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头警事 第109章 积案浮出水面

();

“王书记,你可以把村播这一块做起来,现在乡镇大多都有电商培训,你去了解一下,可能会是一种新的销售途径。”潘向前真诚地道。

“小潘,这个点子好,我替丰亭村的果农谢谢你!”王铁柱的夸奖倒是让潘向前赧然。

杨锋一高兴,又给潘向前、郝山、凌晨、夏雨乐四个人批了半天假:“下班了就回家,晚上好好和家人们聚聚,要劳逸结合,明天下午到岗就行。”

好久未休假,大家心里都有些小期待。

郝山刚生出些雀跃来,一想到自己在新路县城已没有了落脚之处,眼神瞬间黯淡了。

他的小表情没能逃过潘向前的眼睛:“晚上你就住我家,要是嫌做饭麻烦我们可以出去吃。”

“好好好,咱叫些外卖家里吃,还可以看悬疑侦破电影。”凌晨第一个举手赞成。

“你不回家?”潘向前问。

“嗯嗯嗯!”凌晨点头又摇头,深深叹了一口气:“自从我妈妥协让我留在派出所后,老是喜欢秋后算账,我害怕她唠叨,还是躲你那比较好。”

潘向前无语,淡淡看了一眼凌晨:“那行吧,不过明早你最好抽时间陪陪阿姨。”

“嗯,我妈其实也好哄。”凌晨似乎想到了什么,憨憨一笑。

“向前,我们要是去了你家,会不会打搅到你妈妈?”郝山低低地问。

“我妈已经结束交流,回市医院上班了。”潘向前神色平静。

“怎么这么突然?那童医生怎么办?”凌晨八卦道。

“省里近期要举办儿科学术研讨大会,我妈作为市医院的代表,要在大会上发言,所以暂时结束了新路县人民医院的交流。”潘向前释然一笑,“至于童医生,估计是我妈在哪儿,他就在哪儿。”

大家相视一笑,就这样约定了行程。

夏雨乐因为惦记着刚病愈的妈妈,归心似箭。

下班后,潘向前和凌晨、郝山在新路县城转了一个多小时,最终,还是叫了外卖回家吃。

“还是家里舒服,空调开得足,啤酒管够,说话也不用藏着掖着。”凌晨往沙发上一趟,打开电视看新闻联播。

潘向前和郝山忙着张罗饭菜。

炸鸡、烤鸭、大肘子、羊排、花生米、生菜、腌藕片全都上桌,郝山说还要来个炒粉干,厨房里,潘向前和郝山打配合,一个洗菜,一个掌勺,一会儿热气腾腾,色泽**,裹着清香和略带焦焦米香的南瓜丝炒粉干就完成了。

待菜上齐,三人落座,满上啤酒,举杯一饮而尽。

凌晨闻香而动,大快朵颐。也是,看凌晨吃饭,很难没有胃口。

“我说郝山,你做的南瓜丝炒粉干要是放在明城的美食街上卖,一定卖爆了。”凌晨用筷子夹了一口粉干塞嘴里,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

他眼见着郝山红了眼眶,潘向前也低头不语。

“那个,你们……咱们……都要好好的……”凌晨放下碗筷,一句话说得断断续续,怄得脚趾头都蜷缩了起来。

潘向前心底一沉,声音微微颤抖:“嗯,咱都要好好的!”

他拍了拍低着头的郝山,“我们尽早破了这桩积案,给秦副一交待。”

郝山用手抹了一把脸:“对,好好破案”,他端起酒杯一口闷。

“吃菜吃菜……”凌晨低着头,扬着眼,飞快地扫向郝山和潘向前,想着找个什么话题融化两座冰山。

“秦副如果还在的话,也一定希望看到我们开开心心,成长为一名有能力内心强大的警察。”凌晨一口闷了一杯酒,“郝山,有句话我很早就想跟你说了:师傅一直都是一个善解人意,总为他人着想的人,所以,你不要自责,你得走出来过得好好的,才不辜负师傅的栽培。”

郝山猛得抬起了头,脸上的泪还未擦干。潘向前不禁对凌晨刮目相看:“月半晨,你说得对!”

“明天一早,我们就上老汽车站旧址找线索。”潘向前带头干了一杯,郝山、凌晨也不示弱。

当晚,三人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聊工作谈人生话未来,直至深夜。

第二日,五彩的朝霞早早挂在了天边,似锦如锻,将渐渐清明的天空镶了彩色的金边,在新路县城投下缤纷的光影。

强大的生物钟,催动着郝山早早苏醒。经过昨夜的畅谈,郝山算是真正地放下了心结。

他一睁眼就开始收拾桌上的碗筷啤酒瓶,又轻手轻脚地给躺在沙发上的凌晨盖了一层薄被。

潘向前从屋内走出,看到的就是张着嘴仍睡得香甜的凌晨和像“田螺姑娘”般勤快的郝山。

“走,先别收拾,我们去买早点,顺道去老车站看看。”潘向前叫上郝山,轻轻带上房门。

“咱们早饭就上老车站解决,说不定有新收获。”潘向前说。

“我看行!早饭你想吃什么,我请客。”郝山挠了挠后脑勺。

“那我可得好好想想,听说那里新开了一家灌汤包子店,咱去那尝尝,好吃的话,给凌晨这小子带一份。”潘向前笑意在唇边。

到达老车站附近的包子店时,才是早上的6点30分,可店里几乎坐满了人,只有出包子的窗口下还有两个空座位。

潘向前和郝山也管不了这么多,顺势坐下,要了两笼屉。

不出3分钟,服务员就直接从窗口递了两笼屉灌汤包上来,一笼是萝卜丝肉的,一笼是蟹黄的,每笼屉只装了3个。

潘向前拿过吸管对着蟹黄包一通吸溜,满足地咽了咽口水,“你也尝尝,这个味道还真不错,凌晨估计会喜欢。”

“我这个萝卜丝肉的也不错,就是一笼个数太少了。”郝山有些遗憾。

“他这里再过半个小时就要打烊了,你多吃几笼,听说这家老板是从云城学回的手艺。”潘向前也是听凌晨这个吃货前几日说起。

“老朱,生意不错啊!我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开店,这也太拼了。”一位刚进店的大爷冲着后厨一位约七十多岁的老人说道。

“我身子骨好着呢!是我家老太婆喜欢这一口,在云城女儿家不肯回来,你说小外甥女都大了,我们两口子也该落叶归根了。我就琢磨着学会做给她吃。后来,她几个小姐妹都说好吃,我就想着趁身体还行,开家店,一来满足老太婆的口腹之欲,二来也给自己攒点看病养老钱。”老朱的笑容刻在了满是风霜的脸上。

“那挺好的!”大爷羡慕地回应,“你向来有做生意的头脑,想当年,你骑摩托车搞出租,还吸引了不少大姑娘们的目光呢。”

“亏你还记得,那些都是陈年旧事了。”老朱笑道。

摩托车出租?潘向前听到这话,一时不察,被灌汤包里的汁水烫到了嘴角,一个激灵从凳子上跳起。

郝山在一旁焦急地问:“要不要上医院?”

正在忙活的老朱赶紧把潘向前叫进厨房,打开水龙头让他先冲冲,又利索地给潘向前倒了一杯凉白开,还掐了一段芦荟让潘向前贴在嘴角。

老朱的灌汤包店每日定量,只卖到早上7点就打烊。平日店里就请了一位洗碗的阿姨,眼下他手头的活已接近尾声。

“小伙子,赶紧敷敷,这么俊的脸,可别留疤了。”老朱解释说这是土办法,很管用。

“没事没事,老伯,您先忙,我自己处理一下。”潘向前闷哼了一声。

“你先坐着,再过10多分钟我就歇业了。”老朱转身忙着做收尾工作。

郝山蹙眉:“真不用上医院,这芦荟管用?”

“我一个大男人,哪有那么矫情。”潘向前含糊道,“还真别说,感觉没那么火辣了。”

“白瞎了这张俊脸,也不担心留疤。”郝山揶揄道。

潘向前压低声音道:“出租摩托车!刚刚你听到了没?”

“听到了,看来咱们今天没白来。”郝山低声回应。

“你先给晨留两笼蟹黄包,不然等会儿没了。”潘向前惦记着凌晨这个吃货。

7点整,老朱夫妻俩准时歇业,关上闸门乐呵呵地跟潘向前打招呼:“小伙子,给老头子看看,好些了没。”

老朱给潘向前换上了一段新芦荟,仔细检查了他烫到的地方,笃定道:“没事了,吃饭时注意一下就好。”

“谢谢老伯,是我自己不小心烫到的,多亏了您。”潘向前想扯一抹笑,奈何嘴角实在是有些痛。

“老伯,刚听那位大爷说您当年出租过摩托车?还挺招人稀罕的?”潘向前试探性地问。

“确实是,那时我特别喜欢摩托车,还干过几年出租摩托车的活呢?”老朱回忆起过往有自豪也有留恋。

“那些都是陈年旧事,不提也罢。”老朱定睛看了一眼潘向前,打趣道,“小伙子,你长这么帅,喜欢你的女孩子应该很多吧!”

“老伯,这都哪跟哪啊,我只单纯对您出租摩托车的事感兴趣。”潘向前也不准备绕弯子了。

“我是干了几年,那时摩托车是稀罕物件,特别是90年代,出租摩托车风靡一时。”

“那您还记得1999年咱新路县发生的那桩摩托车司机被害的事情吗?”潘向前问。

“听说过,但我知道这件事是在三四个月之后了。”老朱的眉心间聚起了一个深深的“川”字,悲伤迅速在心头涌起,他陷入了沉思,一会儿才沉声问道:“小伙子,你问这些干啥?”

潘向前和郝山亮出了警官证。

“我们想破了这个案子。”潘向前坚定的眼神让老朱心头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