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系统:我在云上宫阙吃蟠桃 第294章

();

哈哈哈哈哈,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避开卢植和傅友德的正面镜头啦!

而且,这场战争必须尽快结束!

展示的细节越多越容易露馅!

没办法,刘据,只能你来了!

用死结束这一切吧!

【傅友德并没有出现在天幕中,只有刘据孤身一人,朝着那露头的官军一剑斩下——】

天幕下自然有人问:“傅友德去了哪里?怎么不在卫太子身边?”

自有人为天幕辩解:“颖国公是将军,又不是侍卫!如今大敌当前,那黄巾军里又没有什么有名的将领,颖国公肯定在其他城门守着了!”

【但就在这时,刘据的耳边却又响起了一个声音——

“你真的要杀他吗?”

那声音很熟悉。

之前,这声音的主人藏在暗处,为他配音“心魔”,此刻,又故技重施。

然而战场之上,刘据没空回头去找那村民藏身何处。

于是村民悲伤的感叹仍在继续:“他做错了什么呢?”

那先登之人,已经完全露出了整张脸——是一个还十分年轻的少年人。

在看到他的一瞬间,刘据的脑海中,突然多出了一段十六年的记忆。

那是对面那个少年人的一生——

他出生在佃户人家,靠租种村中大户的土地为生。

三百吊钱,是租地的租金,收成之时,田租另算。

一家十几口人,每日天一亮就爬起来,天一黑就睡觉,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庄稼活,虽然不能总是吃饱,却也勉强活了下来。

他有三个姐姐、两个哥哥,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

有时候小孩子饿的狠了,去鱼塘捉鱼,会被田主抓起来打上一顿。

因为塘里的鱼、山上的果树、树林里的木柴与竹林,都归大户人家所有,如他这样的佃户,决不能碰。

等到七八岁的时候,家里租种的地,地主典当出去换成钱,向朝廷买了官。

无地可种,一大家子人不得不被逼搬家。

到了新的地方,本地人会欺负外来的人,人生地不熟。

朝廷又开始连年加租,流民越来越多,几百人的队伍围着村中大户讨要粮食,家里人都把小孩子关在家里,叫他们不要靠近……

大户人家叫来了县里的官兵,一个个耀武扬威,他就躲在家里,好奇的看着那些“士人”客客气气的将官兵们迎接进家里,不一会儿,那些握着长枪,配着刀剑的士兵们,就将那些乞讨的流民杀的血流滚滚。

他吓坏了,嚎哭起来,母亲用力的把他抱在了怀里,死死的捂住了他的嘴巴。

好在大户人家或许招待的足够好,那些官兵并没有劫掠这些佃户们的家。

但他受到了惊吓,那一年,对官兵的恐惧深深的烙在了心里——

不能和官府作对。

那些大人物……他们有朝廷撑腰!

不能违抗朝廷!

朝廷摊派下徭役,有钱人家花钱找人代替,他哥哥拿了钱走了,再也没有消息。

母亲哭了一晚上,家里有了些钱,就赎回了原先典当出去的田产,他成了良家子。

可蝗灾、旱灾、地龙翻身,田地里颗粒无收,祖父死了,祖母吊死在房梁上,但家里的兄弟姐妹们还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饿死。

朝廷的徭役却越来越多,父母养不活那么多孩子,却还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生。

前头生的孩子长大了,能干活了,能卖些好价钱。

孩子也可以换钱。

但母亲的身体终于受不住,一次生产时难产而死,一尸两命。

他运气好,一个远房的亲戚没有孩子,于是父母连忙把他过继了出去,几番周折,他竟然有了进入北军五校从军的资格。

北军五校是天子禁军,然而鱼龙混杂,里面也混乱得很。

靠近京城,渐渐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虽然大家都不敢明说,心里都渐渐感觉到——

大汉好像要不行了。

“要亡国啦!”

“那怎么办?”

“不知道呀……”

黄巾军就在此时,闹起来了。

他心里很同情。

他过过苦日子,他知道如果人人都有地种,都能吃上饭,是不会有这么多人敢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

可是,他是官军。

他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听街上的说书人说过,忠君就是爱国,忠君之人,是最最最了不起的大丈夫。

刘据的刀,在半空中迟疑了那么一瞬。

村民的声音幽幽道:“你们将人民规训的如牛马般驯顺,最后却又嫌弃这些牛马太过愚蠢,只知愚忠,不懂反抗。你赞颂黄巾军振臂一呼,然而这些直到最后都忠于朝廷天子的士兵,又有何错?巡猎会为遭受不公的受害者讨回血债,但你如今挥刀向谁?

卫太子,你在欺软怕硬吗?”】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