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第172章 刺史的小算盘

();

夜幕降临,刺史府内灯火渐次点亮。

高元亮穿过重重院落,青石板路上他的官靴发出沉闷的声响。

廊下值守的衙役见他经过,纷纷躬身行礼,却被他挥手屏退。

客厅内,烛火摇曳。

高元亮负手而立,不时望向厅外。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更已过,刺史大人却仍未现身。

他端起茶盏,发现茶水早已凉透,正要唤人更换,忽听厅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见过刺史大人!”高元亮连忙放下茶盏,躬身行礼。

朱文成大步走入厅内,烛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

虽已年过五旬,身形微微发福,但那双如鹰隼般的眼睛依然锐利逼人。

他身着常服,腰间玉带上的和田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不必多礼。”

朱文成在主位坐下,端起侍女新奉的热茶抿了一口:“事情办得如何?”

高元亮脸上堆起笑容:“回大人,虽然韩小姐起初有些不情愿,但吴承安已经答应了。”

“这些寒门学子果然好打发,只需稍加暗示,他便乖乖就范。”

“是吗?”

朱文成冷笑一声,将茶盏重重放在案几上,发出“咔”的一声响。

“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这吴承安比你想象的要厉害得多!”

高元亮一怔,额头渗出细密汗珠:“下官愚钝,还请大人明示。”

朱文成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株百年老槐:“五年前清河县遭大坤兵马洗劫一事,你可还记得?”

“自然记得。”

高元亮连忙道:“当时大坤铁骑越过边境,洗劫我朝,清河县伤亡最为惨重,后来因为他们主将身亡,这才主动退去。”

朱文成转过身,眼中精光闪烁:“那你可知,当时年仅十岁的吴承安,一箭射杀了拓跋炎的爱子拓跋锋?”

“什么?”

高元亮脸色骤变,手中茶盏差点跌落:“这……这怎么可能?朝廷邸报明明说是王家父子临阵射杀拓跋锋,为此王振还升任了总兵!”

朱文成摇摇头,从袖中取出一份密函扔在案几上:“你自己看吧,这是才传来的消息,拓跋锋当年其实是吴承安射杀的。”

高元亮颤抖着打开密函,越看越是心惊:“大人的意思是……”

“本官猜测,王子安临死前必定将真相告诉了拓跋炎。”

朱文成捋着胡须,眼中闪过精光:“所以拓跋炎才会铤而走险,派人在我幽州境内行刺。”

“吴承安已经连夺两届案首,若此次院试再中,便要进京参加乡试,到那时,拓跋炎再想报仇就难如登天了。”

高元亮恍然大悟,后背已被冷汗浸透:“难怪……难怪那些刺客如此训练有素,原来是大坤的精锐!可大人,此事与我们并无直接干系,为何还要给他们送礼安抚?”

朱文成轻笑一声,踱回主位坐下:“这自然是看在韩成练的面子上,他女儿和弟子在我幽州遇袭,若本官毫无表示,如何向这位边关大将交代?”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况且,那韩若薇对吴承安似乎……”

话未说完,窗外突然传来“咔嚓”一声轻响。

朱文成脸色一变,猛地起身:“什么人!”

高元亮急忙冲到窗前,只见一只黑猫从屋檐跃下,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原来是只野猫。”

朱文成松了口气,重新坐下:“好了,接下来的事我们不必再管,经此一事,拓跋炎应该不敢再在我幽州境内动手。至于其他地方……”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高元亮一眼:“只要不牵连到本官,随他们怎么闹。”

高元亮会意,躬身道:“大人英明,下官这就去安排,确保院试期间不会再生事端。”

朱文成摆摆手:“去吧,记住,此事到此为止。”

翌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幽州城的青石板路上。

吴承安早早起身,在院中练了一套拳法。

虽然伤势未愈,但他坚持每日晨练的习惯从未间断。

“安哥儿起得真早。”

谢绍元推**门,看到院中身影不由赞叹:“伤势可好些了?”

吴承安收势吐纳,额头上渗出细密汗珠:“多谢关心,已无大碍。”

他擦了擦汗,望向韩若薇紧闭的房门:“师姐还没起?”

话音未落,那扇门“砰”地一声被推开。

韩若薇一身劲装,腰间别着长鞭,英姿飒爽地走出来:“谁说本小姐没起?我早就去马厩看过那匹汗血宝马了!”

她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确实是难得一见的良驹!”

吴承安微微一笑:“师姐喜欢就好。”

不多时,五人齐聚客栈大堂。

王宏发一边往嘴里塞着肉包子,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听说今年院试报名的人特别多,咱们得早点去排队。”

马子晋检查着佩剑,皱眉道:“文试报名在学政衙门,武举却在武备司,两地相隔甚远,吴兄,你……”

“无妨。”吴承安整理着衣衫:“我先陪你们去学政衙门,再去武备司。”

一行人出了客栈,融入熙熙攘攘的街道。

幽州城作为边关重镇,街市格外繁华。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各色行人摩肩接踵。

“让开!让开!”

突然,一队衙役开路而来,行人纷纷避让。

吴承安伸手拉着韩若薇退到路边,却见一顶八抬大轿缓缓经过,轿帘微掀,露出一张威严的面孔。

“是朱刺史!”王宏发低呼。

吴承安目光一凝,正好与轿中人对视。

那一瞬间,他分明看到朱文成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快走吧。”吴承安打断众人:“学政衙门到了。”

学政衙门前人头攒动,各地学子排成长龙。

五人排在队尾,足足等了两个时辰才完成报名手续。

“总算报上了!”王宏发擦着汗:“接下来是不是该去武备司了?”

韩若薇眼睛微眯:“当然是了,该给师弟报名了!”

随后,一行人朝武备司而去。

“到了。”

吴承安停下脚步,面前是一座森严的府衙,门前两尊石狮怒目圆睁,匾额上“武备司”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这里和学政衙门不同,虽然也有不少人来报名,但人数明显不及学政衙门的五分之一。

众人陪吴承安报名之后返回客栈,接下来只需等待时间参加科举即可。

而这时,在边境的大坤军团内,拓跋炎正在大发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