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第一纨绔,烧纸买下双胞胎 第662章 纷至沓来的百姓(二)

();

谷二被陶虎不由分说地拽出了那间令人窒息的肉铺,他一边踉跄地跟着走,一边忍不住回头望,脸上满是痛惜与无奈:

“哎呀!我的好兄弟!

你你这不是生生断了哥哥我一条活路吗!

那屠户虽然苛刻,可好歹……好歹能给口饭吃啊!”

从平原省一路逃荒过来,他兜里的银钱和肉粮早就掏了个干净。

而他的浑家又是个心头软手上松的,一路上也泼米撒面没个深沉。

他那小儿三日里只吃了一个菜饼子,眼看都没力气闹了。

这一番回去,他该怎么和妻小交代啊!

而陶虎紧紧抓着他的胳膊,一边脚下不停,一边语气急切又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规劝道:

“哥哥!我的亲哥哥!你怎么还看不明白!

那不是活路,那是往火坑里跳!”

说着,他看到谷二走路都踉踉跄跄的,干脆一把将谷二抄了起来扛在肩上。

棍夫出身的他啥也没有,就有一把子力气,抗个个把人本来就不是事情。

更别说现在谷二都瘦的不行了。

“是,那肥猪眼下是能给你口馊饭吃。

可哥哥可曾想过没有,就算你跟嫂嫂等熬过了这个冬天。

等明年出春入了夏官府来收税,你拿什么交?

你签了那十年身契,工钱都被他掐在手里,到时候还不是任他拿捏。

而且,那衙门口递交一个逃奴,可顶一个人的赋税。

到时候那贼厮,若是把你当逃奴扭送官府,你可怎么办?”

“夏税?”

谷二趴在陶虎肩头山,闻言猛地一愣。

随后,一张脸上便是血色褪尽,声音都变了调。

“今年……今年都这般光景了,饿殍遍地。

这明年……明年还要收这人丁税吗?”

大周的收税方式承接前唐的两税法,自然也是夏季一收秋季一收。

而陶虎没有停下脚步,一边喘着粗气一边道:

“哥哥啊!

那些官老爷、地主老财的脾性,你我这一路从平原县逃出来,看得还不够多,还不够清楚吗?

我们背井离乡,妻离子散,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躲那老爷们好似这辈子都填不满的税口袋吗?

你怎么到了这里,反倒糊涂了!”

而谷二被这番话戳中心窝,顿时哑口无言。

想起一路上见过的倒在路边的尸骨,以及官府差役如狼似虎的催逼。

顿时,他沉默了,任由陶虎抗着往前走。

很快,俩人出了城,站在了城门口。

而陶虎见他神色松动,语气缓和了些:

“好了,兄长,先不说这些糟心事了。

你如今在哪里落脚?

带我回去,咱们从长计议。”

谷二现在满脑子都是明年的夏税怎么办,闻言叹了口气,随后颓然道:

“落脚?

我们这等身无分文的逃荒之人,哪里有钱去赁房子住?

如今……如今就和几个同病相怜的苦命人,挤在城外那座破败的城隍庙里存身,勉强遮风挡雨罢了。”

陶虎闻言,心里一酸,也不再多问。

抗着谷二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城外那座荒草丛生、门窗歪斜的城隍庙。

大周的城隍庙一般都是建在城里,但是也有些地方的富户为了让自己家里有钱,就花钱捐个祖上的城隍牌,在城外修个城隍庙。

这种小庙一般那富户家里有钱的时候还好,等富户家里家道中落了,那庙也就没人去维护了。

而今反倒成了这群苦命人遮风挡雨的好去处。

到了门口,陶虎把谷二放下,这两个人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悲切绝望的嚎哭声。

两人心里一紧,赶紧冲了进去。

一进去,只见庙堂角落,一个面色灰败的老妇人直接挺地躺在地上,气息微弱。

一旁一个瘦的跟麻杆一样的年轻汉子抱着她,哭得撕心裂肺:

“娘啊!娘!你醒醒啊!你不能丢下儿子一个人啊!你撑住啊!”

谷二连忙拉过自己的媳妇,低声急问:

“浑家,这是怎么回事?辜老太她怎么了?”

谷二的妻子面容憔悴,叹了口气,声音带着见惯了悲苦的麻木:

“还能怎么。

眼看带来的那点糠皮都快吃光了,辜老太她不想拖累儿子。

昨夜里趁人不注意,解下裤腰带,挂在梁上,想把自己勒死。

好省下口粮食,让她儿子能多熬几天。

幸好你儿子昨晚去撒 尿见到了,算是发现得早,可人究竟是上了年纪,这还没缓过来呢”

她说着,眼圈也红了,声音哽咽起来:

“我们这一大家子,从平原县千难万险地逃出来,路上那么多沟坎都迈过来了。

这一路上,没饿死,没病死。

可谁承想,到了这据说有粮有人的‘好地方’,反倒快被活活逼死了呢?”

说着,她看向谷二,眼里带着最后一丝希冀。

“他爹,你……你今天出去,可曾找到活计了吗?”

谷二重重地叹了口气,羞愧地低下头:

“找……倒是找到了一个,是家肉铺,那老板看我手艺还行,只是……只是……”

他实在难以启齿那近乎卖身的条件。

想他当初也是在平原县开着好大肉铺的主顾,手底下跟着好几个伙计。

现在连做个烧汤的二汉都领不到工钱。

而就在这时,谷二的妻子注意到了跟在后面的陶虎,连忙强打精神招呼:

“是陶虎兄弟?

你怎么来了?

快,快这边坐,庙里脏乱,你别嫌弃。”

而陶虎摆了摆手,目光扫过庙内或坐或卧、个个面黄肌瘦的逃民,心中恻然。

他也没有客套,直接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递了过去:

“嫂子,别忙活了。

这是我身上带的炒黄豆,不多,先拿去给侄儿垫垫肚子,顶顶饥。”

谷二的妻子眼睛顿时一亮,像是看到了救星。

炒黄豆这东西你别看吃了以后和凉水配合能爆发出强大的威力,但是在救荒食品中,它反而是价值最高的。

因为这玩意有油脂不说,大豆本身还有植物蛋白,而且方便易储存。

除了梆硬不好嚼之外,看成没有弱点。

明代的救荒本草和清朝的食货志里面都说过,这玩意堪称是救荒第一粮。

谷二浑家连忙接过纸包,小心地打开,露出里面焦香扑鼻的黄豆。

她先倒出一小把,塞给旁边饿得直舔嘴唇的孩子,然后对众人道:

“来,大家都过来,一人分几颗,先挺一挺,挺一挺……”

陶虎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感慨的笑容:

“嫂嫂还是这般心善。

当初在路上,若不是嫂嫂你省下那半碗几乎见不到米的肉汤硬灌给我,我陶虎早就冻死饿死在路边了,哪还有今天?”

谷二坐在冰冷的门槛上,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叹了口气:

“那也是你命不该绝,阎王爷不收你。”

“只是可惜……”

“阎王爷长了眼,可老天爷不长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