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着摊主送货的这个空隙,贾东旭对着摊主询问了起来,“大哥,您知道现在的鸡蛋是什么价格嘛。”
摊主看了一眼自己货主,看在是自己第一个客人的份上,这才开口说道:“看在你们也是为了填饱肚子的份上,我就告诉你好了。四月份以前,咱们买一斤鸡蛋是六毛一分钱一斤,现在是七毛二分钱一斤,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提价。“
贾东旭听到这里后,那还不明白,人家这是告诉他,买不起,别瞎想了。不亖心的他,继续开口问道:“大哥,我家里还有一个奶娃子,这一个月就一斤鸡蛋定量,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借着微弱的灯光,摊主看到愁眉苦脸的买家,微微一皱眉,开口说道:“小伙子,现在的市场里,鸡蛋不是按斤买,它按照单个卖,一个鸡蛋三毛钱,十二个一斤鸡蛋三块六毛钱。”
贾东旭听到价格大吃一惊,小声的惊呼着开口:“啊,这么贵,一个鸡蛋涨了四倍多,这一斤不就是涨了五倍呢嘛。”
摊主翻了一个白眼,开口小声的怒斥:“嚷什么呢,都给你说小声点了。这现在的东西,那个吃食没有涨价,一斤玉米面,现在都涨到两毛七分钱了。”
听到这里的贾东旭,已经没有了继续开口问下去的勇气,他的脸色有点苍白,现在的黑市物价,涨的有点恐怖。
贾东旭阳听着摊主小声的报价,已经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他是没有想到,现在的黑市物价,居然上涨到了这个样子。
摊主见两人这副模样,他也不说话了,恰巧这个时候,半大小子带领着几个大一点的,抬着东西已经走了过来。
贾东旭看见眼前几个年轻小子抬着东西过来,连忙站了起来,准备去接东西。
摊主看了一眼两人的背篓,开口说道:“把你们的背篓里的麻袋给我,你们把这两个麻袋带走,明天晚上,继续带过来就是。”
贾东旭也不磨叽,拿出背篓里的麻袋,随手就递给了摊主。
一小会儿,几人七手八脚的,把装着南瓜和白薯的麻袋,就给塞进了背篓,这一下就等着付钱了。
五十斤白薯三块钱,五十斤南瓜两块钱,贾东旭数出五块钱,递给了摊主,两人银货两讫。
看了一眼地上的背篓,摊主对着身后的四个小年轻,小声的吩咐道:“没有一点眼力劲,赶紧把地上的东西,帮忙给放到背上去。一会儿,你们都给老子麻溜的滚蛋。”
几人一番操作,贾东旭背着五十斤白薯,贾东阳背着七八个大南瓜,两个人什么话也不说,就顺着原路返回。
来到出口处,两个看守放哨的汉子,只是简单的抬眼喽了他们两人一眼,就不再打量了。
两兄弟也不耽搁,拔腿就往家里走去,路上谁也不说话,借着夜色的掩护,一路顺着墙根和屋檐下边行走,大路上,从来不踏上去。
一路有惊无险的,进入了胡同里,贾东旭这才松了一口气。打开了手电筒,对着胡同里的巷子晃了一下,就快速的关闭了灯光。
二人一口气都不敢歇着,背着背篓继续往院里方向走去,话也不说,两兄弟只知道抬眼摸黑看着前路。
拐过巷子口,贾东旭刚把手电筒灯光打开,院门口的台阶上,一道声音就响了起来。
“贾东旭,我就知道我没有认错人,果然是你们哥俩。”
借着手电筒的灯光,贾东旭看清了坐着的身影,这不是闫解成,还能有谁,旁边还放着一个满满的粮食袋子。
贾东旭看了一眼闫解成,没好气的小声开口:“闫解成,你是不是有病,这都到院门口了,你怎么不回家去,坐台阶这里干什么。”
坐在台阶上的闫解成,在手电灯光的照耀下,一把抓住粮食袋子,一甩,就背到了背上,随后一手推开了院门。
贾东旭背着背篓,最后一个进入门洞,顺手就把大门给关了起来,并插上了门栓。
一边往进走,闫解成这才开口小声说话:“我在这里等你们兄弟,今晚我买了五十斤玉米面,两毛七分钱一斤,这都涨了三倍了。”
闫解成说道这里,步伐停顿了一下,把两人让到垂花门门口,这才继续小声的开口:
“我爹那人,必须要给说清楚,就给了一张大黑十,要是没有你们作证,他一准让我倒找他钱,更别说找他要,我垫的那三块五毛钱了。”
贾东旭一听闫解成这话,差点笑出来,要不是他背着背篓,还是大半夜的,他绝对会畅快的大笑起来。
扭头看了一眼黑暗中的闫解成,贾东旭笑着说:“你还别说,别人我不相信,但你爹,绝对会让你到找他钱。粪车路过,都要拦下来尝咸淡的主,这事儿不奇怪。”
贾东阳眼神怪异的看了一眼被开的垂花门大门,一把扯住小哥,就往院里,快步的走去。
闫埠贵手里捏着手电筒,站在垂花门门口,一脸黑线的,望着已经走到过厅台阶处的贾东旭哥俩。他在这一刻,真想把手里的手电筒,给朝着他们砸过去。
进入垂花门的闫解成,在手电筒的照耀下,看着他爹那满脸的黑线,不由得一阵紧张。他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背着粮食袋子,快速的往家里走去。
贾家东厢房里,躺在堂屋椅子上的贾张氏,听见屋外传来的脚步声,一个激灵就从躺椅上坐了起来。三两步来到门口,双手拉开了厢房的木门。
贾东旭和贾东阳俩兄弟,一点也不意外这个情况,快速的进入家门,贾张氏连忙关闭了房门。
转过身,看着已经放下背篓的儿子和小侄子,贾张氏上前,连忙开口说话:“东旭,东阳,买了多少东西回来,这一路上没有遇见麻烦吧。”
贾东旭和贾东阳俩兄弟,来不及说话,一人倒了一杯凉白开,“咕噜”,“咕噜”的大口喝了起来。
一连两杯凉白开下肚之后,贾东旭一**坐在椅子上,这才开口说话:“娘,买了五十斤白薯三块钱,五十斤南瓜两块钱,这物价涨得飞快。”
贾张氏听到儿子这样说,惊得都说不出话来了,她不可置信的问道:“啊,涨这么高的价格了,这怎么说涨就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