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了婉音,还不走啊?”
“没事琴姐,我先把下周会议要用的资料整理完。”
“好,那我先走了,下周开始你也要正式工作了,好好加油。”
“嗯嗯,谢谢琴姐这些天带我、教了我这么多了。”
“都是同事,不客气的哈,走了,拜~”
“拜~”
工位上的李婉音收回目光,肩膀稍稍放松了下来。
这是她上班的第一周,这几天主要是以培训学习为主,下午李婉音相当顺利地通过了新人入职培训考核,从下周开始,她就正式工作了。
虽说开始工作才没几天,但李婉音成长得很快,不止是她的工作技能,还有她的心态。
同一批招进来培训的新人有三个,但今天过后,留下来的人只有她。
别看行政主管琴姐如今对她和颜悦色的,但李婉音也深刻体会到了职场的残酷,若不是自己表现得足够好,那今天被琴姐叫去谈话劝退的人就是她。
身为行政专员,每天的工作内容又多又杂,说是培训一周,但实际上前两天开始,她就已经在‘正式工作’了。
工作内容包括办公室日常维护、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检查、办公用品的采购和管理、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和保管以及各类邮件信函的收发,还有会议室的预定及资料准备、公司的员工培训团建等等。
好在顺利地通过了培训考核,不过也不能松懈,毕竟第一个月还是试用期,试用期通过后将会进行评级,决定了她转正之后是拿四千五的工资还是六千元的工资。
李婉音当然想要争取到六千元的工资啊,别看只是差了一千五百元,但实际上差距可以达到两倍,假设每月固定支出三千元,那四千五工资到手也就剩一千五可以自由支配,而六千元工资则能剩三千元,这两者的生活质量和抗风险能力差距足足两倍之多。
李婉音机灵又聪慧而且还足够用心努力,这也是主管琴姐愿意留下她来培养的最根本原因。
只是李婉音自己却并没有把升职加薪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她工作努力认真不假,但也只是为了过渡这段捉襟见肘的日子,借机攒点钱、积累点社会经验。
她最终想要的,还是希望自己以后能当个老板,不管事业是大是小都好,李婉音深知打工是绝对暴富不了的,更别说在云栖买房、养什么小男高……呸呸!
总之,她还年轻,刚毕业出社会,又没有背景又没有资源,稳扎稳打一步步走是最正确的。
要是没点经验、没点切合实际的规划,掏空家底就说要去创业,那跟赌博妄图一夜暴富也没啥区别。
目前这份工作,用来当做人生的过渡阶段,真的是非常不错。
公司制度完善,组织架构清晰,在公司里担任行政,李婉音也可以很好地了解一家企业究竟是如何的运作,这算是她的知识盲区,专业课上了解的,跟现实比起来终究是有差距。
最令打工人满意的,也许还是早九晚六和周末双休了,其他部门偶尔会有加班,不过行政这边基本都是准时下班的,这可以让她有很多的时间来去做自己的事。
不像学校那样下班还有铃声提醒,六点钟过后,办公室便陆陆续续有人离开了。
李婉音整理完下周会议要用的资料,六点二十分她也背着包打卡离开了公司。
下了两三天的雨,今日终于放晴了,六点多这会儿天还是大亮的,道路尽头的晚霞灿烂迷人。
从公司大楼里出来,想到周末的两天假期,连她也觉得心情舒畅美丽。
来到公交站。
晚高峰的人很多。
李婉音将背在身后的包转过来背到身前,跟着人群一起挤着上了公交。
位置肯定是没得坐的,她抓着扶手,尽量避开着人群的拥挤,随着公交车的行进,她看着窗外的城市街景摇摇晃晃。
好在住的街道离公司不算远,二十多分钟后,公交车靠站停下,她从后门又跟随着人流挤了下车。
拿出手机看看时间,已经快七点了,天色也暗了下来。
菜市场在小区附近,小区门口也有很多像什么‘金大妈’之类的生鲜连锁店。
不过李婉音很少在这些生鲜店里买菜,因为比菜市场贵太多了,除了方便一无是处。
别看店门口的喇叭在放着‘全场肉类6折、蔬菜9折’的促销语,她可清楚的很,都是先涨价再降价的,之前听到什么六折时,她以为捡到便宜了,赶紧去买,然后注意到上面标签的价格跟中午完全不一样,她分明记得中午时是贴着三十八元一斤,然后到了下午,标签价显示排骨五十二块钱一斤你敢信啊,打完折还比市场贵呢!全是套路。
上班这几天,李婉音中午都是在公司楼下吃快餐解决,晚上则回到家煮个面吃,就算解决了。
毕竟一个人的饭也不好做,回家再做饭的话,起码得到八点钟才能吃上,还不如简简单单煮个面算了,顶多偶尔去菜市场买块肉和一些耐存放的生菜回来,肉切好放冰箱里冻着,煮面的时候放点肉放点菜。
不过今晚她就没煮面吃了,在小区附近找了家快餐店,点了份十二元的快餐吃。
像这样的快餐店小馆子,里面吃快餐的基本都是男的,见这么个漂亮女孩子走进店里,不少哥们都好奇地投来目光。
里头的烟味重,好在店门口摆了些折迭小桌子,李婉音便在外面的小桌子吃。
吃饭时,她拿出来手机边吃边看。
微信有某个同事发来的消息。
[婉音,周末有安排吗,我们几个同事打算去爬山,你要一起去不?]
是个男同事,而且还不是自己部门的,也许因为长得漂亮的缘故,加了公司群不久之后,便有好些个同事主动来加她微信套近乎。
心思再明显不过了。
碍于在同一个办公室,不通过好友也说不过去,李婉音其实很反感这些带着目的的套近乎,毕竟她心里只有赚钱,来上班也是为了赚钱而不是谈朋友的,对什么聊感情真的没有一点兴趣。
只是人家也没说出什么越界的话来,太强硬反而显得不近人情、自以为是,因此李婉音大多都只是礼貌地回应一下,希望对方能知难而退,但似乎不太奏效——
[不了,周末有安排了【龇牙笑】]
[那晚上我们去唱K你要来不?都是同事,一起熟悉下嘛]
李婉音皱眉,心思急转,眼睛一亮,回了一句:[要跟男朋友去看电影,下次有机会再和大家聚吧【笑哭】]
天知道对方看到这句话时是什么反应,向来话多套近乎的这位男同事,在隔了两分钟后,才给她回了个【OK】的系统表情。
还是这一招管用啊!
李婉音眼睛骨碌骨碌地转了转。
单身狗一只的她哪来什么男朋友,要想以后杜绝掉这种套近乎,光靠口头说一句估计是不够,想了想,她便打开相册、点开收藏,打开了那张和陈拾安一起的江边合影照片。
看着照片里的陈拾安,想到一会儿要用这照片做什么事,李婉音有些脸红心跳……
拾安啊拾安……姐姐对不起你!借你一用!救救姐姐!
陈拾安虽然只有十八岁,但相貌生的并不幼气,当然也肯定不老成,说是十八岁也可以、说是二十二岁跟她一样的同龄人也可以。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他的这一身校服了。
好在陈拾安肩头趴着的肥墨遮挡住了他校服蓝色衣领的部分,这个照片很有裁剪的空间!
李婉音停下了吃饭的动作,手指仔细地调整着图片裁剪的边框,让照片下沿只到了陈拾安肩部的位置,恰好肥墨遮挡住那蓝色的衣领,外人看着他只是穿着件白色衣衫、肩头趴着一只黑猫。
当时这张自拍合影是陈拾安拿着手机拍的,李婉音自己当然是入镜了的,她挨着他一块儿站在护栏边上,关于她自己那部分就没什么好裁剪的了。
这张[901家庭合影]李婉音很喜欢,两人亲近,猫儿可爱,夜景美丽。
当初也是怕发到朋友圈被人误会,她才没有发,现在不一样了。
直接发肯定不行,微信有分组功能,李婉音以前不觉得这功能有啥用,现在觉得真好用。
她把这些天微信里加的公司同事,全部分到了一个组里。
这才编辑着朋友圈,将两人的合影[仅同事分组可见]发布了出去。
啊啊啊啊!好羞耻!!
发完之后,李婉音刷新了一下朋友圈,这条文案写着:[不止今天同框,往后的每个春秋冬夏都要与你并肩],然后下面就是合影。
看着照片里微笑的陈拾安,看着那段自己写出来的文字,李婉音感觉脸颊都在发烧。
她闷声刷新着朋友圈,埋头吃饭,嘴巴都吃得鼓鼓的……
突然弹出来一条朋友圈消息提醒。
李婉音停下筷子,点进去看。
是主管琴姐发来的。
[婉音这是你男朋友啊?你男朋友好帅!跟你很般配噢!【大拇指】]
还点了个赞。
明明知道这是误会、明明知道陈拾安只不过是合租的室友,可不知为何,见到这样一条评论的时候,李婉音还是感觉无比受用。
心虚夹杂着羞耻夹杂着甜蜜,李婉音从未有过如此复杂的心情。
她反反复复地看着琴姐评论的那句话,试图看清楚里面有多少的真心话。
连她自己都说不明白,明明不过是一条糊弄人的朋友圈,怎么就会那么在意别人怎么看……
这些天里,李婉音零零散散地加了公司十多个人的微信好友,男女同事都有。
不管其中有没有对她有什么想法的,见到这条朋友圈发了出来,都非常体面地给她点了个赞,夸上一句‘你男朋友好帅’‘你男朋友气质看起来好好’‘你俩很般配’‘你俩养的猫也好可爱’,就连刚刚那个约她的同事都给这条朋友圈点了个赞。
李婉音都不知道自己短短的这十来分钟里,将这条朋友圈刷新了多少遍。
上了那么多年网,发了那么多朋友圈,从未有一条像这样被她在意过。
现在好了,发都发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呜……拾安啊拾安,姐姐对不起你!
李婉音再次检查了一下朋友圈里的分组,确信这条朋友圈只有同事能看到,这才稍稍安定了下来。
这要是被其他朋友或者家人,尤其是陈拾安知道,李婉音觉得自己肯定要跳西江里去的……
……
吃完了快餐,李婉音没着急回家,而是去附近的西江边逛了逛。
那天晚上已经跟陈拾安在这附近逛过了,西江边确实是一个摆摊很好的地方。
正值周五晚上,才不过七点钟出头,这里的人流就很热闹了,放眼望去全是大大小小的地摊,有些出摊早的已经开始营业,有些晚的这会儿才开始支摊。
陈拾安摆地摊是体验,李婉音摆地摊是真要赚钱的。
为此,前期的一些考察和准备工作肯定不能少。
“老板,你的绿豆糖水多少钱一份?”
“三块。”
“那给我来一份,谢谢。”
李婉音喝着买来的绿豆糖水继续考察。
她现在的赚钱心思前所未有的强烈。
人在全身心投入某件事情的时候,脑筋会转得特别快,思路也会跟着打开。
原本她想的是来这边卖糖水,如今考察研究一番后发现,卖糖水的竞争压力很大,而且上限不高。
去年西江边做了灯光改造之后,如今在这边散步的年轻人比中老年人多了一倍不止,而年轻人很少在这样的散步中去买一份拿着不方便的糖水,倒是几乎人手一份奶茶。
有些是从品牌连锁店买的奶茶,有些则是从奶茶摊里购买的,都是现场手作。
李婉音会做奶茶,这东西看着难,其实比起糖水也没太多技术含量,但利润空间却要比糖水高得多。
西江边也有不少摆摊卖奶茶的,李婉音观察后发现,生意好的奶茶摊基本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高颜值的杯子、包装,比如老板如表演的拉茶技术,再差的,也有个漂亮的老板娘或者帅气的老板作为特色。
毕竟是摆摊,客人都是流动的,不像固定的店面那样会常有固定的客人,老客当然有,但八成其实都是流动的新客,而在味道不确定的情况下,谁能有更多的特色,谁就能获取到更多新客流量。
要是想摆摊卖奶茶的话,要用什么作为自己摊位的特色呢……
李婉音思考着,暂且先记录下这个需要注意的点。
卖奶茶的利润上限比卖糖水高得多,但门槛也要更高一些。
首先就是设备工具,比如榨汁机、制冰机、封口机、手摇茶桶、保温冷藏柜、便携操作台等等,然后还有包装用品,这一块肯定要去找人定制,至少印上简单的logo,还有原材料的采购这些。
最关键的还是手艺,像什么常见的珍珠奶茶系列、果茶系列、柠檬茶系列之类的,李婉音都会做。
高三毕业那年,她就在一家奶茶店里打过两个月暑假工,奶茶店的人员流动性很强,而且特别辛苦,不像高档咖啡店那样分什么咖啡师、服务生,小小一个奶茶店店面,拥挤得连坐的空间都没有,员工既要做奶茶、切水果、备小料,又要负责点单、收银、打包、搞卫生,完事儿工资一结算,三千五,暑假工还只有两千八。
不过也正是那一次的暑期工,让李婉音学会了做奶茶的全部流程,这实在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就是背配方、练操作、能忍受站着十个小时工作一天。
给别人打工做奶茶累得想死,但自己出摊卖奶茶的话,李婉音就有些跃跃欲试起来。
找个时间重温一下手艺才行。
当然了,短时间内想要出摊不现实,一来她没有想好自己奶茶摊的特色和卖点,二来手头不宽裕,连买齐设备的钱都不够。
李婉音是行动力很强的人,即使目前困难很多,但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她就要准备开始计划了。
在西江边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那晚和陈拾安一起拍照的地点。
李婉音拿出手机来看了看照片。
江风吹到脸上清凉,她却感觉耳尖发烫,朋友圈里又多出来几条消息红点提醒,她都没好意思看,赶紧收起手机回家去。
……
在外面这样逛了一下,回到小区已经晚上八点多了。
李婉音走着楼梯上楼,拿出来手机,还是忍不住刷了下刚发的那条朋友圈。
一边看着手机一边拿出钥匙开门的时候,身后的楼梯上面忽然传来一阵嘻嘻哈哈的娇笑声。
“婉音——”
“你完了!”
李婉音回头,蹲在楼梯阴影处,像歹徒一样突然冒出来的这两个女生,可不就是死党闺蜜吴佳芸和闫雨菲嘛。
脸上的惊吓变成了惊讶,李婉音一头雾水。
“佳芸、菲菲?你俩怎么在这儿!”
“突击检查啊!!”
“好你个婉音,原来真和八段锦小男高住在一起,要不是那天看到他发了做松子糖的视频里有你的声音,还真不敢相信呢!”
“不是说六点钟下班的吗,我们七点多到你家蹲了你一个多小时你才回来,说!是不是跟你的小男高去约会了?!”
一边说着,俩妹子已经扑到了她身上来。
“先让姐们来检查一下你的手机!”
“呀——!”
李婉音终于反应过来了,红着脸死死地捂着手机。
“靠!果然有料啊?!手机里定有东西!”
“没有……”
楼梯间里,娇笑声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