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143章 疆土不懂分与合,只叹人心隔

诚然,李翊已经在火器时代来临之前,为老刘点满了科技树。

回回炮已是冷兵器时代杀伤力最强的武器了。

可它毕竟只能作为攻城辅助之用。

要想真正夺下城头,占据城池,还是得靠蚁附式攻城法。

用血肉之躯杀进城中去。

许褚领着数百名敢死虎卫,往缺口处攻去。

对面冲杀而至的袁军顿时惨叫连连,嘁哩喀喳被刀斧砍剁的血肉横飞。

衣甲平过,血如泉喷。

许褚嗔目怒吼,钢刀无情,无数袁军汹涌而来。

一个接着一个,前仆后继。

又伴随着阵阵凄厉的惨叫声,相继倒地。

无数尸体倒在一起,堆积如山。

人挨着人,甲贴着甲,扎堆于一处。

大家都全神专注,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分神。

他们都只有一个念头。

要么杀死对方,要么被对方杀死。

电光火石之间,鲜活的生命骤然而逝,没有第三个选择了。

张勋领一众弓弩手,按立墙头,不住往城下攒射。

羽箭、弩矢遮天蔽日,射向许褚等一众虎卫。

这些虎卫作为先登之士,自然是披着重甲的。

虽不至于被一箭**,但打在身上,却也肉疼。

乒乒乓乓的,发出阵阵清脆的声响。

有被火力覆盖者,甲胄被击穿,顿时被射成刺猬。

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此刻如同草芥一般。

也无怪先登之士被视作敢死之士。

乱世的癫狂,必是英雄的战场。

鲜血染大江,烽火染四方。

无休止的功名,都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

……

……

一轮攻势下来,缺口处已经堆满了尸体。

以至于攻城方的许褚未被城墙堵住,反倒被尸横遍野的死尸给挡在墙外。

杀至黄昏,刘备暂停了攻势。

但仍旧没有撤下包围圈,依旧将龙亢死死围住。

李翊领太史慈为扈从,勘察地形,遍视墙头,绕城查看。

见此地城壕甚阔,水势又深,急难近城。

乃建议刘备先命军士运土填壕,再用土布袋并柴薪草,于城边堆积,作梯凳之用。

接下来两日,又用发石机连续轰炸。

左近石料渐少,刘备命许褚、太史慈、徐盛各领精兵五百,攻打缺口。

从白日杀至夜间,两边人马俱已疲敝,这才撤军。

是夜,刘备聚集众文武商议。

“龙亢不愧为涡水坚城,我等集中攻势,连攻数日,仍不能下。”

“拼死打开的缺口,却又叫城中守军补上。”

“长此下去,须得耗尽城池原料人力,方可破城。”

“只是常言道,兴师十万,日费千金。”

“我大军被阻于此,所耗费的粮草甚巨,不宜打持久战。”

李翊说道:

“今日歇战之时,我观城上守军脸上多带疲惫之色,已有倦怠之意。”

“可先拟写百十份劝降书,用箭射入城中,许以高官厚禄。”

“扰乱其心。”

“明日再攻城试试效果。”

刘备欣然同意,命军士连夜抄写了一百多份劝降书。

书中开出了投降的优渥条件。

凡什长以上,不仅保留原有官位,且在此基础上官升**。

曲长以上,只要投降,一律官升一级。

至于底层士兵,皆有金银酒肉重赏。

总之一句话,

只要你肯投降皇叔,保证你荣华富贵,金票大大滴!

军中太史慈箭法最好。

即命太史慈领了几十个善射的弓箭手,至城下,将劝降书信一并射入城中去。

棒棒棒!

弓弦响动之声猛烈传来,早已惊动守城士兵。

一开始大伙儿还以为是敌袭,赶忙敲锣击鼓,呼唤友军。

张勋等将连忙披甲赶至城头。

却发现城上一阵骚乱,众人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怎么回事?”

张勋眉头一皱,连声责问。

“……将军,您看。”

一名校尉诚惶诚恐地将**来的书信,递给张勋。

张勋展开,快速扫过一眼,顿时大惊。

“这……这刘大耳怎敢如此!”

张勋恍然大悟,无怪城头发生一众骚乱。

原来皆被徐州许下的高官厚禄所诱惑。

李翊这一招攻心之策,乃是因敌制宜。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袁术冢中枯骨,并非治乱之主。

他手底下的士兵跟着他在淮南收刮民脂民膏,军纪败坏。

难以养成忠贞不屈的高尚品格。

并且李翊非常挑时候的,选在了守城士兵军心动摇的时候,开始攻心。

先令军士猛攻几日,把守城军士杀得倦怠了,没有战意的时候,再射纸条进去。

“好了!不要乱!不要乱!”

张勋拔剑在手,连声制止骚乱的军士。

经过几番威吓,众人乃止。

然诸军之中,底层士兵尚可被上级喝住。

但同为上级的吕布此刻却心中不平。

他来汝南投靠袁术,本意是想争取一点生存空间。

哪里是真想为袁术卖命?

即便袁术真想用自己,吕布也不愿听他调用。

就单从袁术派遣张勋来节制自己这一点,就已经狠狠地伤了吕布的心。

你这么不信任我,我为何还要为你赴死呢?

“吕温侯,刘玄德此人乃世之枭雄,其帐下谋士李翊,更是多诈奸猾,善使诡计。”

“你我接下来可得小心防备才是。”

张勋走至近前,许是天黑之故,他并未注意到到吕布的情绪变化。

“知道了。”

吕布没有理会张勋,而是直接从他身边掠过。

张勋见此,心中甚为怨恨。

“区区三姓家奴,丧家之犬,焉敢如此藐视我耶?”

张勋咬着牙,恨恨骂道。

若非忌惮吕布武勇,张勋此刻真恨不得一剑劈了他。

奈何现在徐州军兵临城下,吕布手中部曲也有数千,他不得不与吕布合力守城。

次日,李翊命军士佯攻城池。

试试城中守军,防备如何。

虽依然遭到了激烈抵抗,但李翊明显能感觉到城上的守军不再那么拼命了。

他们心态肯定是产生了变化的了。

于是当夜,李翊又命人作书,写作纸条,射入城内。

这次的书信内容不是许以高官厚禄了。

而是列举袁术的种种罪状,并且言说了他们徐州此次是奉了朝廷旨意出兵。

提高了军队的正义性与神圣性。

反之将袁术列为反贼,汝等士兵要是帮助袁术守城,便是形同叛逆。

要是等刘将军攻破了城池,可是要给你们来个三族消消乐的哦~

这也是李翊惯用的鞭子与果戏法。

只要投了,就升官发财。

要是不投,那就是死路一条。

可以想象,这前后落差会对守城士兵造成何等的心理影响。

更重要的是,一传十,十传百。

大家都在讨论徐州军开出的优厚条件。

而恰此时,李翊又建议刘备暂时将包围圈后撤。

等于是给了守城士兵一个出城投降的机会。

这么明显的暗示,一下子让守城士兵产生了侥幸心理。

中间已有少数人偷偷溜出城池,向徐州军投诚。

人数虽然不多,但这时一个好兆头。

李翊即重赏了那些冒死溜出来的士兵。

更杀人诛心的是,

次日,

李翊命那些溜出来,被赏以高官厚禄的士兵将校们,亲自到城下去劝降。

一来扰乱守城兵士士气,二来证明投降是真的有好处。

绝对跟你们的老板袁术不一样,刘老板有钱他是真给,绝对不会开空头支票。

一时间,龙亢城内躁动不安。

张勋也意识到了,任由这种躁动情绪蔓延下去,龙亢迟早会丢失。

当即见招拆招,

先命人将**城中的文书,当着众士兵的面,一把火焚尽。

然后下令,之后再有徐州人**城里的文书,一律不准拆开来看。

否则按军法从事。

最后,

张勋亲自在夜间蹲守,看看有没有想要趁夜潜逃出城,找李翊投降的。

一连蹲了两夜,终于被张勋逮到了八个人。

张勋大喜过望,即命全城大小将校过来,问罪这八人。

然后当着众军士的面,将八人全部处斩。

还把他们的头颅用吊绳拴着,挂在城门之上。

张勋扬言说:

“我要让他们亲眼看到,我是如何击退刘备的。”

张勋毕竟是袁术手下大将,基本上接住了李翊这一套攻心之势。

一番雷厉风行过后,总算暂时摁住了城内躁动不安的情绪。

一连两日,都没有士兵跑出去向徐州军投诚。

刘备见状,乃找到李翊说:

“龙亢守将,似已稳住城中军心。”

“如今为之奈何也?”

李翊安抚道:

“主公勿忧,种子已经埋下,岂是能轻易摁住的?”“明日可遣军士继续攻城,试试城上守备如何。”

刘备从其言,于次日再次领军攻打龙亢。

城上袁军,依然在奋力抵抗。

杀至日落,各自罢兵。

刘备与李翊商议道:

“今日吾领兵攻之甚急,观袁军守势。”

“至少仍需一月才能下。”

“只是若果真到如此地步,恐寿春援军已至。”

“我大军被耽于此地也。”

“我欲走陆路,绕过龙亢,去攻下蔡,军师看是何如?”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在刘备看来,一定要分清主次矛盾。

他们来淮南不是来攻城略地的,是来讨伐袁术的。

最终目标是袁术的治所寿春。

只要淮南水晶爆了,其余袁术的城池也便似无头苍蝇一般,不足为虑。

李翊摇了摇头,否决了刘备的这个提议。

“今我大军在龙亢围困数日,眼看就要破城,岂可中道而废?”

“况走陆路,哪有水路方便。”

“一众粮食运输,皆可自沛县,走涡水运至,损耗甚小。”

“况且若果真绕路先攻下蔡,则寿春援军旦日可到。”

“龙亢守军亦可出兵,绕袭我军后背。”

“此举过于冒险,还是稳扎稳打,先可龙亢为善。”

李翊劝住了想要绕袭的刘备。

刘备同意继续攻打龙亢,但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左近石料渐尽,龙亢城高池深,极不易取。”

“军师何以断言城池不日将下?”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抹浅笑。

“白日我观城上吕布,不时以目与我对视,中有迟疑之色。”

“兼之其所领部众,射矢渐稀,抵抗甚不出力。”

“我料其必心生犹豫,故不肯力战。”

“待明日我用计诱他,使之与张勋内斗,龙亢岂不唾手可得?”

刘备大喜,“诚如是,则军师首功!”

微微一顿,又问道:

“今日军师离得甚远,怎能看清其脸色?”

李翊笑着拍了拍怀中的望远镜,答:

“中有此物之故也!”

刘备一拍脑袋,笑道:

“险些忘却军师有此穷极千里之物。”

两人相视大笑。

……

次日,清晨。

李翊亲自领军到城下,但并未着急攻城。

张勋急忙领军赶至城下,准备防守。

见李翊离得远,并未攻城,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能先暂时命人按下弓弩,做好防备。

只见一骁骑奔至城下,冲城头上喊道:

“吾乃徐州军师,刘将军谋主李翊麾下骑士。”

“奉军师之名,想请吕温侯于城下一见。”

吕布闻得李翊点名要见自己,当即准备出城。

陈宫一把将之拦住,沉声问:

“温侯何往?”

吕布一怔,答:

“你适才难道没听见,李子玉要见我?”

陈宫顿觉无语,人家点名要见你,你就非得去见一面不可吗?

“现在我等为外州客将,此前还曾在徐州短暂主公几日。”

“身份正是敏感,当要避些嫌疑。”

“莫要惹得张勋猜忌。”

吕布眉毛一挑,怒道:

“猜忌怎的?吾有方天戟,赤兔马。”

“怕谁来?”

话落,一把甩开了陈宫的手,走下城头。

在吕布看来,张勋也不过只是袁术帐下一中郎将罢了。

他可是堂堂朝廷敕封的温侯,天子亲封的平南将军,却受此人节制。

实在倍感耻辱!

既然张勋不想见到他出城,他却偏要出城见一见李翊,跟张勋反着干。

少时,吕布领了数十骑,出了城。

张勋城下忽然多出一队人马,惊得张大嘴巴,忙问:

“谁人擅自出城?”

左右回答是温侯吕布。

张勋闻言大怒:

“吕布无我将令,怎敢擅自出城。”

“速速差人去,将之调回!”

那边吕布已经越走越远,在距李翊百步之距时停下。

李翊使人过阵,对吕布喊话道:

“李先生欲单独会见吕将军!”

吕布当即准备出阵,一旁的成廉伸手将之拦住,道一声,“不可!”

“将军,李子玉深有韬略,其谋难测。”

“今将军孤身前往,只恐有诈。”

吕布亦知李翊素有才名,能谋善断。

乃举目朝前头望去,见李翊已经单骑出阵了,身边并无甲仗。

遂沉声说道:

“吾纵横天下,所向披靡,岂怕一小郎哉?”

当即将手中画戟插于原地,又将佩剑取下,递给一旁的成廉。

纵起赤兔马,向李翊方向奔去。

俄顷,

二人马头相交,各自按辔对语。

“徐州一别,翊甚是挂念将军,将军近来可好?”

李翊拱手说道。

吕布一愣,他来前还在猜测李翊会对自己说什么。

没想到上来竟是问自己过得如何,当即便回道:

“惭愧,自别刘将军后,漂泊汝南。”

“尚不知归处。”

李翊挥了挥手,说道:

“将军此言误也,吕将军乃是朝廷亲封的平南将军,汝南太守。”

“合当据有汝南,何必来沛国为袁术卖命,而与刘将军作对?”

这……

李翊一语将吕布问住。

他也不想来,可问题是现在寄人篱下,他不得不来。

李翊的话还在继续:

“袁术无道,朝廷下旨,命曹司空与刘将军合力征讨。”

“袁术乃是反贼,将军乃汉室忠臣,切不可自污。”

“以毁自身名节。”

吕布最喜欢听什么话?

答:别人夸他是汉室忠臣的话。

历史上,

吕布占领徐州后,与袁术联合,当时徐扬二州联合,势力极大。

曹操为了离间吕布与袁术,便写信慰劳吕布。

而信中的内容,就是称赞吕布是忠臣,袁术是反贼。

吕布听了后大喜过望,竟真的断绝了与袁术的盟约。

还专门写了一封信给天子。

信的内容,大致就是向天子道歉,

说当初天子召自己勤王的时候,自己没能来,感到很惭愧。

现在听说曹操已经把您接到许都去了,听到您已经平安,我也就放心了。

臣之前和曹操打过仗,臣担心自己带兵去追随您,会引起别人的猜疑。

所以就在徐州等着您降罪。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吕布不仅与天子关系很好。

并且在天子面前,情商也意外的很高。

要知道,曹操在兖州之战时,可是与吕布结下了深仇大恨。

结果就因为搬出来一个天子。

吕布又专门写信,主动向曹操道歉。

说我有罪,我愿意奉诏书前去讨伐通缉犯袁术。

重点是这个“奉诏”。

所以常有人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底令到谁了?

吕布就是一个典型。

是真的把天子一搬出来,他就会傻乎乎的奉诏。

值得一提的是,

当袁术知道吕布背盟时,怒不可遏。

于是纠集了杨奉等人,合数万大军。

兵分七路,来攻吕布。

吕布当时人都傻了。

因为吕布手上当时总共才三千多人。

要不然怎么说吕布脑子不好使呢。

袁术就跟你挨着的,你说背盟就背盟,结果还不具备抵挡袁术的实力。

怎么敢的?

但好在,吕布当时采纳了陈珪陈登父子的计策。

使用离间计,成功使杨奉、韩暹临阵倒戈。

吕布趁势杀入,一连斩杀了十个将领。

大将桥蕤被生擒,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

吕布直接与杨奉、韩暹等人杀到了寿春,水陆并进。

打一路劫掠一路,一路抢到了钟离,这才满载而归。

回去之后,吕布还不忘写信奚落袁术。

大概就说,我吕布虽然没什么武勇,但也能够虎步淮南。

很快啊,足下就抱头鼠窜,逃到寿春,不敢露头了。

您平时总爱吹嘘的猛将武士都在哪呢?

还能在哪呢,将领一口气被吕布连斩十个。

就连大将桥蕤都被吕布生擒了。

吕布这波是贴脸嘲讽,骑脸输出,使劲嘚瑟。

把袁术气得脸都绿了。

又专门带兵五千人到淮水边上示威。

结果又遭到吕布的骑兵在对岸无情的嘲笑。

吕布做事就是要做绝,跟袁术的梁子是彻底结下来了。

可日后,

他绝不会想到,自己会遭到曹操,那个代表着他一心效忠的汉室朝廷的围攻。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