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彤感动地吃着美味的红烧肉,眼泪汪汪,“呜呜,我以前从来没有觉得肉这么好吃过。”
叶秋用手撑着下巴歪头看她,“慢慢吃,不着急。”
曲彤赶忙咽下嘴里的肉,“你是不知道,今天我们终于可以不用拔草了。”
“好事儿呀。”
“这根本不是好事!”曲彤哭丧着脸抱怨,“我以前觉得拔草已经够辛苦了,但跟其他的活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叶秋问:“所以你被分去干什么了?”
“挖缓冲区。”曲彤幽怨地看着她。
她这下总算明白,前几天叶秋在鼓捣些什么了,叶秋的灵机一动,让她可遭老罪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继续拔草呢,好歹已经干熟了。
叶秋噗嗤一笑,见曲彤脸色哀怨,立刻满脸正色,“那真是我的不是,跟曲大小姐说声对不起。”
曲彤叹了口气,狠狠的咽下嘴里的红烧肉,“我又不怪你,你出主意是好事儿,虽然这几天辛苦一点,但之后就不用每天拔草了。”
事已至此,她只好苦中作乐,安慰自己。
她现在只恨自己上辈子光看小说,没多看点种田的书,要不然就能像叶秋一样,多休息一天也是好的呀。
叶秋歪着脑袋想了想,问道:“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养猪?”
“养猪?!”曲彤震惊的连饭都顾不上吃,拼命摇头,“不行的,不行的,我不行的。”
她真的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啊。
“而且,村里人不会同意让我们知青养猪吧?”刚下乡的时候,她就看出来,农村人牲畜那么重视,怎么可能放心把它们交到外乡人手上。
“那可不一定哦。”叶秋摇着食指,“我都说了,知青的优势在于知识。”
“养猪,知识?”曲彤摸不着头脑。
“当然。”叶秋斩钉截铁,举例说明,“大部分人都觉得养猪很轻松,就清理猪圈,割猪草喂猪就行。”
曲彤疑惑:“难道不是吗?”
“正因为大多数人都有这个想法,我们提出的新知识才能具有优势啊。”
曲彤来了兴趣,凑上前,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她,“讲讲,你给我讲讲。”
“养猪最重要的就是两点,一个是让猪多长肉,另一个是让猪少生病,或者说要有能给猪治病的能力。”
曲彤点头赞同,觉得她说的非常有道理。
“所以我们只要在这两点上下功夫,养猪就能比村里人养得好,他们当然愿意让我们去负责养猪。”
曲彤已经完全被她折服,“你好聪明啊!那我们要做些什么?”
叶秋掏出从系统商城里兑换的两本书摇了摇,“这是我今天去镇上书店找的,两本书里面都有讲如何科学地养猪,我打算认真归纳总结,明天给队长一份《科学养猪指南》,就不信拿不下养猪的工作。”
曲彤鼓掌,但她也提出问题,“那如果把队长拿了你的指南去给别人看怎么办?”
不是她恶意揣测,抢功劳这种事情,从来没有消失过。
叶秋自信一笑:“我又没有说会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写进指南里,只要写一个大概,让大队长知道我有把猪养好的能力不就行了吗?”
曲彤先是为她高兴,但想到了自己还要继续下地干活,就忍不住沮丧。
她泄气地趴在桌上,有气无力道:“好羡慕你这么聪明,我明天还要继续下地,我感觉自己要累死了。”
“那要不要和我一起养猪?”叶秋邀请她。
“和你一起,养猪?”曲彤重复一遍。
虽然最开始嫌弃养猪又脏又臭,但听完叶秋的分析,她也意识到了,养猪是个轻松的工作,至少比每天下地轻松得多。
但,问题是。
“大队长不会同意两个人养猪吧?”原先大队只有一个人养猪,现在不太可能愿意多加一个人。
叶秋自信挑眉,“只要你愿意相信我,我当然会帮你想办法,只需要你做一件事。”
曲彤连连点头,“好啊,好啊,那就麻烦你了。我能做什么?”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她们认识才一个星期不到,叶秋愿意帮她出主意已经是好心,她自然不能理所当然接受别人的好意。
叶秋用手指敲着桌子,问道:“养猪是有风险的,如果猪出意外死了,你能承担得起损失吗?”
她的目光直直的看向曲彤,叶秋当然不是滥好心,拉曲彤入伙,当然是需要她出力。
有了自己出力的地方,曲彤安心多了,保证道:“当然没问题。”
她家里条件好,这点钱还真没放在眼里,主要是她觉得叶秋是个可信的人。
要是看错人,那这些钱就当是付出的代价了。
有了她的保证,第二天,叶秋找大队干部谈判时信心十足。
*
青山大队的副队长赵满仓不可置信地大声反问:“你们两个新知青想要养猪?”
谁来养猪不是一个大队长能决定的,因此赵泽召集了村里所有的干部,只有叶秋能说服他们所有人,才能接任栓子妈养猪的工作。
村里牛会计也啪嗒啪嗒抽着水烟,皱眉,“你们这批新来的知青太胡闹了。”
听着众人的反对,叶秋笑了下,坚定道:“我知道大家对年轻人有顾虑,所以特地去镇里查了资料,我保证这份《科学养猪指南》里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希望大队给我一个机会证明自己。”
赵泽认真地的阅读完她的这份指南,忍不住点头,“写的确实非常好。”
赵满仓不满,“大队长可不能偏袒,养猪是大事,怎么能随便交给两个新知青?”
大队里一共五头猪,其中两头都得上交到公社,只有三头是青山大队的,大队里几百个人一年到头就指望着宰了这三头猪分肉。
这几头猪可是队里的重要财产,怎么能交给两个新来的下乡知青。
民兵队长汪忠倒是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也不是不可以给年轻人一个尝试的机会。”
他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比村里人见识更广,知道听聪明人的话才能打胜仗。
叶秋提出的除草方法被证明确实好用,看得出,那个年轻人确实不是随便说大话的,要给年轻人尝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