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家门,陈拾安便闻到了比平时浓郁数倍的糖水气息。
今天周六,李婉音不上班,也正是今晚,她决定出个糖水摊先试试水。
对李婉音而言,这算是一件大事,为此,陈拾安推辞了去林梦秋和温知夏家里吃饭的邀请,特地回来家里吃饭,晚点陪她一起出个摊。
“婉音姐——”
“拾安回来啦?”
“婉音姐在做饭呢?”
“嗯嗯,我再炒个青菜,一会儿就可以吃饭了。”
厨房的油烟机在作响,锅铲炒菜的声音不绝于耳,餐桌上已经摆出了一盘刚烧好的鱼,李婉音系着围裙正在厨房里炒菜。
陈拾安换好鞋子走进屋里来,客厅的空旷位置上摆着两桶糖水。
两个十五升的食品不锈钢保温桶,是李婉音前些天在咸鱼上淘来的,像这种出摊要用的工具容器,二手的跟新的其实没什么差别,主要是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成本。
“婉音姐糖水什么时候煮好的?”陈拾安往厨房里喊了一声。
油烟机声音大,炒锅又滋啦作响,平常人这样在客厅喊话,做饭的人很难听得清,但陈拾安的话却像是在耳边响起一样,李婉音听得很清晰。
“下午的时候做好的,然后放在客厅里晾凉,拾安你可以先尝尝。”
“好啊。”
陈拾安去厨房拿了碗筷出来,舀了一些糖水来尝尝。
其中一桶是绿豆糖水,另外一桶是香芋西米露,这会儿已经晾凉到常温了。
都是李婉音非常擅长的糖水,平日里也没少做。
桶是十五升的,里面的糖水没有装得太满,估摸着十二升左右。
绿豆糖水里除了绿豆之外,李婉音还加了莲子、百合、陈皮等些许辅料。
能看得出来对于第一次摆摊出餐做的糖水,李婉音相当的用心,莲子特地掰开去芯避免发苦、干百合也提前泡发过了、陈皮也提前泡发去了白瓤,不但干净又卫生,而且味道挺不错的。
以陈拾安的角度而言,当然还可以有进步空间,但对普通人来说,这样一份绿豆糖水实在是没太多可挑剔的了。
陈拾安在这边品尝着糖水时,李婉音也端着菜出来了。
她解开身上的围裙,看着陈拾安认真品尝糖水的模样,有些紧张道:
“怎么样,味道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好喝。跟外面卖的绿豆糖水和香芋西米露比起来,我给婉音姐打满分。”
陈拾安微笑转头,潮气地给她竖起大拇指。
李婉音绷紧的神情这才放松了下来,脸上挂起笑容,端着两碗盛好的饭招呼陈拾安吃饭。
“婉音姐有算过成本吗?”陈拾安一边吃饭一边跟她聊天。
“嗯嗯,肯定是算过的。”
李婉音随手从桌面上拿过来一张手写的单子递过去给他看。
“绿豆糖水和香芋西米露都是十二升左右,绿豆用了三斤、莲子一百五十克、百合一百克、陈皮三十克、还有片糖……总成本大概二十八块钱左右;然后香芋西米露,香芋用了四斤、西米两斤、红薯紫薯、椰汁……总成本大概五十七块钱左右。”
“能卖几碗?”
“我已经买好一次性碗筷了,大概三百毫升一碗,不过装不满的,十二升的话,除掉一些误差,估摸着装四十多碗应该没问题。”
“卖什么价格?”
“就跟其他摊贩卖一样的价格就好啦,绿豆糖水三块钱一碗、五块钱两碗;香芋西米露六块钱一碗、十块钱两碗。”
陈拾安数学好,简单一算便算出来总价,假设全部卖完的话,绿豆糖水的营业额最高能到120元、最低100元;香芋西米露的营业额最高能到240元、最低200元,假设全部按最低算,暂且不算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绿豆糖水最少能挣七十元左右、香芋西米露最少能挣一百四十元左右。
“那这样算下来,全部卖完的话,婉音姐岂不是最少能挣两百了?”
“得能卖的完才是呀。”
李婉音噗呲一笑,“我这些天都观察调研过了,西江边摆摊卖糖水的有不少,毕竟门槛低,但是大部分的销量都很一般,很可能一晚上下来,做出来的糖水卖出去才一半都不到,做生意还得把损耗算上去,糖水的利润空间看似很大,但保质期太短,今晚卖不完,收摊就得倒掉了,不像生活用品那样,放着也不会坏,就可以薄利多销。”
“所以卖糖水先试试水,攒点出摊经验,等后面卖奶茶果饮就好多了,奶茶果饮的利润空间同样很大,但比起糖水来可以现场制作,原材料放着也不容易坏,就是门槛和启动资金要比卖糖水高。”
“看来婉音姐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啊。”
“肯定是要的咯,所以我今晚的目标很简单,先保本~!”
“保本的话,各卖出去十份左右应该就差不多了。”
“唔唔——”
李婉音吃着饭点点头,很是保守地说道:“做生意可不简单,一份都卖不出去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所以还是努努力,第一天出摊,争取能卖二十份保住本,就算成功了!”
李婉音并不是在给自己做台阶下,毕竟是人生里第一次出摊,她心情如同考试一般紧张,别说幻想一晚上全部卖出去挣个两百块钱,她真心觉得只要能不亏本就不错了,这要是第一次出摊还亏了本,确实蛮受打击的……
“婉音姐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卖奶茶?”
“嗯……得先攒点钱再说。”
卖糖水只需要两个保温桶,在家里煮好糖水带过去卖就行。
卖奶茶主要是设备工具这些她还没备齐,制冰机、封口机、手摇茶桶、保温冷藏柜等基础设备,以及便携式操作台、户外电源等辅助设施,还需购买定制高颜值杯子、吸管等包装用品,以及一辆摆摊车,林林总总算下来,不算制作奶茶果饮的原材料成本,哪怕设备全部购买二手的,也需要三四千块钱。
李婉音惭愧,才找到正式工作不久,工资都还没发,她现在真的是连三四千块钱都拿不出来。
好在现在有陈拾安跟她一起分摊房租和伙食费,兜里只剩八百多块钱的姐姐,估摸着熬到月底应该没啥问题,也就只剩十二天而已,公司每月五号发工资,节假日会提前,等到三十号,她就能领到自己人生里第一笔正式工作试用期三千五百元的工资了。
最近的工作很顺利,李婉音有预感,她下个月转正之后,应该可以评级拿到最高六千元每月的工资,每月有六千元到账的话,李婉音觉得自己就有很多空间可以自由尝试了。
“婉音姐钱不够吗?”
“嗯……”
“那最近生活打紧吗?”
“不打紧,之前虽然没找到工作,但也一直在兼职,加上一些压岁钱什么的,没问题。”
“想要出摊卖奶茶的话,大概要多少钱投入?”
“估摸着三四千块钱吧……”
“我借婉音姐啊。”
陈拾安就这么自然地开口说着:“之前万老师给我转了两次视频播放的收益,加起来有不少钱,我暂时也用不上,婉音姐有需要的话,我可以先借你的。”
师父这些年来没少借人家钱、陈拾安也没少借人家东西,看到李婉音手头有困难,陈拾安便主动开口了。
却没想到李婉音拒绝得相当干脆,几乎都没有思考。
“不用不用!你自己的钱也不多,而且赚钱那么难,你以后还要读书,你把钱借我了,那你怎么办。”
“又不是把钱给婉音姐,等婉音姐以后有钱了还我就行。”
“不要不要,那不是把我的风险转嫁给你了么……放心吧,姐自有规划!”
李婉音长这么大来,从来没跟别人借过钱,从上大学开始,就自己周末去兼职赚生活费了,甚至什么蚂蚁借吧花吧之类的平台她都没用过,怕的就是自己有一天会还不上,向来安分守己地生活,从来不敢超前消费的。
不想跟陈拾安借钱,一方面是担心还不上,另外一方面也因为他是陈拾安……如果反过来的话,姐姐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微信仅剩的八百二十七块三毛借给他八百块,剩下二十七块钱钱留着自己买馒头吃,唯独不会跟他借一分钱。
就是这么硬气!
贫**舍友百事哀,李婉音想要赚钱的心更强烈了。
今晚出摊的目标不能只是保本了!一定一定起码要赚一点才行!
见李婉音坚持不要他的帮助,陈拾安便也作罢。
饭后,姐弟俩一起收拾了餐盘和厨房,然后就准备去西江边出摊了。
李婉音已经把出摊要用的东西早早准备好了——
一个价格牌子、牌子上贴着收款二维码、两包一次性碗筷和塑料袋、一盏咸鱼淘来的夜市专用照明灯、一辆咸鱼淘来的折叠小推车,以及两桶糖水。
本来她都以为陈拾安今天会像往常那样去林叔家里吃饭,她都打算自己去出摊的,毕竟这是她自己的事,也没想过让陈拾安帮忙,却没想到陈拾安主动要来帮她出摊。
心里当然是感动的呀……
又见到陈拾安回了房间,拿了一张藏蓝色的布,往里头放了一些木雕、手工香、他自己闲时弄的字画等小玩意儿,这张大蓝布将这些小玩意包裹起来,陈拾安熟练地把布系成包袱的形状,斜着系在了自己的肩背上。
“拾安,你这是……”
“出摊啊。正好跟婉音姐一起去出个摊,我也摆摊试试。给人看看相、算算命,然后摆卖些小玩意儿。”
李婉音一惊:“你来真的呀!”
“试试。”
“那你要不要把校服换了?感觉你穿着道袍的话,别人可能会更信你。”
“无所谓,我不强求别人信不信我,如果愿意信我的话,那是他们的缘分,我没有非要他们信的理由。”
此等心境,李婉音自愧不如,这到底是有多大的底气,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别人做生意都是尽量迎合,而陈拾安摆个摊,一副爱信不信、爱买不买的样子,反而这样显得他很有高人风范了。
“那我们走了?快七点钟了,早点过去找个好位置!”李婉音说。
“好,走吧。”
陈拾安主动去提两个沉重的不锈钢保温桶。
算上桶本身的重量,加上里头十二升左右的糖水,单桶也有二十八斤重了。
“拾安,这个我来吧,你帮我拿着价格牌子就好。”李婉音说着就要去接他手里的桶。
“还是我来吧,婉音姐力气难道比我大?”
陈拾安笑了笑,已经是双手提着桶往楼梯走了。
沉重的糖水桶在他手中仿佛轻若无物,里头的糖水连晃都不晃。
家里有个年轻力壮的弟弟就是好,要不是有陈拾安在,李婉音自己出摊,这么多东西起码得分两次下楼,来回九楼跑两趟,人都得累麻……
“婉音姐,还不走?”
“来了——”
李婉音回过神,赶紧拿着折叠小推车、价格牌,背着包跟在他后面下了楼。
到了楼下,李婉音将折叠小推车打开来,这种小推车是露营野餐款式的,承重力挺强,两个糖水桶放在里面稳稳当当,自带着四个轮子,像拉行李一样拉着走就好。
有了小推车,李婉音就不让陈拾安继续费力气提桶了,她自己拉着小推车走。
“婉音姐这个小推车买了多少钱?”
“嘿嘿,六十五!”
“这么便宜?”
“对啊,咸鱼淘的。”
李婉音平时也网上购物,不过用的最多的还是并夕夕和咸鱼,这俩平台虽然诟病很多,但对于手头拮据的人而言,真的是挺不错的平台了。
两人去西江边摆摊,黑猫儿自然也要跟着一起去凑热闹,肥墨老早就下了楼在小区里等他们了,见着陈拾安和李婉音过来,猫儿就竖着尾巴跟上。
陈拾安背着包袱,手里拿着李婉音做的价格牌。
两人一猫这样往外走的时候,吸引了不少小区邻居的注意。
这会儿晚上七点,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不少吃完饭的邻居在小区里散步。
见李婉音拉着小推车,里面两个不锈钢大桶,也不知道装着什么;
但一看见陈拾安手里的价格牌就知道了——
“绿豆糖水、三块钱一碗,五块钱两碗……”
“香芋西米露、六块钱一碗,十块钱两碗……”
“小陈,你们这是要去摆摊啊?”
在小区里住了大半个月了,爷之辈的陈拾安跟不少喜欢在小区里溜达的老头老太混得很熟,见小伙子这幅出摊的模样,老头老太们便好奇地问上一句。
“对啊,都是自家做的,杨大爷、曾大娘,你们要买碗试试不?”
“小陈你自己做的?”
“我婉音姐做的,她手艺好着呢!”
“喔!这位就是你说的那个跟你合租的姐姐啊?”
“对。”
见陈拾安跟这些大爷大妈在说话,李婉音也停下来脚步。
比起陈拾安,她在小区住得更久一些,这些大爷大妈看着也眼熟,却从未交谈过,也不知道陈拾安啥时候跟人家混得这么熟的。
或许整个小区的年轻人里,也就陈拾安乐意跟这群大爷大妈唠嗑了……
“大爷大娘,你们要来点糖水试试吗?都是刚煮好的。”见陈拾安先说了,李婉音便也顺**起了生意。
“行啊,正好刚吃完饭不久在这散步呢,那小陈,帮我打一碗绿豆糖水。”
“好。”
生意就这么突如其然地来了,连李婉音自己都没想到,还没走出小区门口呢,居然就做起了生意。
当下李婉音的动作很利索,打开不锈钢保温桶的盖来,从包里拿出一个一次性碗和汤匙,给这位杨大爷打了一碗绿豆糖水。
“多少钱?”
“三块一碗,杨大爷,扫码还是付现金?”陈拾安指了指手里的价格牌。
“那微信吧。”
杨大爷六十多岁,微信支付用得也不少,打开手机,眯着眼拉开距离,扫了下二维码,动作慢慢吞吞的。
很快,李婉音便察觉到兜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传来一声:[微信到账三元]
托陈拾安的福,顺利地做成了第一单生意,李婉音很开心!
将打包好的绿豆糖水放进袋子里,双手递过来给大爷。
“谢谢大爷。”
“小陈,那给我来两碗香芋西米露吧。”一旁的曾大娘也开口道。
“好。”
陈拾安就这样跟这群大爷大妈唠着嗑,李婉音兴奋地在一旁打包糖水,生意来得太快,感觉跟做梦似的,果然陈拾安是她的幸运星!
这要不是因为陈拾安跟在一旁,这群大爷大妈哪里会来帮衬啊!
退休的大爷大妈向来是喜欢凑热闹的群体,见着这边的动静,四周的大爷大妈纷纷凑过来看。
随着杨大爷曾大娘现场试了下糖水,点头夸赞不错之后,其他大爷大妈就跟着一起下单了,有些买回去给家里人吃、有些正带着孙子孙女,买给娃尝尝。
“小陈,给我来四碗绿豆糖水,能优惠点不。”
“那肯定,买的越多越优惠。”
“小陈,我要两碗香芋西米露、两碗绿豆糖水。”
“小陈,你家糖水味道确实可以啊,比外面买的好喝,再给我打包两碗吧,我一会儿拿上去给我孙女尝尝。”
……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准备拿去西江边摆摊卖的糖水,在小区里就卖出去了不少。
等到围聚在这边的大爷大妈散去之后,姐弟俩这才重新往小区外面走。
“婉音姐,刚刚卖出去多少了?”
“卖出去了十一碗绿豆糖水、十碗香芋西米露!!”
李婉音清楚地记得这个数字,眼睛亮晶晶的,满脸的不可思议。
“那岂不是……”
“回本了!!”
李婉音真想抱着陈拾安亲他一口的。
出摊之前哪里有想到,还没走出小区门口就完成了小目标?
接下来去西江边,卖的每一碗糖水,都是纯赚!
虽然都是一些小钱钱,但真的让她幸福感拉满了!
“拾安,多亏你了,你怎么认识那么多大爷大妈呀……”
“平时早起和回来的时候,有碰见他们就聊聊。”
陈拾安笑了笑道:“主要是婉音姐做的糖水好喝,大爷大妈眼光挑着呢,不好吃的话早就散了。”
“那也是多亏你才能做成这些生意呀。”
不知不觉走到了小区门口,保安郑大叔也上班了。
“郑大叔,来碗糖水不?”
又是一单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