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继承小工厂到全球财阀 第799章 轰动香江的神来之笔

();

10月29号清晨的香江,空气中弥漫着早茶点心的香气和报童清脆的叫卖声。

“号外!号外!《东方日报》独家!林生再创神迹,海丰银行天价易主花旗!”

“恒声集团惊天交易,林浩然空手套白狼,渣打银行成大输家!”

“神来之笔!林浩然“空手套白狼”,恒声集团净赚花旗数亿资金与核心董事席位!”

硕大的黑体标题几乎占据了《东方日报》的整个头版。

报导详尽梳理了这笔交易的来龙去脉,从林浩然以10亿港元“接盘”渣打急于脱手的汇沣银行,到如今以花旗银行3%股权,估值约1.2亿美元。

加1.5亿美元现金,总计约2.7亿美元,折合港币约14亿元的天价,将汇沣银行旗下的海丰银行这个“烫手山芋”转售给花旗。

更令人震惊的是,交易还附带了一个让所有金融界人士垂涎的条件,恒声集团获得花旗银行一个常驻执行董事席位!

文章算了一笔明账:林浩然不仅近乎“零成本”获得了汇沣银行这个完整的银行体系,更重要的是,为恒声集团和他本人撬开了通往全球金融权力核心的大门。

“一买一卖,尽显商业智慧!”《东方日报》不吝赞美之词,“林浩然先生此举,堪称现代商业史上‘点石成金’的典范。

昔日被渣打视为包袱、急于甩卖的海丰银行,在林先生手中,短短时间内便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与花旗这等全球巨头交易的战略筹码。

这不仅是一次财务上的巨大成功,更是一次战略上的完美布局!”

报道一出,全港哗然。

报纸摊前,证券交易所内,几乎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这笔惊人的交易,所有人的手中,都拿着一份《东方日报》。

茶楼里,原本谈论着马经、楼市的食客们,话题瞬间被这则爆炸性新闻取代。

“哇!这个林浩然真是犀利!当初我以为他花十亿买汇沣是当了水鱼,谁知道人家眼光看得那么远!”一个股民看着报纸上的文章,拍着大腿感叹。

“丢那星!渣打银行这次真是面都丢光了!自己当**丢掉的东西,人家转手就卖了个天价,还搭上了花旗银行的董事位子!这脸打得啪啪响啊!”另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男人说得唾沫横飞。

“所以说,人和人的眼光是不一样的,我们还在笑话人家接盘的时候,人家已经站在我们看不到的高度布局了。

恒声集团这次是真正鲤鱼跃龙门了!”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银行职员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充满钦佩。

九龙旺角一个报摊前,十几个市民围着报摊,人手一份《东方日报》。

他们买到报纸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站在原地看了起来。

“哇!花旗银行3%股份加一亿五千万美金?海海丰银行不是说亏到趴在地上吗?林生怎么做到的?”

“神乎其技!真是神乎其技啊!之前渣打银行卖给恒声集团的时候,个个都以为这是个麻烦,谁知人家转个手,就变废为宝,卖了个天价。”

“还有花旗董事席位啊!华人第一次堂堂正正坐在华尔街巨擘的决策台啊!”

“厉害啊,真是为我们华人争光,汇沣是前香江英资龙头,花旗是美国霸主,林生通杀!谁还敢说我们华人不懂玩金融?”

街头巷尾,的士司机、商铺老板、写字楼白领,无人不在热议。

林浩然的声望在这一刻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他不再是简单的“香江巨富”,而是被冠以“金融魔术师”、“华人之光”、“香江骄傲”等耀眼头衔。

恒声集团收购汇沣银行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尚未消退,这场与华尔街巨头的巅峰交易,更是将这种自豪推向了狂热。

香江市民仿佛看到了一位本土英雄,在世界的金融舞台上,以其智慧和手腕,书写着属于华人的传奇篇章。

相比于普通市民的震惊与兴奋,金融圈的反应则复杂得多,震惊之余,是更深层次的解读和分化。

中环的各家银行办公室里,分析师和高管们都在紧急开会,重新评估恒声集团和林浩然的实力与威胁。

之前那些嘲笑林浩然“人傻钱多”、“不懂银行业”的声音,此刻全都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和重新审视。

“精妙绝伦!林生这步棋,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资产运作啊,他看准了花旗对海丰银行网点资源的渴望,更看准了花忌惮他在纽约州获得立足点的心态。

用一个不良资产,换取了花旗的核心股权和宝贵现金,最关键的是那个执行董事席位,这是打开了通往全球金融最高权力圈的大门!

之前收购汇沣时舍弃的企业客户和承担的不良资产包袱,在这笔交易带来的收益和战略价值面前,简直不值一提!渣打?成了林生完美棋局里的垫脚石!”一位华资券商的分析总监拍案叫绝。

另一位资深基金经理则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感慨:“短短几天!从接手汇沣到转手卖出海丰给花旗,不过几天时间!

这不仅仅是眼光,更是无与伦比的执行力、魄力和谈判手腕!林生对时机的把握、对对手心理的揣摩,已经登峰造极。

这笔交易,足够写入顶级商学院的经典案例。”

这一天,作为独家报道的《东方日报》,几乎是卖疯了。

一整天下来,《东方日报》整整销售了57.8万份,这也是《东方日报》首次日销量突破55万份,再次创造了一个新纪录。

而此前最高的时候,也不过是50万份出头而已。

无论如何,这笔交易彻底颠覆了之前部分人对林浩然“当冤大头”的看法。

《香江新晚报》作为一份晚报,于当天下午及时发布了当期报纸。

其头条文章《神来之笔:林浩然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再次引发了市民们的惊叹。

之前质疑汇沣交易的声音,此刻在铁一般的事实和巨大的利益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迅速被淹没在赞誉的海洋中。

而此刻,在香江渣打银行大厦顶层的会议室里,气氛却降到了冰点。

最新的《东方日报》被渣打香江新任大班泰伦狠狠摔在会议桌上。

报纸头版上林浩然与约翰·里德握手微笑的照片,此刻在他看来无比刺眼。

“耻辱!奇耻大辱!”泰伦额头上青筋暴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他环视着在座同样面色难看的同僚,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像甩掉一袋**一样,把海丰银行连同汇沣一起塞给了那个林浩然,还为此承担了58亿债务的剥离,我们以为他接手的是个烫得能把手烤熟的烂摊子!

结果呢?几天,才**几天,他就把这个‘烂摊子’的核心部分,卖给了花旗!而且还是卖了个天价,3%花旗股份,1.5亿美金现金,还有一个执行董事席位!”

渣打银行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泰伦的咆哮在会议室里回荡:“当初负责在美国找买家的团队呢?站出来!“

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颤抖着站起来:“泰伦先生,我们当时确实接触过花旗,但他们明确表示对海丰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泰伦冷笑着拿起报纸,“那现在这是什么?魔术吗?”

几位当初负责处理汇沣银行出售事宜的高管,一个个低着头,噤若寒蝉,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们也确实找过花旗银行这家同在纽约州的金融霸主,然而花旗银行的回应非常敷衍,让他们根本看不到卖给花旗银行的机会。

现场的高层们,谁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费尽功夫都卖不出去的海丰银行,被林浩然几天时间就卖掉了,而且还是高价卖出。

“而我们呢?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只拿到了10亿港币现金和一个甩掉包袱的轻松感,现在全世界的金融圈都在看我们的笑话!

看我们渣打银行是如何有眼无珠,是如何把一块裹着泥巴的金子当**扔掉,然后被一个华人小子捡起来擦擦亮,转手卖出了钻石价!”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众人低着头,不敢直视愤怒的泰伦。

然而,泰伦也非常清楚,自己在这会议室上大发雷霆根本没有任何用。

当初极力推动将汇沣银行剥离给恒声、认为这是甩掉不良资产最佳方案的,便是他。

那份由他主导起草的交易评估报告,此刻更像是一纸自取其辱的证明。

会议室里,泰伦的咆哮声虽然落下,但那股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却如同实质般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他颓然坐回主位,原本挺直的脊背仿佛瞬间垮了下去,只剩下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报纸头版上林浩然那从容自信的笑容。

“散会吧。”

他挥了挥手,声音沙哑且带着疲惫。

这个会议,泰伦知道,继续开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件事情,他注定会成为替罪羊。

高管们如蒙大赦,一个个低着头,悄无声息地迅速离开了会议室,生怕慢了一步就会再次点燃泰伦那即将爆发的火山。

最后一个人轻轻带上了门,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剩下泰伦一人,以及那份刺眼的《东方日报》。

窗外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将中环的繁华尽收眼底,但泰伦却感觉浑身冰冷。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回想起当初力主与恒声集团交易的一幕幕。

那时,他是何等意气风发。

成功处置汇沣银行这个“不良资产”,被伦敦总部视为扭转香江业务局面的关键一步。

那份由他亲自撰写的交易报告,详细论证了剥离汇沣银行后,如何能甩掉这个沉重包袱,优化资产负债表,使渣打能够轻装上阵,专注于更具增长潜力的核心业务。

报告里,他将林浩然和恒声集团描述为“对银行业复杂性缺乏足够认知,但资金实力雄厚的接盘者”,暗示这笔交易是渣打运用智慧成功转嫁风险的典范。

他甚至能回忆起前几天前往伦敦总部出差,在向伦敦董事会汇报时,几位资深董事赞许的目光。

当时,一位与他私交不错的董事私下对他说:“泰伦先生,干得漂亮!这笔交易如果能圆满收尾,你在总部的声望将达到新的高度,未来董事局的位置,未必不能争一争。”

“未来董事局的位置……”

这句话如今看来,简直就是成了一句笑话。

他曾以为这笔交易是他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注脚,是他通往权力顶峰的坚实台阶。

可现在,这级台阶瞬间化作了吞噬他的流沙。

林浩然不是“缺乏认知的接盘者”,而是眼光毒辣、布局深远的猎手。

渣打也不是“智慧的风险转嫁者”,而是那个被蒙在鼓里,亲手将战略筹码拱手让人的“愚蠢小丑”。

“小丑……”泰伦喃喃自语,嘴角扯出一丝苦涩到极点的弧度。

他想起了今天早上接到的一个来自华尔街老友的电话,对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嘿,泰伦,你们渣打什么时候改行做慈善了?专门为东方的天才提供启动资金和弹药?”

当时他还一头雾水,直到秘书将这份《东方日报》放在他桌上。

全世界的金融圈都在看笑话!

看渣打银行,看他泰伦,是如何完美演绎“有眼无珠”这四个字的!

最让他无法接受的是,他们当初并非没有尝试过寻找其他买家,包括花旗。

但花旗那敷衍的态度,让他们确信海丰银行毫无吸引力。

可为什么林浩然就能做到?

他到底抓住了什么他们忽略的关键?

是那份纽约州的银行牌照潜在威胁?

还是海丰银行的某种特殊价值被他们低估了?

无论答案是什么,都只能证明他们渣打团队的专业判断力出现了致命的盲区。

而他自己,正是这个盲区的最大推动者和责任人。

“咚咚咚。”轻轻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秘书推门进来,直接汇报道:“泰伦先生,伦敦,伦敦总部董事会**德里克巴伯勋爵的专线,要求与您通话,现在。”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而且来得如此之快,甚至没有给他任何缓冲和准备的时间。

泰伦深吸一口气,努力想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镇定一些,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面部肌肉僵硬得不听使唤。

他整理了一下歪斜的领带,清了清沙子般的喉咙,然后离开会议室,返回自己的办公室。

“泰伦。”德里克巴伯勋爵此刻的声音看似平静,但泰伦心中却是不由一紧。

“**先生。”泰伦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德里克巴伯勋爵的声音透过越洋电话线传来,带着大西洋彼岸特有的寒意:“我想你已经看到今天的新闻了,《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也都转载了这条消息。

现在整个伦敦金融城都在讨论,渣打银行是如何完美错过了一笔价值近三亿美元的交易。“

泰伦握紧话筒,回答道:“**先生,这件事我们正在深入分析.“

“分析?“德里克巴伯勋爵打断他,“我需要的不只是分析,今早的董事会议上,各位董事都在质疑当初的决策过程,那份由你主导的评估报告,现在看起来就像是个笑话。“

泰伦感到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他知道德里克巴伯勋爵口中的“各位董事”,主要就是指同样有坐上下一任董事局**位置资格的理查德。

“**先生,当时的评估是基于……”

“基于什么?基于你认为林浩然不懂银行业?基于你认为海丰银行毫无价值?还是基于你急于完成这笔交易,好在履历上添上漂亮的一笔?”德里克巴伯勋爵直接打断了泰伦的话。

每一个字都像鞭子抽在泰伦心上。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

他已经大概知道,总部那边是在找一个替罪羊。

而他泰伦,大概也如渣打香江前大班布朗那般,成为了这个替罪羊了。

想到这里,泰伦内心愈加苦涩。

此前他还暗中嘲笑布朗,认为布朗为渣打银行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原本不出意外会成为下一任渣打董事局**。

却因为得罪林浩然而彻底失去继承人的资格。

所以,在接替布朗的位置后,泰伦面对林浩然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不敢得罪这位祸害。

可没想到,自己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这个宿命。

他以为自己足够谨慎,却还是栽在了同一个人手上,而且是以一种更彻底、更羞辱的方式。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黯淡的职场前景。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笔交易让恒声集团获得了花旗银行的董事席位,这意味着我们不仅损失了潜在的巨额收益,还亲手让自己的竞争对手更加强大。

泰伦,这已经不仅仅是判断失误的问题了。”

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根据初步估算,因为这次事件,渣打的股价可能会下跌5%到8%,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亚洲市场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

“董事会要求你立即准备一份详细的说明报告,同时,你需要在下周一返回伦敦,亲自向董事会汇报。”

泰伦感到喉咙发紧:“是,**先生。”

“另外,“电话那头顿了顿,“在调查清楚之前,董事会决定暂时由理查德代理你在香江的一切职务。”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将泰伦最后一丝希望也击得粉碎。

他几乎能想象到理查德·杨此刻在伦敦总部得意的表情。

挂断电话后,泰伦颓然倒在座椅上。

窗外便是全香江最繁华的街景,但他知道,自己在渣打的职业生涯已经走到了尽头。

与外面的沸腾和渣打内部的混乱截然不同,康乐大厦恒声集团顶层,林浩然的办公室内,气氛平静中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从容。

康乐大厦那标志性的圆形窗户前,林浩然负手而立,俯瞰着脚下这座因他而再次陷入狂热与争议的城市。

何善恒拿着几份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走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和敬佩:“浩然,全城轰动!《东方日报》这报道一出,效果比我们预想的还要轰动十倍!

现在全香江都在谈论你的‘神来之笔’,之前那些说我们买汇沣是冤大头的声音,彻底哑火了。”

马世民也在一旁笑道:“老板,渣打那边,估计已经炸锅了,泰伦爵士的脸色,想想都精彩。”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快意。

之前渣打银行可没少对付置地集团,作为置地集团掌舵人,老板让渣打银行再次吃瘪,他乐见其成。

林浩然转过身,脸上并无太多得意之色,反而显得非常冷静。

他接过何善恒递来的报纸,扫了一眼那醒目的标题和照片,随手放在巨大的红木办公桌上。

这份报纸的内容,他早就知道了。

“轰动是意料之中,这笔交易本身的价值和戏剧性,足以让媒体疯狂,渣打的反应,也在算计之内,他们越愤怒,越证明我们这一步走对了。”

他走到沙发前坐下,示意何善恒和马世民也坐。

“相比之下,我更在乎的是我们在花旗银行的那个执行董事席位,何叔叔,我过段时间肯定是要去一趟美国的,但是美国那边我也不可能常驻,最多停留个把月。

所以到时候麻烦您在恒声集团中选出一名能够代表我的精英,常驻纽约,担任花旗银行的执行董事。”

何善恒笑着回答道:“浩然放心,这件事我会亲自把关,这个人选不仅要精通国际金融业务,更要有足够的忠诚和魄力,能在花旗的董事会上为我们争取利益。”

林浩然点点头,有些感叹地说道:“这个席位,是我们撬动全球金融格局的支点,花旗3%的股权和1.5亿美元现金固然重要,但这个董事席位,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