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爸苏章明王杰都在客厅一起聊天讲话,苏小姑提着新燃好的碳炉进来,再拿十几个之前苏云在别的集市收来的烟薯,烟薯糖分特别多,烤出来香甜软糯,纤维还特别少,被誉为红薯界的冰淇凌,也算是烤红薯最佳的品种了。
一群人一边喝茶一边烤红薯再吹吹牛聊聊天没一会烟薯的香味飘满整个客厅,聊天气氛也是非常好。
蒙哲和王杰也在闲聊中逐渐熟络起来,一个是高校高材生,一个在商海沉浮数年小有成就,眼界和观念都比较合得来,才一会功夫两人竟聊了很多话题。
趁红薯还没烤熟,苏妈从厨房拿点花生和板栗进来,这些农村常见的小玩意隔着一张铁丝网被火烘烤着,闻着食物的香味听着炭火的噼啪声此时颇有一种围炉夜话的氛围,就连冒着热气的茶壶都显得非常的应景。
聊了一会家常,几人开始聊气候,极寒,煤炭,讨论**未来救援措施。
期间给秦果打了个电话确认时间和数量。
秦果这边回复每天只可以拉一车10吨的量,还是走后门,再多也就没有了。
苏章明看了眼墙上的日历,只有一周时间了,意思是可以拉7趟,一共70吨,这些煤拉回来能很大的缓解村里取暖的问题。
本来以为每天早出晚归能多拉一趟的众人再次商量一番后决定,先把煤炭拉回来,然后进行统计,按村里人口进行统计买煤的上限,像苏云家这样的11口人,如果每人份额每天是20斤,那么苏家最多每天只能买220斤煤炭,7天就是1540斤煤炭。
对于出人出力还出车的几家,以煤炭为酬劳付人工费和车费。
这个方法很公平,苏家已经提前囤了好多煤炭,又去后山捡了很多大柴,倒是不缺煤炭和柴的,但是这种时候肯定要随大流,为了日后光明正大的烧火取暖而努力。
最后决定苏章明和王杰每天跟着小叔叔家的货车出去拉煤,谭哥和蒙哲负责登记和统计村里要兑换的人数和物资,空的位置换小外婆家的大表舅过去,听到村里出油钱和工钱,大伙也很乐意跑这几天的活。
4人连着7天都在跑煤炭厂,苏小姑也给苏章明和王杰的伙食也做了一些调整,既不会显得与众不同还能让人吃好。
幸运的是这几天天气不错,一直没再下雪。
和秦果的交易也一帆风顺,最后一天秦果也收到家里的通知叫他赶紧回家帮忙囤东西。
比别人更敏感果断的秦叔叔正在收棉被,羽绒服,大米,面粉,食用油,蔬菜和肉类还有日用品。
全球天灾带来的心理暗示和经济崩溃如雪崩一般席卷而来,但凡多关注一些社会新闻都会重物资轻现金。
期间苏云让苏章明带了几斤冻牛肉和几瓶好酒给秦果,秦果宝贝的不得了。
拉回来的煤炭堆放在村里的小广场上,用油布盖着,还派几村干部轮流看管着。
第7天最后一趟车回来,大家都根据之前登记的物资过来称煤炭,一个人头最多换100斤,剩余的尾数锁在祠堂仓库备用。
忙活了几天村里还给苏章明和王杰各发了100斤煤炭的人工费。
由于这几天弄了不少煤炭解了燃眉之急,村里气氛都好了不少。
第二天,村里来了十几个人帮忙处理村长家的鸡鸭鹅,谭家在家门口的操场上面支起了防风的油布,架起了3个大铁锅。
张丽丽负责看火烧热水,苏云帮忙过热水,兰爸、苏章明、谭哥三兄弟,小叔叔、大表舅、蒙哲8个人负责脱毛,谭家婶婶、和几个媳妇给取内脏,村里还来了三个婶婶清洗鸡鸭鹅的内脏,桃子婶婶也过来帮忙把清理好的鸡鸭鹅都拿干稻草给挂起来晾在架子上,刚晾上去还冒着热气没半个小时就冻硬了。
这么多人足足忙了三天大家才处理好,来帮忙的这些人都按人头除了买了一些回家谭哥额外每人送了10只做辛苦费。
苏云后来多换了20只鸡10只鸭子,谭哥最后只留了几十只活的鸡鸭下蛋,剩下的全部都处理掉了。
小静这边的煤炭王杰趁着天气好的时候拉过去了,没敢放在外面的牛棚,都悄悄的安置在房间里面。
这些天烧炭虽然自由了一些,但也不敢像往年一样大手大脚,每天一家人都是计划着烧火。
兰爸用没脱壳的稻谷换了不少的煤炭,省着用至少能用4个月。
阿兰前段时间自己在家泡了一些酸菜,两人取了一半要送给苏云。
小外婆一家本身就是种地的,粮食是不缺的,家里的菜**较多,这次得了煤炭,换了鸡,大表舅心情不错也打算提一些之前蜡的竹鼠和兔子来串门。
小叔叔一家和小外婆家差不多,本来家里做了一些菜干,萝卜干,还有闷黄豆本来就打算匀一些给苏家的。
煤炭的事情告一段落后小爷爷和志邦叔也提着东西来串门。
苏妈和苏小姑两人把拿回来的鸡鸭拿到楼顶去挂好,等再过一段时间腊鸡腊鸭出了腊就可以收进空间了。
苏家刚处理好腊鸡和腊鸭,小叔叔和兰爸就在苏家门口遇上了,小叔叔手上提着菜干、萝卜干和半袋大米,兰爸推着手推车,阿兰坐在车边上,车子上面鼓鼓囊囊用油布盖着让人看不清里面是什么,两人在门口打了招呼就排院门:“堂哥,是我,开门。”
苏爸正在客厅给孩子们讲说话之道,这世道更要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
听到自己堂弟在门口喊人:“来了。”
打发了几个孩子自己玩,又去厨房打声招呼,苏爸穿上羽绒服外套就去开院子门。
“你们怎么来了,进来坐。”
小叔叔苏志邦以前经常来苏家串门,和王杰也比较熟,有时候遇上了还要拉着王杰天南海北的瞎聊。
刚进院子兰爸就把手推车拉到院子旁停摩托车的地方。
挠挠头和苏爸说:“外面的粮食太贵了,我给你们带了些酸菜和粮食。”
苏爸平时很少和兰爸打交道,大多都是苏云经常去串门,当下他很不好意思道:“哎呀,人来就行了,你也太客气了,我上回买了一些粮食存着了,这些你带回去留着吃。”
兰爸摆摆手:“你们能有多少粮食,不够吃了你们就来家里取,要不是苏云帮衬我们,我们现在都要受冻的。”
苏爸见推辞不成就没再坚持,反正来日方长,就当帮他存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