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邪乎事儿 第353章 赌不赌吧

孙四爷家的丧事办了两天多。

马师傅一顿啃一个大肘子,以前打地主豪绅都没人敢这么吃。

墓地也是马师傅选的,一般干这种活都得收钱。

孙四爷象征性给了马师傅一百块钱。

马师傅不要,说这关系,要啥钱了。

孙四爷说一码归一码找了,一百块也不多,意思一下。

马师傅说那行,我把钱收了,你这正好开小卖店,我买点东西,把钱花你这,不能让别人挣了去。

咱也不知道马师傅的钱有什么魔力,一百块钱买了五十斤白酒,两条红塔山,还让孙四爷给给找了四十块。

对了,还让孙四爷赠送了一盒牙膏。

说心里话,我拎着五大桶酒走在村路上,我都觉得不好意思。

马师傅不以为然,依旧乐呵呵,见到谁都打招呼。

“许多,瞅见没,人要是有能力,吃喝都不花钱。”

“师父,这和能力有多大关系,这不得看要不要脸嘛。”

“什么话,我给你四爷找了个媳妇,你四爷不该出点血,谢谢我呀。”

“四爷也帮咱家干活来的,咱俩不在的时候,四爷一直伺候师娘。”

马师傅咂吧嘴道:“你这话好像不太对呢,你重新说一遍,我听听。”

“没事,师父,马上到家了。”

“呵,臭小子,这就是现代,要是放在古代,我死了,你得收留我所有的媳妇。”

“师父,别说了,马上到家了,让你少喝点,你非不听,咱回家说。”

“咋地,我说的不对啊,以前北方游牧民族,都是老爹死了,儿子继承除亲生母亲外的所有女人。”

我一句话都不想搭理马师傅,老小子喝了点酒,其管辖能从地球延伸到半个太阳系,估计能到木星轨道附近。

还和我扯游牧民族的事,我刚和马师傅在一起的时候,躺在他家炕上,都能看到满天星斗。

马师傅继续道:“你小子行,我也行,你把我当爹也行,把我当大哥也没错。”

“师父,咱不说了,咱回家。”

“咋地,不信师父说的啊,要不,咱爷俩拜把子。”

马师傅越说越没边,好不容易把他领回家。

师娘站在院子里,一脸怒意,怒声道:“人家有事,你喝这么多酒干啥,咋还拎回来这么多酒,磕不磕碜?”

马师傅左右看了看,实在没啥借口,竟然把我当成了突破口,他突然给了我一巴掌道:“小子,刚才和你说的,你记住了吗?”

我心里也生气啊,老小子喝点酒这么粘牙呢,我放下酒桶,对着师娘拱手道:“嫂嫂,武松有话要说。”

马师傅搭话道:“贤弟,你说,哥哥听着。”

这次轮到我懵了,按照我的剧本,马师傅应该生气,然后我跑,他追才是。

师娘怒气正盛,这时候不往外跑,马师傅那一对乒乓球得被师娘打成饺子皮。

“贤弟,你说啊,哥哥听着...”

话还没说完,我直接踹了马师傅一脚,虽然没用力,但马师傅喝多了,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哎呀**,你小子,给我站住。”

马师傅追了我几百米,后来也跑不动了,气喘吁吁道:“行了,别跑了,你师娘没过来,不能回家啊,回家完犊子。”

“不回家去哪啊,孙四爷家乱糟糟的,又有了新媳妇,咱也不能过去打扰啊。”

“你去,拦个车,去药王沟,去宋宋大夫那待一会,晚上等你师娘睡着了,咱再回来。”

说罢,马师傅摸出来孙四爷找的四十块钱,递给我道:“五块钱打车去药王沟,剩下三十五,路过镇子上的时候,买条黄红梅,咱不能空手去。”

我看着手里的四十块钱,不由得佩服马师傅,这老小子,每一步算的都十分准确。

打车,买烟,去药王沟,一气呵成。

到宋大夫家的时候,宋大夫正和镇上庙里的主持智元师父喝酒呢,也喝到位了。

马师傅进屋的时候,三个人一对眼,说了四声卧槽,马师傅算是上桌了。

宋大夫问:“你咋来了。”

马师傅道:“我昨晚梦到你了。”

“真的假的?”

“那还能假的?真梦到你了,在海边,阳光挺好的,有海岸,有沙滩,还有微风和海鸟,你躺在沙滩上,来回翻个,我找个棍一戳,你这小王八壳还挺硬。”

宋大夫也不傻,马师傅明显在骂人,他平静道:“哎呀,这梦好啊,你梦见的小王八,壳子上有绿毛吗?”

“哪有那玩意。”

“哎呀,那你梦见的不是我,那不是秃头的王八嘛。”

宋大夫一招祸水东引,将矛头指向了智元师父。

智元师父嘴里也有活,直言道:“不对,梦中的王八是金龟,马道长能早日成佛。”

宋大夫反驳道:“他成个屁佛,当倒是都怪里怪气的。”

马师傅不悦道:“怪里怪气咋地,越怪的道士,越积德。”

“谁**告诉你的?”

“还谁告诉我的,电视上说的,怪道积德。”

我实在不爱听马师傅吹牛逼,打断道:“师父,那是柯南里的怪盗基德,不是怪道士积德。”

孙四爷属于那种沉默内敛型的老人,和马师傅聊天的时候,带着点正经。

可这边不一样,宋大夫是老顽童,智元师父的正经只存在于庙中。

一个和尚,一个道士,一个药神,三个人凑一起,我都想弄个板子给他们仨供起来,说的内容不能用正不正经来形容了,完全是没节操。

马师傅说:“我这命苦啊,生下来就给人当儿子,当孙子。”

宋大夫说:“可不是咋地,我两岁就断奶了,后来取了老婆才续上。”

智元师父稍微有点正经,他道:“哎呀,人嘛,都是这样,我从生下来去哪都是爬,两岁之前我没说一个苦字,我连苦字是啥我都不知道,这么多年来,不也行了嘛。”

三个人说都是废话,没有半点营养。

智元师父毕竟是庙里的主持,会开导人,喝多了也有点大舌头,舌根发硬道:“咱都挺好的,好歹都是健全人,是吧,我听说史铁生走了。”

宋大夫接茬道:“哎呀,史铁生腿治好了啊,谁治的啊?”

马师傅是明白人,反驳道:“瞎**说,人家活的好好的。”

“不对,我前段时间出门,车站卖报纸的老太太说的。”

“那老太太嘴里那**有实话,在老太太嘴里,哪个明星没得癌,全**胡说八道忽悠你买报纸。”

三个人越说越没边,从农村生活上升到东欧剧变,又从美苏冷战聊到了中美对抗。

那感觉,我都不忍心听,就像诸位刷到那种大胖**在短视频中说三句话让一个男人给我十八万一样。

某种程度上来说,敢喝醉也是一种享受,我见过太多东北男人在小吃部里吐露心声,借着醉酒说出自己的半辈子。

举个例子。

一个人说:“老人老人身体不好,孩子念书正是用钱的时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是一天都不敢歇着,腰疼腿疼吃点去疼片,能起来炕就得出去干去,我是一天不敢歇着啊,现在,媳妇也跟我过不下去了,你说这些话,我能和谁说去。”

另一个人说:“哎呀,日子太难了,把生我的送走,把我生的养大,也算完成任务了,你瞅瞅,外面又下雪了。”

“等一等吧,等开春就好了。”

开始我不明白东北老爷们为啥爱喝酒,后来渐渐理解了,因为日子太苦了。

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家里那几亩土地成了一家人的希望,也拴住了太多农村人。

有地,得种。

不管能不能赚钱,到秋天能下来一笔钱,可以理解为零存整取,除去种子农药啥的花费,也赚不到多少钱,好在粮食下来,能一下子卖大几千,能见到钱。

有老婆孩子,不能去太远的地方,亲情浓重,也成了束缚。

种地的闲暇时光,在附近卖苦大力和做点瓜果梨桃的小买卖支撑着父母的养老与孩子的教育。

不是东北人乐观,不乐观能咋的,对付活着呗。

突然想起了黄宏小品的中的台词——十八岁毕业我就到了自行车厂,我是先入团后入党,上过三次光荣榜,厂长特别器重我,眼瞅要提副组长,领导一直跟我谈话,说单位减员要并厂,当时我就表了态,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这段话是大多东北国企下岗工人的写照。

可能有人会问,国企下岗潮和我这个农村的农民有啥关系。

有关系啊,消费降级,原来国企职工家庭,找人干活,一天给五十六十,职工下岗,没钱了,找人干活,变成了三十二十,大山里的山货,不好卖,也卖不上价了。

我一直觉得下岗潮,让一代东北人吃了不少苦,又让下一代东北人不得不远走他乡。

突然想起了一个朋友的大姨,1968年出生,18岁进了国企,1997年下岗,之后一直打工,后来年龄大了,就去当地镇子上的小商场门口摆摊,擦鞋修鞋,几个妇女坐成一排给人擦鞋,夏天撑起来一把破伞,冬天用塑料布围出一块区域,让带着手套的双手不是那么僵硬,能干活就行。

两千零几年的时候,大姨死了,不知道什么病,据说身体一直疼,也没去看。

一起擦鞋的大姨们说她去享福了。

**,扯远了。

说马师傅。

男人嘛,多多少少喜欢攀比,就比如许某人说我18.9厘米,肯定有王八操的说自己二十公分。

马师傅也是这样。

起因是智元师父说遇到了一个姑娘,姑娘在城里打工,后来身体生病了,回了老家。

智元师父道:“这姑娘呢,心有业障,妄想烦恼多,以至身体虚弱,心神不宁。”

宋大夫插话道:“你说的不对,那是情志内伤、体质虚弱、气机不畅,你光开导不行,得用药。”

“用什么药,我开导几次,人家姑娘好多了。”

“你说的姑娘我知道,也来我这了,我给人家抓了好几副中药,我摸脉来的,肝郁气滞,心脾两虚,肾精不足。”

马师傅抿了一口酒道:“你俩净扯犊子,尤其是宋大明白,一会小姑娘都让你摸出前列腺增生了。”

“前列腺增生倒是没有,真有月经不调。”

马师傅哼声道:“来,你给许多摸一摸,这孩子是不是宫寒。”

“你还不信,中医是传下来的东西。”

“咱这么说,给你眼睛蒙上给几个人摸脉,你能摸出来男女吗?你能摸出来谁月经不调啊,扯犊子。”

“男女咋摸不出来,小姑娘皮肤细腻,滑溜。”

“扯犊子,你们中医,望闻问切中,前三个占大头,切脉就是走个流程。”

宋大夫也来劲了,不悦道:“那是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容胡说八道,大和尚,你说,是不是这回事。”

智元大师咽了一下口水道:“阿弥陀佛,佛法无边,我看呐,还是得消除心中的业障。”

“去去去,滚犊子。”

这话几乎是马师傅和宋大夫一起说的。

智元大师道:“哎,不能瞎说啊,遭报应。”

马师傅道:“报应来找我,自有家师硬刚。”

宋大夫道:“对对对,有报应去找马道长。”

马师傅借着酒劲,也来了脾气,直言道:“小姑娘在哪,我上她家瞅瞅,宫寒我都能治好了。”

宋大夫摆手道:“我都给人家用药了。”

“你用药太慢,我过去直接治好了,哪有那么多事。”

“又吹牛逼了。”

“赌不赌?”

“赌。”

许某人都懵圈了,连赌注都没说什么,两个就赌上了。

还是智元大师反应快,询问道:“你俩赌啥啊?”

马师傅道:“要是我赢了,你把庙里的佛主给我换成三清四御。”

宋大夫道:“要是我赢了,你把庙里那些玩意给我换成孙思邈和李时珍。”

智元大师都听懵了,皱眉道:“等会,有点不对劲呢,你们俩打赌,和我庙里有啥关系。”

“你就说赌不赌吧。”

“赌。”

智元大师回答得毫不犹豫。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