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站过来,听接下来的安排。”赵援朝站在台阶上,提高音量大声说。
看大家都聚在一起,他才指着众人说:“你们今天先跟着叶知青上课,听她的安排。”
“怎么又要上课?”
“是啊,我记性不好,记不住!”
看着人群中起哄的赵爱军,赵援朝笑骂,“滚犊子!态度都给我端正,不行就换人,咱们村最不缺的就是人。”
这话一出,底下没人敢说话了,怕真被换了,工分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太丢脸了!
把这群小伙子交给叶秋后,赵泽和赵援朝就去找盘火炕的材料,打算先在村委会盘一个,让村民们看看效果,免得他们不敢尝试。
村委会人来人往,不方便上课,叶秋想了想,“小学放学了,教室空着,我们去哪儿上课,盛铭,你先去找李知青拿教室的钥匙。”
盛铭应了一声,离开了村委会,没注意到人群中姜屹的眼神,也不知道自己再次得罪了他。
“叶知青,盘火炕有啥用?烧柴不行吗?”
“北方的东西,在我们这儿能好使吗?”
......
能压制他们的人都走了,叶秋是个跟他们差不多年纪的女知青,气氛活跃了许多,叽叽喳喳地发问。
叶秋,“等会儿培训的时候再跟你们讲,一时半会儿也讲不清楚。”
有人嬉皮笑脸,“叶知青就给我们讲讲呗!我想听。”
叶秋眼神冷冷地看着跳得最高的那个人,“想听就等会儿好好听,好好记,现在人没齐,又在村委会,不方便讲。”
赵民还想起哄,却被旁边人拉住,想起叶秋以往的战绩,偃旗息鼓,暂时安分下来。
来村委会的人越来越多,叶秋带着一行人前往小学,给其他人腾位置。
知青点距离小学不远,他们一行人到的时候,盛铭已经打开了小学教室的门,还烧了个火盆。
把门关上,感受到融融的暖意,叶秋忍不住夸奖,“谢谢盛知青了,你想得真周到。”
盛铭含笑谦虚了几句。
看着这一幕的赵民哼了一声,暗自嘀咕:“虚伪。”
人都到齐了,叶秋站上讲台,直接开始讲课。
“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的原因,我相信你们都知道,没错,就是为了给村民们盘火炕。有些人会疑惑,盘火炕跟直接烧柴有什么不一样,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简单讲讲......”
叶秋习惯了做事之前把好处讲得明明白白,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次也一样,先把火炕的优势讲清楚了,才接着讲盘火炕的注意事项。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看着台下众人的眼神已经涣散,叶秋决定到此为止,“今天就先将这些,你们先互相讨论一下,巩固记忆,大概二十分钟后,我来抽查。”
“叶知青,你的本子能不能借给我们看看,我刚才有些忘记了。”爱军举起手,表情局促。
他听他哥说了,只要是叶秋布置的事,就好好干,别想偷懒,他也想听他哥的话,但问题是讲了这么多,他就记得开口和结尾,中间全忘了!
叶秋愣了下,随即点头,“可以借给你们看看,但是要记得,千万别给我弄坏了。但是我建议你们,要是怕忘了,可以自己抄一份。”
说完后,叶秋走下台,把笔记交给赵爱军。
“给我看看。”
“我先看。”
“都别挤,是赵爱军借的,让他先看。”
叶秋一离开,教室里就闹哄哄一片,姜屹和盛铭悄悄退出人群,没参与争抢。
赵爱军把笔记本牢牢护住,一点没让别人碰到,“要看的人挨着我,咱们一起看。”
听他的指挥,有些好奇的凑到他身边,看着他小心翻开笔记本。
“叶知青的字可真好看!”
翻开第一页,赵爱军就忍不住感慨,叶知青的字可真好看,跟他的狗爬字完全不一样。
怀着佩服的心情,他接着翻阅叶秋的笔记本。
这本笔记本是叶秋下乡后才开始使用的,记载着除草、养猪、以及扫盲班的事项,最近又新增了盘火炕的记录,语言简洁,条理分明。
听着赞叹声接连响起,姜屹抿着唇,克制住想上前的冲动。
虽然叶秋不在意,但是现在人太多,表现出两人的来往,容易给她招来非议。
“不就是个本子,不知道你们在惊讶些什么。”赵民双手抱胸,站在人群外,看着赵爱军那群人大惊小怪,不屑撇嘴。
“你一点都不懂这本笔记上的东西写得多好!”赵爱军反驳。
“哼。”赵民冷哼,“你们也别真把叶秋当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她要是真的有本事,就不会到青山大队来!”
对于村里那些被叶秋征服的人,赵民只想啐他们,反正他是不觉得叶秋有多厉害,不就是多读了几年书,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赵爱军忍无可忍,“赵民!你有什么资格说叶知青?不管怎么说,叶知青都确实帮了咱们青山大队,我赵爱军就服她!”
其他人纷纷声援,“对啊,不管是除草还是养猪,叶知青都帮了咱们,我也服她!”
“虽然她开的扫盲班我不想听,但是我也服。”
.......
看着众人反对他的意见,赵民恼羞成怒,“一群蠢货!”
赵爱军冷笑,“你不蠢,你聪明怎么也来跟我们一起上课?要是不想干活,就滚,想干这活的多的是,不缺你一个。”
不管他们怎么说,赵民才不走,他要是走了,工分怎么办?
盛铭站在人群外,冷眼看着众人对叶秋的维护,他走到姜屹身边,语气感慨,“虽然只是早下乡几个月,但是叶知青在村里的号召力真强,不知道哪天我也能这样。”
看着他满眼期待的模样,姜屹不屑冷笑。
就你这样的,还想跟叶秋比?下辈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