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赵兰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看到她一脸憔悴,叶秋问道,“事情解决了吗?你看着怎么这么憔悴?”
赵兰满眼泪花,抱住叶秋开始诉苦,“我好可怜,他们怎么这么烦,为什么一直在吵架,我说话都不听!”
叶秋拍着她的脊背安慰,“乖哦!”
闻着她身上的馨香,赵兰的心情愉悦了很多,打起精神,眼睛亮亮地抬头,“但是事情解决了一半,我大伯他们不敢盯着我家的房子了!”
“你怎么做的?”
“我让大伯写保证书他不写,大伯娘说的话没人听,所以我干脆挑明了,要是他们再盯着我家的房子,我就鱼死网破,带着他们全家一起死!”想到大伯一家人恐惧的神情,赵兰心里冒着喜悦的泡泡,“他们想抢我的房子,也是逼着我和奶奶**,既然这样,不如先下手为强,先送他们下去。”
叶秋以一种全新的眼神看着她,“你好厉害啊!”
她并不害怕赵兰在此事中展现出的的狠辣,而是欣慰于她的果断。
赵兰嘿嘿一笑,抱着叶秋的手臂撒娇,“一般一般,主要是你教得好。”
看着叶秋无所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会在意别人的闲话,却活得轻松自在;相反,因为她有价值又豁得出去,再刁钻的人也不敢招惹她,俨然成为青山大队一霸。
赵兰算是看明白了,只要你够疯,就没人敢招惹,更别说想占便宜了。
“事情解决了就好。”叶秋拖着她,一步步往屋里挪动,“刚好晚饭做好了,开开心心吃一顿。”
“我要吃两碗。”赵兰口出狂言。
“当然没问题。”
晚风吹过,欢笑声融入风中,越过山河。
*
秋收过后,一天天的冷了起来,叶秋穿着单衣,在屋外晃悠了一圈,立刻窜回屋里找了件厚衣服穿上。
她高声提醒,“曲彤,赵兰,你们穿厚点,外面开始冷了。”
赵奶奶站在屋檐下,笑呵呵地看着三个女孩子翻找衣服,“厚衣服都拿出来准备好,可别冻病了。”
曲彤搓搓手,“这儿的天气跟我老家不一样,感觉这冷能渗进骨头里,真难受。”
赵奶奶点头,“可不是,之前困难的时候,公社里还会冻死人,现在倒是好多人,虽然也冷,但是没听说会冻死人,日子是越过越好啊。”
想到现在不担心冻死人,赵奶奶由衷地感谢现在的好日子。
叶秋看着院子里光秃秃的槐树,陷入思考,“青山大队都是怎么过冬的?”
赵兰从屋里走出来,“就这么过,提前准备好木柴,就能过得暖和些,有些人家没准备好,那就只能捱着,少出门,在家里猫冬。”
“你们听说过北方烧的火炕吗?在青山大队能不能用?”叶秋若有所思。
“我知道,我听说过。”曲彤率先开口,随即就有些失落,“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做。”
赵兰期待地看向她,“你会?”
虽然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她觉得叶秋无所不能,就算暂时不会,也迟早会想到办法的!
“我去找大队长问问,下午回来,今天上午就麻烦你们了。”叶秋说着,跟她们挥手,快步走出院子。
在去村委会之前,她拐了个弯,走到姜家院子敲门。
过来开门的是姜骋,看到外面站着的是叶秋,他的眼睛微不可见地发亮,”叶秋姐,你来找我哥?”
叶秋嗯了一声,跨进院子。
听到声音的姜屹已经从屋里走出来,眼里盛着春水,语气欢喜,“你怎么突然来了。”
叶秋四处看了看,着重观察柴堆的高度,“天气冷了,我来看看你们怎么样。”
不等大哥说话,姜骋率先开口,“还好有姐姐送过来的棉花,奶奶续进棉衣里,暖和多了。”
往年,就算姜屹再努力,但像棉花这种珍贵物资他还是很难收集到足够全家人用的,只能将就着,加上以前的旧棉花,勉强过冬。
今年叶秋帮他们找了不少新棉花,虽说分量不算很多,但加进棉被、棉衣里,已经够他们今年不受冻了。
叶秋,“暖和就好,你们都还在长身体,别冻伤了,留下后遗症。”
“我们都知道的。”姜骋高兴地点头,一点没注意到旁边亲哥的眼刀子。
瞪了不懂事的弟弟几眼,姜屹才收回视线,回头看叶秋,“托你的福,这个冬天好过多了。”
叶秋摆手,“嗐,互利互惠的事,不用这么在意。”
借助姜屹在黑市的路子,她出了不少物资,小金库丰厚了不少,四合院拼图更完整了,两人合作共赢,算不上恩情。
看了看院子里,叶秋没找到姜琼、姜廷,疑惑地问:“小琼他们去哪儿了,怎么没看到人?”
“你找他们有事?”姜屹一边说话,一边领着她进屋。
“想找他们谈谈涨价的事。”
“什么涨价?”
叶秋解释,“现在天气越来越冷,猪草长得少了,割猪草又冷,不能跟之前一家价格,所以来跟他们商量商量涨价的事。”
姜屹惊讶回头看她。
看到他的眼神,叶秋笑出声,“怎么这么看我?我又不是什么周扒皮,还能欺负一群孩子不成?”
姜屹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遇到你,很好,特别好。”
叶秋骄傲抬头,“我也觉得遇到我的人都很幸运!”
说这话的她,全然忘了村里某些人对她的评论,沉浸在自我欣赏中。
余光看到她得意的小表情,姜屹嘴角微微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