只是偶尔在上面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也从没去特地运营。

却没想到账号数据依旧平缓稳定地增长,号上关注的粉丝量已经有两万五了,都是活粉,平日里发些什么风景照、猫照啥的,纯照片的点赞量都有一千多,一方面是他的照片拍得确实很好,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粉丝的质量高。

上周去红树湖烧烤时,李婉音帮他拍的那段烧烤视频,因为精湛的烧烤技术加上‘露脸’的帅气高中生道士属性,那条普普通通的视频还冲到了三万多点赞,一波给他涨了六千粉。

陈拾安没去直播也没去带货也没接广告,加入了激励计划后,他的视频播放也会给他带来收益。

不过陈拾安平时也没去看,这会儿打开后台看看,也有着八百多块钱的激励金。

“八百多块钱!”

李婉音惭愧,刚好她一个小金库的钱了……

在出摊半小时之后,李婉音率先在西江边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位顾客。

是一位年轻**,带着她老公和孩子。

“绿豆糖水怎么卖?”

“您好,绿豆糖水三块钱一碗、五块钱两碗,您要几份?”

有客人到访,李婉音立刻从小折迭椅上站起身来,主动打开面前的保温桶的盖子给客人看。

“香芋西米露呢?”

明明价格牌子上都写着价格,但绝大多数客人都会随口再问上一句。

李婉音也不介意,热情地介绍着价格,同时把另外一个保温桶的盖子打开来给对方看。

“你自己做的?”

“是啊,自己在家里做的,这边挺多兼职摆摊的,所以就出来试试。”

最近地摊经济很火,很多年轻人工作之余出来摆摊,顾客的心理也很奇妙,比起那些更专业的摆摊,不少人都愿意帮衬一下牛马打工人,加之有着年轻人的属性,会觉得他们的餐品更讲究干净卫生一点。

没客人来之前,自己守着摊位干坐着,李婉音还感觉怪不自在的,可真当有客人到访时,她一秒就迅速进入了状态。

对方不着急买,李婉音也不着急卖,对于地摊而言,流动客人的从众心理尤为明显,她甚至希望这一家子能在她摊位前多站一会儿,这样显得热闹一点,也更能吸引其他客人过来。

“老板,那给我来两碗绿豆糖水吧。”

这一句‘老板’听进李婉音的耳中,感觉怪奇妙的。

“好的,一共五元,您扫微信或支付宝都可以。”

一边说着,李婉音麻溜地拿出来两个碗打包绿豆糖水。

又见着**手里牵着的四五岁左右的小妹妹,李婉音很主动地给夫妻俩多拿了一份空的一次性碗和汤匙。

这样的小细节,客人一般不会说什么,但会感觉很暖心。

[微信到账五元]

“谢谢,您拿好。”

“好,谢谢。”

**接过她手里的袋子,回头看时,自家老公这会儿正蹲在隔壁高中生的摊位前,好奇地拿起那些木雕来看。

“走了。”

“等等……”

中年人原本只是趁着老婆买糖水的功夫,随便在陈拾安摊位前随便看看,却没想到这些木雕小玩意儿拿在手里,越看越觉得精巧,越看越入迷。

抬头一瞧,面前的那位守摊的高中生还在现场刻着木雕,他盯着陈拾安的手上活看了一会儿,只觉得技艺高超——他其实不懂雕刻,但那么坚硬的木块,在这高中生手里却如同土豆块似的,随意轻松雕琢,这没十多年功夫都怕做不到吧!

“小弟,这些木雕都是你自己雕的?”中年人忍不住发问。

“对,这边摆卖一些手工玩意儿,木雕、手工香、字画,都是我自己做的,有需要看相或算命的话,也可给你算。”

“……看相算命?你不是学生吗?”

“嗯,我也是道士。”

“真道士?”

“真道士。”

“……”

中年人将信将疑,这要是别的高中生这样说出来,他直接一百个不相信,可面前陈拾安沉稳淡然的气质和他的这些作品,竟让中年人觉得他真可能是个道士。

没着急问价,中年人放下木雕,又拿起手工香嗅嗅、拿起字画看看。

眼中的惊异之色越发浓郁,以至于他拿起时的动作是略显随意的,但放下时的动作却轻轻的,生怕不小心给人弄坏了。

中年人终于还是忍不住拿起那个松树笔筒的木雕再次打量起来,功能是笔筒之用,材质也是很普通的松木,运用剔地浮雕技法刻画的苍松纹样却格外精美,拿在手里时顿时能体会到那种文趣和意趣。

“小弟,你这个松树笔筒多少钱?”

“四百。”

“……”

中年人不吭声,不说贵也不说便宜,但眼中分明出现了挣扎犹豫的神色。

他轻轻将松树笔筒放下,又去问了其他物件的价格。

“木雕都是四百。”

“这手工香呢?”

“六百。”

“有几根?”

“三十根,每根可燃半小时。”

“……这画呢?”

“两千八。”

“……”

平日里没少逛夜市,但这一次,还是中年人第一次在地摊上看到价格如此昂贵的东西。

按理说,这种价格的古玩摆件,从来不是他会去考虑的东西,这要是换了别的摊位,他可能听了价格嗤笑一声,吐槽一句‘你怎么不去抢’,然后扭头就走了。

可偏偏陈拾安摆出来卖的这些东西,他知道很贵,却总觉得对方的报价已经很便宜很便宜了。

于是,愣是一个‘贵’字都说不出口。

“客人喜欢这个松树笔筒?”

“嗯,看着确实不错……小弟,能便宜点不?”

“已经是底价了。”

“……”

中年人没说话,只是站起身来,走到老婆那边,大概是去商量一下。

**这会儿正在喝着糖水,拿李婉音给的另一个空碗,给闺女也装了小半碗,毕竟女儿年纪小,多买一碗她也吃不下浪费。

听到老公说想要用四百块钱买个笔筒的时候,她差点没一口糖水喷出来……

“地摊上的东西哪值那么贵,你当古董呢,就算是古董也肯定是假的啊……”

“不是老婆,你听说我,这个笔筒它真的很不一样……”

“你一个自媒体写文案的,平时都敲键盘,都有多久没用过笔了,你要笔筒干啥……”

“就是那种文趣意趣……我感觉拿在手里,那码字的灵感蹭蹭地涨……”

“你认真的?”

“……算了,四百块确实太贵了,留着下次带雯雯去游乐场好了。”

“不是,我的意思是你要真的觉得对你有用,那你就买吧。”

“算了算了,太玄太虚了,走吧走吧……”

夫妻俩就站在不远处小声聊天,最后中年人自己决定不买了,带着老婆孩子离开了。

刚刚见中年人的时候,陈拾安就能看出来他是从事文字类工作的,这个笔筒倒也适合他,只可惜陈拾安也看得出来这一家子家境称不上宽裕,花四百元买个‘称不上实用’的笔筒,实在是过于奢侈了一点。

陈拾安并没有降价卖,毕竟出来摆摊做生意,价格定好了就是定好了,彼此也非亲非故的,只能说笔筒与他无缘分了。

隔壁李婉音的糖水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见着有人过来购买,加之姐姐年轻漂亮,开始陆续地有不少年轻人过来购买糖水了。

有些年纪相仿的男生,甚至还大胆地在买完糖水后,想要加她的微信。

“不好意思哈、微信可能不太方便,我有对象了。”

此话一出,大部分想要加微信的男生都会很识趣地不再提了。

成年人之间相互保留体面,是最基本的社交礼仪。

倒是陈拾安疑惑转头。

“婉音姐什么时候有对象了?”

“……当然是骗人的了!这你都信!”

别人跟她要微信时,李婉音脸都不红、直接断然拒绝的,偏偏陈拾安看过来朝她问这一句话时,李婉音心慌得怦怦乱跳,俏脸微红,都不敢直视他。

当初那条‘仅同事分组可见’的朋友圈,早就三天后隐藏了,一直到现在,她都没有删掉。

甚至夜深人静时……

偶尔还会特地翻出来,看看当初同事夸两人般配的评论……

鬼知道这是什么心思!

“对了拾安,刚刚那个人没买你的笔筒吗?看你们聊了很久,我还以为你要做成第一单生意了呢。”

“第一单生意不是已经做成了吗?”

“诶?”

“刚不是还卖了个小鹿给婉音姐。”

“对哦!”

“婉音姐觉得不算?”

“算算算,当然算。”

两人正聊着的时候,忽然又见到有人径直往这边走来,李婉音下意识地准备继续迎客,却发现走来的这人,是刚刚在她这里买糖水的**。

跟刚刚一家子一起走不同,这会儿是**自己一个人过来的,而且脚步匆匆。

路过李婉音摊位时,李婉音朝她微笑点了下头,她也同样微笑点了下头,却没有在她的糖水摊停留,而是走了两步过来,像她老公那样,蹲在了陈拾安的摊位面前。

“客人要点什么?这边摆卖一些手工玩意儿,木雕、手工香、字画,都是我自己做的,有需要看相或算命的话,也可给你算。”

陈拾安微笑说着刚刚一模一样的话。

“小弟,刚刚我老公说的笔筒是哪个?”

“这个。”

陈拾安将笔筒拿起,递过去给她。

**匆忙,也没细看,只是粗打量一下,抬头问他:

“多少钱?”

“四百。”

“……能便宜点不?”

“已经是底价了。”

“……”

见陈拾安明显无法讲价的样子,**也叹了口气,不再多说,拿出手机来就要付款。

“扫哪里?”

“稍等。”

陈拾安也没准备好二维码,拿出来手机打开微信,才发现上面有两条来自温知夏和林梦秋的未读消息。

当下也没去看消息,见**着急,便先亮出收款二维码给她扫。

“大哥应该不知道姐姐回来买笔筒吧?”陈拾安顺势问了一句。

“……他过阵子生日了,既然他那么想要,就偷偷给他个惊喜。”

“原来如此。”

“好了,付过去了。”

“收到了,谢谢。”

**将笔筒藏进包里,就在她准备匆忙赶回去时,陈拾安突然出声说了句:

“姐姐好面相,定能助夫兴家、阖家安康,往后日子和美兴旺。”

“……谢谢!”

(感谢云尘夏天、哭泣的血瞳、甜宝_三位同学的盟主呀!老板们大气!老板们发大财~!非常感谢三位同学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