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敌爆属性,从参军开始速成武神 第10章 秦王李世民

();

张彪不再停留,向着主军营走去!”

他要立刻去见丘行恭将军!

将萧羽的情况,原原本本地汇报上去!

这不仅是为大唐发现人才,更是他张彪平步青云的绝佳机会!

看着张彪匆匆离去的背影,萧羽嘴角微微勾起。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

……

与此同时。

千里之外,大唐都城,长安。

朱雀大街宽阔笔直,车水马龙,行人如织,一派繁华景象。

层层叠叠的坊市鳞次栉比,飞檐斗拱的楼阁此起彼伏。

而在长安城的最北端,坐落着威严的宫城。

高大的宫墙,厚重的城门,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太极宫。

大唐的**中枢,权力核心。

此刻,在太极宫东边深处的一座殿宇内,秦王府邸。

一道身着常服,却依旧难掩威严的身影,正负手立于窗前。

他的目光,并非投向窗外的宫苑景致。

而是凝视着面前一张巨大的沙盘。

沙盘之上,山川河流,城池关隘,纤毫毕现。

正是中原及周边诸国的地理形势。

男子的手指,在沙盘上缓缓划过。

从关中沃野,到中原腹地,再到江南水乡,塞北草原……

他的眼神深邃。

眉宇间,是挥之不去的雄才大略,和睥睨天下的气魄。

此人,正是当今皇帝李渊亲封的秦王,李世民!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陇西浅水原的区域,眉头微蹙。

天下未定,强敌环伺。

统一之路,依旧漫长而艰险。

脚步声轻轻响起,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房玄龄躬身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卷文书。

“殿下。”

李世民没有回头,声音平静:“何事?”

“启禀殿下,是关于新募兵勇的初步简报。”房玄龄恭敬地回答。

李世民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沙盘上。

“可有值得留意之人?”

房玄龄略一沉吟:“各地募兵还算顺利,只是……”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

“只是晋阳那边,丘行恭将军送来一份加急军报,提到一个新兵,颇为……奇特。”

“哦?”李世民终于转过身,眼中露出一丝兴趣。

能让丘行恭特意加急汇报一个新兵?

“说来听听。”

房玄龄展开文书:“此人名为萧羽,刚入伍三天。”

“入伍第一夜,便带领同村新兵,反击了前来‘下马威’的老兵,将对方十数人全部打伤。”

李世民眉毛微挑:“有点胆色。”

“这还不算。”房玄龄继续道,“次日,都尉张彪欲惩戒,此子竟当众放言,要当校尉。”

“张彪与其立下三日之约,令其率五十新兵,接受其余十九队新兵的车轮挑战,胜则擢升。”

李世民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这张彪,倒也懂得激将。”

“结果如何?”

房玄龄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结果……萧羽率队连胜七场,逼得剩余队伍尽数认输。”

“更在阵前,与一名以勇力著称的老兵队正单挑,将其轻易击败。”

“最终,拔得头筹。张彪已依约上报,破格擢升其为新兵营校尉。”

殿内再次安静下来。

李世民手指轻轻敲击着沙盘边缘。

三天,从新兵到校尉。

车轮战,击败老兵。

这绝非寻常新兵能做到。

此子我大唐开国以来新兵营第一人!

“此子,什么来历?”李世民问道。

“据报,只是晋阳边境三里村外来户,此前并无从军经历,也无名师指点。”房玄龄答道。

外来户?

李世民眼中的兴趣更浓了。

“匹夫之勇,还是将帅之才?”

房玄龄道:“丘将军在军报中提及,此子不仅武勇过人,且临阵指挥颇有章法,进退有据,还能鼓舞士气,似懂兵法韬略。”

“懂兵法韬略?”李世民看向房玄龄,“玄龄,你怎么看?”

房玄龄沉吟道:“若丘将军所言不虚,此子确有培养价值。”

“乱世之中,英雄不问出处。”

“我大唐欲定鼎天下,正需这等不拘一格的人才。”

李世民点了点头,目光再次回到沙盘。

“一个新兵校尉,还不足以影响大局。”

“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参天之木,始于萌芽。”

“给丘行恭回信,让他多加留意,好生观察。”

“若此子确是可造之材,可适当予以磨砺和机会。”

“是,殿下。”房玄龄躬身应道。

李世民摆了摆手:“下去吧。”

房玄龄悄然退下。

殿内,只剩下李世民一人。

他的目光,重新落在那广袤的沙盘之上。

一个萧羽,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但无数个这样的人才涌现,才是大唐横扫六合,开创盛世的根基。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陇西浅水原的位置。

“内外忧患……”

……

李世民的目光,依旧在那巨大的沙盘上逡巡。

统一天下!

这四个字,如同烙印,深刻在他的灵魂深处。

这片纷乱割据的土地,需要一个强大的朝廷来整合,需要一个煌煌盛世来取代连年的战火!

而他,李世民,便是天命所归!

“来人。”

“传,刘文静、殷开山、长孙无忌,李安远,慕容罗睺,薛明,速来殿内议事!”

“诺!”章刚领命而去。

不多时,脚步声响起。

六人快步入殿,皆是李世民最为倚重的文武核心。

纳言刘文静,目光锐利,智计百出。

司马殷开山,身形魁梧,久经沙场。

秦王府记室参军长孙无忌,沉稳干练,心思缜密。

右一统军李安远,左三统军慕容罗睺,内卫统领薛明都是行伍出生。

“参见秦王殿下!”六人躬身行礼。

“免礼。”李世民抬手,“章刚,紧闭殿门,任何人不得靠近。”

一名内侍躬身应诺,悄无声息地将厚重的殿门合拢。

殿内光线微暗,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肃杀。

李世民转身,目光扫过三人:“孤今日召集诸位,只为一事。”

他没有绕弯子,直入主题:“国库粮草储备如何?”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条理清晰地禀报:“启禀殿下,去岁关中大渠修成,流民归附,屯田垦荒,已获丰收。各地粮仓皆已充盈,现有粮草,足以支撑五十万大军三年征战所需!”

李世民点头,又问:“军资兵器呢?”

刘文静接口道:“回殿下,自秦王府开府以来,日夜督造。如今甲胄精良,兵器锋锐,弓弩强劲,攻城器械一应俱全,随时可以调拨大军使用!”

李世民的目光,最后落在殷开山身上:“兵员战力?”

殷开山说道:“殿下!我大唐府兵,平日耕作,闲时操练,令行禁止!关中精锐,河东劲旅,加上新募之兵,可战之士,不下百万!皆是枕戈待旦,只待殿下一声令下,便可踏平诸国!”

粮草充足!

军资齐备!

兵强马壮!

李世民听完三人的汇报!

他猛地一拳砸在沙盘边缘!

“好!”

“粮足!兵强!器利!”

“天时!地利!人和!”

“扫平六合,统一天下,奠定我大唐万世基业的时机——”

“到了!”

刘文静、殷开山、长孙无忌等六人,闻言皆是浑身一震。

他们追随秦王多年,等的,就是这一天!

“殿下英明!”

“臣等愿效死力,助殿下成就霸业!”

“请殿下下令!”

六人齐齐躬身!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

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呛啷”一声,剑尖直指沙盘一角!

“诸国之中,陇西薛举,占据西陲,阻我西出之路,虽看似势大,然其子薛仁杲(gao),内部不稳,人心浮动!”

“灭国之战,第一战,便拿他祭旗!”

剑锋所指,正是陇西之地浅水源!

“末将请命!”殷开山当即踏前一步,抱拳请战,“愿亲率大军,为殿下荡平西秦,取薛举、薛仁杲首级!”

李世民并未立刻应允,目光转向沙盘的另一侧:“刘武周与王世充,近况如何?”

殷开山沉声道:“探报,刘武周虽占据河东,但屡战不利,隐有与洛阳王世充暗通款曲,互为犄角之势。”

刘武周与王世充勾结?

李世民眉头微皱,这倒是个变数。

“殿下!”刘文静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此乃天赐良机!”

“哦?”李世民看向他。

刘文静上前一步,手指点在沙盘上:“我等可明面上打出旗号,出兵河东,声称援助刘武周,兵锋直指洛阳王世充!”

“王世充与刘武周貌合神离,必不敢倾力来救。而我军主力,则可借此掩护,兵分两路,一路佯攻,一路精锐,急行军,出其不意,直捣陇西!”

“待薛举、薛仁杲反应过来,我大军已兵临城下!”

“此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

“一举,可灭西秦!”

刘文静的声音在安静的殿宇中回荡,带着运筹帷幄的自信。

佯攻王世充,实灭薛举、薛仁杲?

李世民的目光,在沙盘上急剧闪烁,权衡着此计的利弊与风险。

一个决定天下格局的惊天谋划,正在酝酿!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