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继承小工厂到全球财阀 第796章 香江巨鳄VS华尔街大佬

林浩然回到施勋道别墅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钟了。

在郭晓涵的服侍下,他刚脱下外套,何善恒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林浩然拿起移动电话,按下接听键,何善恒略带疲惫但透着轻松的声音传了过来:

“浩然,我刚从总督府回来,事情基本办妥了。”

“何叔叔辛苦了,具体情况如何?”林浩然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太平山的点点灯火。

何善恒回答道:“麦里浩爵士起初态度确实比较强硬,他强调了维持社会稳定和保障英籍人士就业的重要性,对汇丰一下子解雇四百多名英籍员工表示‘严重关切’。

话里话外暗示我们处理得过于粗暴,可能影响香江的营商环境声誉。”

林浩然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我按照你的意思,首先呈上了包约翰他们整理的详细报告,里面清晰记录了理查德等人如何串连、如何公然在会议上提出非分要求、试图以集体辞职胁迫管理层的全过程。

我特别强调了,这不是普通的裁员,而是对管理层权威的公然挑战,如果妥协,汇丰银行将无法正常运营,最终损害的将是所有股东和员工的利益,也包括仍在职的众多英籍员工。”

何善恒顿了顿,继续说道:“然后,我重点提到了当初收购汇丰,正是在麦里浩爵士您的热心斡旋下,为了维护香江金融稳定,我们恒声集团才‘勉为其难’接下了这个担子。

我们本意是稳定和发展汇丰,谁料想刚刚接手就遇到如此棘手的内部抵抗。

如果因为处理这些挑衅者而受到不公正的指责,恐怕外界会质疑总督府当初推动此交易的明智性,甚至认为总督府无法保障基本的企业管理秩序。

这对总督府的威信,恐怕会有负面影响。”

“麦里浩爵士听到这里,脸色变了几变。”何善恒语气中带着一丝笑意,“他沉默了很久,我趁机又向他阐述了我们对汇丰银行未来的发展规划。

强调我们会保障所有遵纪守法员工的权益,并且会加大在香江的投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最终,他的态度软化了下来。”

“他怎么说?”林浩然问道。

“他表示理解企业管理层的难处,但也希望我们能‘妥善处理后续’,比如,依法足额支付解雇赔偿金,避免引发更大的社会纠纷。

同时,他也暗示,只要后续不再出现大规模针对英籍人士的裁员,总督府不会在银行业务审批等方面刻意刁难。

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何善恒总结道。

林浩然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何叔叔,办得漂亮!这下我们算是过了总督府这一关。

赔偿金不是问题,按照法律和合同规定该给多少就给多少,只要能把这些人清出去,花点钱值得。”

“是啊,花钱买清净,也买来了未来改革的空间。”何善恒感慨道,“麦里浩是个明白人,他知道逼急了我们,对香江的稳定和发展没好处,尤其是在这个敏感时期。

他自己的政绩和面子,比那几百个不识时务的洋人员工更重要,听说那位汇沣银行前企业信贷部的总经理理查德·哈里森先生已经组织人员,准备明早一同到总督府前抗议了,我相信总督先生会与那数百名被炒鱿鱼的员工谈妥的。”

“如此最好不过了!”林浩然笑道。

挂断电话后,林浩然心情舒畅了不少。

总督府这边的潜在威胁基本解除,让他可以更专注于即将到来的与花旗银行的谈判。

转眼间,时间过去了一个晚上。

十月二十七日下午,香港启德机场依旧是一片繁忙景象。

巨大的波音客机在维多利亚港畔的跑道上惊险起降,引擎的轰鸣声与海风的咸湿气息交织在一起。

林浩然在马世民和几名保镖的陪同下,站在贵宾通道的出口处。

他身穿一套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气度沉稳,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出口方向。

尽管花旗银行香江分行肯定已经为这位总部来的领导安排好了一切,但他依然亲自前来迎接约翰·里德,这既是出于对这位老朋友的尊重,也是向花旗银行展示他林浩然的诚意。

“老板,约翰·里德的航班已经落地了。”马世民看了看手表,低声说道。

林浩然微微颔首:“嗯,准备好车辆,直接去文华东方酒店。”

不多时,约翰·里德熟悉的身影便出现在通道口。

他看起来有些疲惫,长时间的飞行显然消耗了不少精力,但那双锐利的眼睛里依旧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他身后跟着两名助理,提着公文包,步履匆匆。

“约翰先生,欢迎再次来到香江!”林浩然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主动迎了上去,伸出手。

看到林浩然居然亲自来迎接他,约翰·里德显然脸上流露出惊讶之色。

“林先生!”约翰·里德加快脚步,与林浩然紧紧握手,语气带着感慨,“劳烦你亲自来接机,真是太客气了。

距离我们上次见面,好像还没过去多久,但林先生的事业版图,可是又扩张了一大圈啊!”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林浩然朗声一笑,拍了拍约翰·里德的胳膊:“约翰先生,你我是老朋友了,何必见外,车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路上聊。”

原本,花旗银行香江分行业有人过来迎接约翰·里德,不过见状,约翰·里德直接将分行的接机人员打发回去了。

一行人乘坐,离开了喧嚣的机场。

车内空间宽敞舒适,隔绝了外界的嘈杂。

“这次飞行还顺利吗?”林浩然寒暄道。

“还算顺利,就是距离实在太远了。”约翰·里德揉了揉眉心,随即切入正题,“林先生,我就不绕弯子了。

这次我匆匆赶来,确实是因为总部对恒声集团收购汇沣银行一事非常关注。”

林浩然神色不变,轻松地说道:“哦?汇沣收购案竟然惊动了花旗总部?这我倒有些意外了,这笔交易,主要还是为了稳固恒声在香江及东南亚的根基。

怎么,花旗银行觉得这会影响到我们的合作?”

约翰·里德目光直视林浩然:“影响合作?那倒不至于,我们一直非常珍视与林先生以及恒声集团的伙伴关系。

只是,汇沣银行旗下,似乎还包括了一家美国的银行——海丰银行?”

林浩然心中了然,果然是为了海丰而来。

这完全与他们预估的差不多。

他脸上适时的露出一丝“恍然”,随即又带着几分“无奈”:“原来是为了海丰银行,说实话,这算是个意外的‘添头’。

我们收购汇沣银行,本身就是一个意外,至于海丰银行,更是随着汇沣打包过来的资产,初步了解,这家银行在纽约州的情况,似乎有些复杂。”

他刻意没有表露真实意图,反而给人一种正在初步评估,甚至可能觉得这是个“机会”的印象。

约翰·里德仔细观察着林浩然的表情,试图从中读出些什么。

转过头,看向林浩然,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林先生,请允许我直言,海丰银行的情况,可能比‘复杂’两个字要严重得多。

我们花旗银行与海丰同在纽约州,对它的底细再清楚不过,它的问题,是根子上的。”

“约翰先生一路舟车劳累,我已经在半岛酒店给您预订好了房间,要不等您休息好了再聊?”林浩然笑道。

“不了,林先生,实不相瞒,我明天还要去一趟新嘉坡,像我们这种职务,我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约翰·里德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我们还是先谈谈正事吧。”

林浩然理解地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直接去酒店谈。”

轿车抵达位于尖沙咀的半岛酒店。

林浩然早已在这里为约翰·里德准备了最好的套房,并安排了一场小型的接风宴。

之所以安排在这边,而不是中环的文华东方,主要是考虑到约翰·里德刚经历了长途飞行,选择距离机场较近的半岛酒店确实更为体贴。

更何况,半岛酒店在香江的酒店中,绝对算得上是奢华酒店中的皇者。

宴席设在套房的餐厅内,环境私密,便于深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很自然地再次回到了海丰银行上。

约翰·里德见林浩然似乎对海丰银行的困境认识不深,心中不免有些焦急。

他放下刀叉,郑重地说道:“林先生,作为朋友和亲密的合作伙伴,我必须提醒你,海丰银行的主营业务结构极不合理,信贷业务风险高企,储蓄基础薄弱,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它就像一艘到处漏水的破船。

汇沣银行当初收购它,是看中了它的零售网络,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策,海丰银行不仅没有帮助汇沣打开美国零售市场,反而成了不断输血的负担。”

林浩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眉头微蹙,仿佛在认真考虑约翰·里德的话。

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约翰先生,感谢你的坦诚,不瞒你说,集团内部对于如何处理海丰银行,确实存在不同意见。

有高管认为,这或许是恒声集团凭借自身资本实力,正式进军美国市场的一个契机,毕竟,海丰在纽约州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网点和客户基础。

虽然,这些网点和客户质量,可能确实如你所说,存在一些问题。”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既表达了内部的“分歧”,也流露出一丝“不甘心”和“冒险一试”的想法。

果然,约翰·里德一听“进军美国市场”这几个字,脸色更加凝重。

他连连摆手:“林先生,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想法!美国银行业市场壁垒之高,竞争之激烈,远超外界想象。

各州的银行法,尤其是那个单一银行制度,对外来者极不友好,海丰银行被限制在纽约州内,外面是花旗、摩根、梅隆这些巨头的领地,它根本无力扩张。

恒声集团作为外来资本,即便投入巨资,也很难改变这个局面,反而会深陷泥潭。

美国**、监管机构,乃至各大金融集团背后的财团,鱿鱼资本等,都不会乐见一家由华人主导的银行集团在美国本土坐大。”

他顿了顿,加强语气:“将宝贵的资源投入海丰银行这个无底洞,在我看来,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它只会分散恒声集团的精力,拖累你们在全球其他更有潜力市场,比如东亚、中东、南洋的发展。

这与我们花旗银行所了解的,林先生你一贯精明、前瞻的投资风格,可不太相符啊。”

林浩然看着约翰·里德急切的神情,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故作困扰地揉了揉太阳穴,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语气带着一丝“请教”的意味:“约翰先生,听你这么一说,问题确实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

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处置这个‘烫手山芋’呢?

总不能刚接手就让它烂在手里,这对汇沣银行,乃至我们恒声集团的声誉也是个打击。”

约翰·里德眼中精光一闪,他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

他清了清嗓子,摆出推心置腹的姿态:“林先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现在市场对你们接手汇沣的消息反应尚可,果断将其剥离。

为表花旗银行的诚意,以及维系我们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决心,我们愿意接手海丰银行。”

他抛出了在纽约总部时与董事会**便已经商量出的方案:“具体方式可以是这样的,恒声集团以其持有的海丰银行51%股权作为出资,我们花旗银行则以增发相当于当前总股本约3%的新股作为对价,进行置换。

如此一来,恒声集团不仅卸下了包袱,还能正式成为花旗银行的战略股东,我们的利益绑定将更加紧密。

这对于恒声集团未来的全球化布局,尤其是借助花旗网络进入美国市场,远比直接经营海丰银行要明智得多。”

车内和宴席间的铺垫,在此刻图穷匕见。

约翰·里德代表的花旗银行,目的就是消除潜在竞争威胁,并试图以相对较小的代价拿下海丰银行在纽约州的网点资源。

林浩然听完,沉默了片刻,脸上看不出喜怒。

他轻轻摇晃着手中的红酒杯,目光凝视着杯中荡漾的液体,仿佛在仔细权衡。

半晌,他抬起头,看着约翰·里德,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约翰,我的朋友,你这个方案,听起来似乎对我们很有利,但仔细一想,恒声好像有点吃亏啊。”

约翰·里德心中一紧,面上维持着镇定:“林先生,何出此言?花旗银行3%的股份,其价值和未来潜力,难道不比一个深陷困境的海丰银行更有吸引力吗?

据我所知,贵集团只花了10亿港元,也就是不到2亿美元的价格,便成功收购了汇沣银行,我们以花旗银行3%的股份来对海丰银行进行融资收购,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价格。”

林浩然摇了摇头,语气平和地回答道:“账不能这么算,首先,汇沣银行此前收购海丰银行51%的股权,花费了3.41亿美元的真金白银,这是有据可查的市场交易价格。

而花旗银行目前的市值,大约在40亿美元上下浮动,3%的股份,市值约1.2亿美元,用价值3.41亿美元的资产,去换1.2亿美元的股权,这笔交易,无论如何也说不上公平吧?”

目前,在整个美国,银行业的市值普遍偏低。

最大的阻碍便是各州对银行业跨州发展的限制。

也正因为如此,全美上市企业前20名,没有一家是银行企业。

花旗银行算得上是美国第一大银行了,也不过是排在前五十罢了。

他顿了顿,继续施加压力:“其次,正如你所说,我收购整个汇沣银行,确实只花了10亿港元,但这是基于如今汇沣陷入困境、渣打急于脱手的特殊背景下的抄底价,包含了汇沣银行的整体债务情况。

所以不能简单地用这个总价去反推其中一项资产海丰银行的价值,如果按比例折算,海丰银行51%的股权在汇沣总资产中的价值,也远不止1.2亿美元。”

约翰·里德试图辩解:“林先生,汇沣当初收购海丰是溢价收购,而且现在海丰银行的状况比当时更差,其实际价值已经大幅缩水……”

林浩然抬手打断了他,语气依然从容,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约翰先生,商业谈判的基础是合理的估值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我承认海丰银行有问题,否则汇沣也不会被它拖累,但它的核心价值——纽约州的银行牌照、数百家网点、现有的客户继承等等,这些并没有消失。

我们华夏有一句老话:即便它是‘破船’,也有三斤钉。

更重要的是,如果恒声集团真的决心要进入美国市场,那么海丰就是现成的跳板,其战略价值,不能仅仅用当前的财务数据来衡量。”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看着约翰·里德,继续说道:“我明白约翰先生你亲自来找我的原因,我之所以坐在这里和你谈,是因为我珍视与花旗的合作关系,也认为将资源集中于优势区域是更明智的选择。

但这并不意味着恒声会做亏本的买卖,花旗银行想要消除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巩固在纽约州的地位,理应拿出更有诚意的方案。”

林浩然这番话,软中带硬,既点明了海丰的残余价值和潜在战略意义,暗示恒声可能不惜代价自己干,又强调了花旗的潜在收益,可以消除竞争,将压力抛回给了对方。

约翰·里德陷入了沉默。

他意识到,林浩然对海丰银行以及花旗银行的状况都了如指掌,之前的“犹豫”和“请教”,恐怕更多是一种谈判策略。

这位年轻的东方富豪,远比他们预想的还要难对付。

他深吸一口气,知道原先的方案行不通了。

他需要更大的授权来促成这笔交易,毕竟,拿下海丰,对花旗在纽约州的布局确实有利,也能彻底杜绝林浩然以此为据点在美国深耕的可能性。

同时也彻底绑定林浩然这位他们整个花旗银行都非常看好的华裔商业大亨。

“那不知道林先生不妨说说,您的要求是什么?”约翰·里德直接开口问道。

“我的要求很简单,海丰银行可以卖给花旗银行,花旗银行也可以拿股权来收购,但是我需要8%的花旗银行股份,按照汇沣银行此前收购海丰银行的价格,这个8%的股份,并不算很过分。”林浩然笑道。

然而,约翰·里德闻言,却是直接站了起来,声音有些激动地说道:“林先生,这不可能,3%的股份加1亿美元的现金,这是我能给出的最大诚意。

至于8%的股份,不可能,哪怕是这笔交易达不成,我们也无法答应。”

林浩然早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花旗银行目前明面上最大的股东只持有6.72%的股份罢了。

之前,花旗银行可是让林浩然持有了3%的股份,如今再加多3%,便已经成为花旗银行明面上第二大股东了。

所以,即便海丰银行那51%的股份真的值8%的花旗银行股份,花旗银行高层也不可能允许林浩然再度增持8%的股份。

林浩然看着约翰·里德激动的反应,心中早有预料。

这些花旗银行背后的财团,肯定是不愿意被一位华人骑在自己的头上。

他优雅地端起酒杯,轻轻摇晃着杯中的红酒,语气依然从容:

“约翰先生,先别激动,请先坐下,我理解你的顾虑,但请听我把话说完。”

约翰·里德深吸一口气,重新落座,但眼神中依然带着警惕。

8%的股份,这个要求太过分了。

如果加上此前的3%,那对方岂不是持有11%的花旗银行股份,成为花旗银行第一大股东了?

然而,约翰·里德并不知道的是,实际上对方如今便已经持有超过8%的股份,早已经成为花旗银行第一大股东了。

这次如果再拿下3%的股份,还真的是持有超过11%的花旗银行股份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