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配边疆:我偷偷组建百万大军! 第298章 经略使

();

曹风给孟学文交代了一番后。

孟学文当即忙碌了起来。

他将周纯刚等五十名刚招募的读书人集中起来,进行了集中整训学习。

周纯刚等人以前别说当地方官了,连刀笔吏都没当过。

他们对于如何治理地方,一窍不通。

就像是曹风所说的那般。

没有经验是他们的缺点。

可却也是他们的优点。

这些人就像是一张白纸一般。

比起那些市侩的官吏而言,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东西。

你给他们灌输什么,那他们就会学什么。

孟学文这位曾经的私塾先生,再次开始给这些学生们授课。

只不过授课的内容不再是教他们学识字,学礼义廉耻。

此次学习的核心内容,乃是曹风精心编纂的、针对辽西现状的五大治理方略。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如何处理与百姓的关系,如何亲近百姓,如何赢得百姓支持等等。

面对这些新奇的东西,周纯刚等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学得如痴如醉。

当孟学文在这边紧急培训即将赴任地方的一批地方基层官员的时候。

朝廷对辽西军的封赏也如约而至。

辽西军是一支新组建不久的新军。

他们在曹风的率领下,开进辽西后,战果颇丰。

先是大破盘踞在辽西的卢氏叛军。

而后又大破马贼,击退胡人。

这每一仗都惊险万分。

大乾皇帝赵瀚对曹风在辽西的这几仗评价也颇高。

特别是曹风联手周正毅的飞骑营,斩杀了大量胡人,大扬大乾国威。

赵瀚龙颜大悦。

再加上二皇子赵英在一旁美言。

这一次给予曹风和辽西军的封赏那是相当丰厚的。

白云县县衙。

一名太监站在大堂中央,宣读着大乾朝廷对曹风以及辽西军的封赏。

曹风等一众人则是跪在地上,恭敬地听旨。

对于曹风而言。

动辄下跪虽有些不习惯。

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在自己没有强大到足以拒绝这一切前,该低头就低头,不丢人!

人嘛,要学会能屈能伸。

太刚易折。

现在大乾皇帝可以让他下跪接旨,他曹风不计较。

可是等他以后强大到足以和大乾皇帝分庭抗礼的时候。

到时候谁接谁的旨还不一定呢。

小太监足足地念了一炷香的工夫,才将圣旨宣读完毕。

宣读完圣旨后。

小太监忙上前,将大声谢恩后的曹风搀扶起来道贺。

“小侯爷,恭喜恭喜呀!”

“小侯爷独得圣宠,你这般年轻的经略使,在我大乾那可是独一份呀!”

小太监满脸的笑容,对曹风那可是羡慕无比。

这一次大乾皇帝直接给曹风加了一个官,那就是辽西经略使。

意味着。

他曹风以后不仅仅是辽西军的中郎将。

他更独揽辽西地方大权。

这军.政一把抓!

面对小太监的恭贺,曹风脸上都快笑出花了来了。

“我曹风只不过是立下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功劳。”

“皇上却如此厚待我,我实在是无以为报。”

曹风对着帝京的方向拱手。

“我曹风当誓死效忠皇上,愿为我大乾冲锋陷阵,死而后已!”

面对曹风的表态,小太监笑容更甚。

“小侯爷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我定禀明皇上的忠心。”

“多谢公公。”

曹风与小太监寒暄几句。

这才小太监邀请到了县衙的一间公事房内歇息。

“公公为了我曹风的事儿,千里迢迢跑一趟,实在是辛苦。”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请公公笑纳。”

曹风取出了一千两银票,不动声色地递给了小太监。

“哎哟!”

“小侯爷,你这是做甚,太折煞我了......”

小太监看到那一千两银票两眼放光,可还是假意推辞了一番。

“我曹风这个人喜欢交朋友。”

“我与公公一见如故。”

“想和公公交个朋友。”

“这权且是我曹风的见面礼,还请公公莫要推辞。”

小太监闻言,哈哈一笑。

“既然是朋友相赠,那我就权且收下了。”

“以后小侯爷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

曹风微微一笑:“我还真有些事儿需要麻烦公公。”

“我这远在辽西,以后在帝京若是有人上折子弹劾中伤我。”

曹风笑着对小太监说:“还请公公在皇上跟前,替我多多美言几句。”

“好说,好说。”

这公公是皇宫内的人。

他能被派出来传旨,那都是皇帝信任的人。

传旨是其一,其二少不了对辽西的情形进行一番窥探回禀。

曹风可不敢得罪这样的人。

他要是回去说几句坏话,那就麻烦大了。

因此他不仅仅送了厚礼,更是亲自设下宴席款待。

曹风如今已经是地方大员。

他如此款待,让传旨的小太监一行人是相当的受用。

曹风安排好了传旨太监一行人后。

他返回了自己白云县的住处,不由得哼起了小曲儿。

曹风如今准备在白云县待一阵子。

李宁儿也如影随形地赶到了白云县,帮曹风料理一些家里的事儿。

“小侯爷,什么事儿让你这么高兴?”

看到曹风脚步轻快,还哼着小曲儿,正在刺绣的李宁儿也颇为诧异。

自从自家小侯爷当了辽西军中郎将,率军进入辽西后。

一大堆事儿压着,她很久没有见到自家小侯爷如此轻松高兴了。

“喜事儿!”

曹风上前,高兴地一把抱住李宁儿。

对着她的面颊就重重地亲了两口。

“哎呀,小侯爷,大白天的不要这样,有人看着呢。”

李宁儿有些害羞地推开了曹风。

擦了擦自己脸上沾染的口水,给了曹风一个白眼。

“哈哈哈哈!”

曹风一**坐在了李宁儿的身旁,抓起茶碗咕噜噜地灌了一大口。

“你猜猜,什么喜事儿?”

李宁儿水灵灵的大眼睛转了转。

“小侯爷升官儿了?”

“哎呀!”

“这都让你猜中了。”

“来,再让小爷我亲一口!”

李宁儿没好气地推开了曹风,娇嗔了一声。

“讨厌!”

“算算时间,朝廷的封赏也该下来了。”

李宁儿好奇地问曹风:“不知道小侯爷这一次升的是什么官儿?”

曹风咳嗽了两声。

这才高兴地道:“辽西经略使!”

李宁儿的脸上闪过了一抹惊讶色。

经略使?

她有些不解地道:“这不是文官的差事吗?”

“是啊!”

曹风有些疑惑地说:“我也没想到朝廷会给我加一个辽西经略使的头衔。”

他猜测道:“看来朝廷是没有人愿意到辽西来任职,所以才顺手将这一摊子事儿扔给我了。”

曹风觉得自己是捡了便宜了。

辽西处于和金帐汗国拼杀的第一线,本就是以前的缓冲区。

自己这一次和金帐汗国胡人打了一仗。

这虽击退了胡人。

可在朝廷的那帮人看来,胡人必定是要疯狂报复的。

谁到辽西任职,那就意味着将自己的小命悬在了裤腰上。

指不定啥时候就没了。

因此没有人愿意来趟辽西的浑水。

经过朝廷内部的博弈。

最终给曹风加了一个辽西经略使的职,让他军队和地方一手抓。

“恭喜小侯爷,这以后辽西就是您一个人说了算了。”

李宁儿美眸流转,脸上也尽是喜色。

这经略使是文官的差遣,自家小侯爷又是辽西军中郎将。

这意味着军政大权全部落到了自家小侯爷手里。

曹风也心里感叹。

自己能成为辽西军政一把手。

恐怕还有大乾皇帝赵瀚和帝京那些高官们低估辽西有关。

他们觉得辽西就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之地,不足为意。

这地方人口少,资源贫瘠,又处于战争前线。

纵使他曹风当了经略使,有什么贰心,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可他们却不知道,如此正合曹风的心意。

他原本就想将辽西当成自己的地盘经营,如今更是名正言顺。

这做起事情来,也没那么多顾虑了。

相当于正瞌睡呢,有人送枕头来了。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