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配边疆:我偷偷组建百万大军! 第369章 优惠条件

();

辽阳。

东门。

一大早,樵夫梁平就挑着一担几十斤重的木柴,准备进城去售卖。

这一担柴是他从十多里外的地方砍伐而来。

他准备挑进城内卖掉换点铜钱,购买盐巴。

辽阳城居住着不少人口,世世代代。

这城周围的树林杂草早就烧光了。

如今辽阳城内无论是达官显贵,亦或者平民百姓。

他们想要烧柴做饭,就得去很远的地方砍伐或者从樵夫的手里购买。

这柴火成为重要的生活物资,不可或缺。

梁平家境贫寒,无田无地,唯以伐薪为生。

“开城门!”

太阳升起,城头响起了辽阳军镇守城军官的命令声。

一队辽阳军镇的军士合力将横木取下,在吱嘎声中,辽阳东门缓缓打开。

聚集在东门外的客商纷纷起身,朝着城门的方向走去。

梁平也挑着一担柴,排队走向了城门口。

几名军士坐在一张桌子后边,凡是进城的外地客商,均需上前核验路引。

梁平是辽阳当地人,与守城的军士熟悉,倒是不用路引。

只是他作为樵夫,想要进城,还是交了几文钱的孝敬给辽阳军。

辽州军被撤销后。

如今辽州由辽东军、辽阳军、辽西军和辽北四支军队分区驻防。

辽阳归属辽阳军驻守,中郎将乃是周元。

比起曹风军纪森严的辽西军而言。

辽阳军继承了不少原辽州军的陋习。

这守门的军士收取过往客商百姓的孝敬,成为他们的重要收入之一。

这已经成为一个潜规则。

哪怕是中郎将周元,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没有曹风那么厉害和财大气粗,没有办法给手底下的将士发赏。

他只能默许手下的将士们,自行设法捞取些额外的油水。

梁平缴纳了几文钱。

他的心里已经忍不住骂守门的辽阳军士了。

“贼匪不如!”

“早点死了好!”

“老子权当孝敬这些钱让你们去买棺材了!”

大老远地砍一担柴,本就卖不了几个钱。

可进城还要被守城的军士盘剥一些,让梁平的心里很是不爽。

骂归骂。

可他惹不起这些当兵的。

梁平进城到了集市将柴火卖了后,又去官府开设的盐店买了一斗盐巴。

他正准备回家的时候。

突然看到前边的路口聚集了不少人。

梁平也好奇地凑了过去。

只见在墙壁上,张贴着一张写满了小字的布告。

可是看这布告上的字,又不像是写的。

众人聚集在这布告下边,指指点点,低声议论着。

“这位大哥,这上面写的啥呀?”

“可是衙门又要加税了?”

梁平现在最怕的就是朝廷加税赋。

如今公主出嫁、官府修路、皇宫修缮、出兵讨伐胡人等等事情。

这些繁重的税赋如同巨石般压在了平头百姓的肩头,使得梁平等一众普通民众的生活愈发艰难,苦不堪言。

可只要不打仗,局势稳定。

他们辛苦一些,勉强还能维持温饱。

前些日子,辽州胡人和卢氏作乱。

局势乱糟糟的,朝不保夕。

这出去砍柴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被乱军杀了,或者被官军杀良冒功。

被问话的那人摇了摇头:“我不认得字,我也不知道这上头写的啥。”

一大群人聚集在布告下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一个所以然来。

负责张贴布告的乃是曹风手底下辽西商行的人。

他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儿。

他倒是奉命将这东西张贴了出来,可没有人认识呀。

他急中生智,跑到旁边的一个店铺内,找到了账房先生。

“这位先生!”

“劳烦你出去给大家伙念一念我们辽西的这一份辽西消息报!”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了十文钱,递给了那账房先生。

“也不让你白念!”

“念了后,这十文钱就给你了。”

账房先生闻言,脸上露出了笑容。

只需一念布告,便能轻松赚取十文钱,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打着灯笼也难找!

“行!”

账房先生收了十文钱后,当即出门走到了布告前。

“诸位,让一让,让一让!”

账房先生挤开了人群,走到了布告前。

“诸位,有人出了十文钱,要我给诸位念一念!”

账房先生对众人拱了拱手:“诸位且噤声!”

议论纷纷的众人都安静了下来。

“这一份布告乃是辽西那边的,并非我辽阳衙门张贴的!”

“这布告的名称叫辽西消息报。”

众人一听,又议论了起来。

什么叫辽西消息报?

当初曹风原本给自己捣鼓出来的这个报纸取名辽西纪实。

主要是记录辽西的大小事儿,顺势宣传吹捧一番他自己。

可当他将活字印刷弄出来,批量地印制这辽西纪实的时候。

他觉得这名儿太拗口,所以改名为了辽西消息报。

这主要还是记录辽西发生的大小事儿。

这辽西消息报将是他曹风掌控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今辽西消息报五六天印制一次,一次印制几百份,送往各处。

“这辽西消息报说,如今辽西经略使、辽西军中郎将,曹风小侯爷鼓励没有土地的百姓,去辽西安家置业!”

“凡是去辽西安家置业的,辽西商行将负责供应沿途接应护送!”

“去了辽西后,可在桑干河畔开垦五十亩土地,以后就归你们自个儿了!”

“若是缺少农具,缺少耕牛、种子,可向辽西钱庄借银子购置。”

“所借的银子,可以分为十年,二十年陆续还清即可。”

“这曹风小侯爷说了!”

“去辽西安家的,前一万户,将会额外地给予好处!”

“每一户到了辽西后,可得到十两银子的安家费!”

“这十两银子将每月给发放一两,十个月内全部发放到位!”

账房先生将辽西消息报上的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给了众人。

聚集在辽西消息报周围的人听到这话后,顿时沸腾了起来。

“此事当真?”

“去了就给五十亩地?”

“辽西商行还沿途负责接送,有这样的好事儿?”

“......”

如今大乾总体的问题就是豪门大户拥有数十,上百顷土地。

大多数百姓却没有立足之地。

他们要么给大户当佃户,要么只能当樵夫,当脚夫,当苦力营生。

他们对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地怀有深深的渴望。

现在曹风开出了许多优惠条件吸引大量百姓去辽西安家落户。

只要去了,不仅仅沿途接送,还给安家费。

到了辽西后,可以开垦五十亩属于自己的土地。

樵夫梁平此刻也很激动。

他家里原本是有土地的,可后来家里揭不开锅,交不起赋税,陆续卖掉了。

现在去了辽西安家落户,就能拥有五十亩地,梁平心动不已。

然而,辽西毕竟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听说盗匪横行,又被胡人经常劫掠,这让梁平心中难免生出几分顾虑与不安。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