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系统:我在云上宫阙吃蟠桃 第297章

();

【“丰盛的宴席中,唯闻乐曲翩翩,掩盖了孩子们的尖叫。

美酒与佳肴,仿若苦难不曾存在。

然而我们徒劳地嘶喊着,无意义的愤怒。”】

杜甫倚靠在自家的草屋门扉上,听着这发音古怪,却能理解字义,而曲调铿锵的歌曲,一时只觉热血直冲脑门:“国破山河在……!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都人回面向北啼……”

汉末乱世,与唐朝此时,何等相似啊。

他深吸了口气,热泪盈眶:“日夜更望……官军至啊……!”

他们渴望的是官军吗?

渴望的是,如天幕上的刘据这般,心怀天下,英明神武,能令天下脱离战火,重回太平的“圣君”啊!

“圣君”这一意向,已经是刻在老中人血脉中的基因烙印了。

那是文化的共鸣,是天下人梦想的共振!

华月其实并没有刻意往圣君的方向塑造刘据,无奈这个角色已经自带天家光环,原本离君王也就一步之遥,一旦显露出能安定天下的力量,又有“仁爱恤民”的表现,直接就是一个众望所归。

哪怕后世已经大力宣传“人民史观”,却还是有人坚信“英雄史观”,认为个别“杰出人物”比“人民群众”更为重要,或者“人民群众”在历史中根本就不重要。

而“圣君”,就是这种英雄史观最完美的幻想顶点。

现代都如此,就更别提从未了解过人民史观的古代了。

【“请将我们,从战争中解放。

请聆听,我们的祈求。”】

战乱年代,流离失所,困苦艰辛的人们纷纷跪在地上,在那仿佛唱出他们心声的歌声下,朝着天幕频频磕头,满腔辛酸,都化作眼泪滚滚而下。

汉武帝后期,他多次征伐已经导致民间苦不堪言,那些被劳役折磨得喘不上气的人们禁不住去学那唱词的发音,有实在跟不上的,也轻声哼唱着曲调:“从田野到战场,无数的人匍匐倒地,

那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兄弟。

田野村落,土地被鲜血浸没……

请将我们,从战争中解放。

……

我的殿下,武帝之子啊……

你的人民诉说着他们的痛苦……”

刘彻心中很清楚,如果还要一意孤行,只怕要激起民乱。

尤其是,这次民乱,说不定能得到天幕的支持,还有一个名正言顺可以替代他的人——刘据!

哪怕歌词中提到过他,“武帝”之子,刘彻也实在高兴不起来。

年轻些的刘彻飞速思考,若真有一天局势不可收拾,卫青和霍去病还可靠吗?

他们手中的军权会为他而战,还是会为皇后和东宫而战?

恐怕会帮着太子吧!

太子成为天子,他们才能安全的继续活下去,若是为他而战,太子兵败,不管谁上位,他们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哪怕刘据并非自己的太子,无数天子却像是代入了汉武帝一般,简直坐立难安。

若太子有此声望,还有天子何事?

有人越发看自己年轻的太子不顺眼,却又怕此刻废掉太子,万一这儿子转身出现在天幕上,那更是让人呕血。

秦始皇沉吟不语,他的子民,此刻是否也在跟着吟唱?

“你曾许诺那些更好的日子,和一个富足的王国。

你曾许诺,给予我们幸福、和平与安宁。”

他们是否也在祈求扶苏立即代替他?

反倒是李世民心态最好。

因为他的儿子李承乾也在天幕上,他完全不用将自己的太子代入刘据。

他一面想,高明可以多跟卫太子学学,一面又想,卫太子那无人不可杀的思想却也太过激了一些,高明总是容易好的不学坏的学,那还是不要学的好……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