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81了,谁还高考结婚?我成逆子打猎 第42章:下坎不能一下子下陡了

();

张伟道:“二舅,我想先给家里买点东西,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另外,我去医院先开点药,让爸妈先吃。”

“多余的钱,我想先存着,等存多了,就买一把枪。”

李大成点头,“你这样安排没问题,要买什么东西,一会儿到我那里去拿。”

说完,他又道:“只是,你爸爸问起你买东西的钱从哪里来,你怎么解释?”

对这个,张伟也有点头疼,他暂时还没想好借口。

看向李大成,他试探的说道:“要不,二舅你帮我想个说法?”

“你想得美!”李大成道:“我帮你瞒着你爸已经不错了,你还想让我帮你撒谎,门儿都没有。”

张伟又看向李大顺,李大顺连忙说道:“伟伟,撒谎的事,我不擅长,你……还是自己编一个吧!”

“嗯,大不了,我和你二舅不揭穿你就是了。”

张伟无奈,说道:“那我再想想,反正到时候爸问起来,你们得配合我圆谎才行。”

李大成默不作声。

李大顺却笑着道:“行啊,我到时候看你怎么圆谎的。”

说完,“啧啧”称赞:“小时候也没见你这么滑头啊,现在,啧啧,完全像变了个人似的。”

张伟尴尬的笑了笑。

虽然没有变一个人,但是重生了,的确是完全不一样了。

李大成似乎才想起了什么,看向张伟,说道:“伟伟,你退学的话,那夏枝怎么办?”

被问起这个,张伟心里又是一叹。

他跟李大顺和李大成只说了退学和打猎的事,没有提一句退婚的事。

这也是他的一种策略。

毕竟,下坎不能一下子下陡了。

如果将退婚的事也一并说了,李大顺和李大成就不一定会支持他。

在这个年代,可不像后世那样把婚姻当儿戏,不是说算就算了的。

他不提,却不想还是被问及。

想了想,张伟说道:“我会和夏枝谈一谈退学的事,看她怎么想吧!”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保留。

没有继续说退婚的事。

听他这么说,李大成欣慰的点头:“嗯,你是要和夏枝好好谈一谈。”

李大顺叮嘱道:“和夏枝谈的时候,你好好说话,人家对你那么好,你可别仗着现在有本事了就欺负人家。”

“我知道的!”张伟口里答应,心中却是苦涩。

但不管怎么说,眼前的一关算是过去了。

张伟不想再多说什么,拿起扁担,道:“大舅,我先去水龙头下面,把扁担上的血渍洗了,不然爸看见了。”

“去吧!”李大顺挥手,递给他一块抹布。

张伟出去后,李大顺和李大成相视一眼。

李大成道:“伟伟这孩子,唉……可惜了!”

李大顺知道他是在遗憾张伟不再读书了,苦笑着道:“他不一样了。”

“是啊!”李大成感叹的道:“才多久没见,怎么就像完全变了个人似的,变得我都快不了解他了!”

李大顺也有同样的感觉,但还是道:“不说这些了,你在供销社,想办法给他弄一支枪吧!”

“他铁了心的要打猎,需要一把枪。”

李大成道:“你不说我也在想,进山打猎毕竟还是危险的,以他现在的本事,有枪了安全应该没问题。”

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又继续说道:“我给他搞枪容易,但是大姑爷要是不同意他打猎的话,给他枪也没有用。”

李大顺点头,“这倒是,大姑爷那脾气,伟伟还真不一定能说动他。”

“不过,你应该看出来了,伟伟这孩子不一般,就他今天给我们两个说的那些话,还真不是一个十九岁的孩子能说出来的。”

“他能说服我们两个,也可能有他的办法说服大姑爷。”

李大成道:“但愿如此吧!”

李大顺道:“那你还是先帮他弄枪,先不要和他说,等他说服了大姑爷之后,再把枪给他。”

李大成点头:“我晓得的!”

李大顺又嘱咐道:“对了,回去之后,这事你也先别和红玉说,我也不跟你大嫂说。”

“她们要是知道了,老三和嘉丽也会知道。”

“嘉丽那张嘴没门儿,事情没多久就传开了。”

“行!”李大成答应道:“这事就我们两个先知道。”

李大顺道:“那我们也商量一下,看还能给他一些什么帮助。”

李大成:“好!”

……

张伟去到宿舍另一头的水池子,拧开水龙头,刚将扁担头伸进水龙头下面,似乎突然想起什么,又猛地抽回扁担。

看着扁担头上的血渍,他一时出神。

过了一会儿,他拿着没有洗的扁担往回走。

只是他不知道,在他离开的这么一小会儿,他的大舅和二舅已经在帮他想办法弄他心心念念的枪了。

张伟回到单身宿舍时,李大顺和李大成并没有发现他没有清洗扁担。

李大成指着茶几上的那五百多块钱,说道:“伟伟,你买东西用不了这么多钱,带在身上也不方便,我带你去信用社,你把钱存起来。”

张伟道:“行,我听二舅的。”

李大成道:“那我们走吧!”

张伟就对李大顺道:“大舅,我把扁担和酒先放你这里,等办完事,我再回来拿。”

李大顺笑着道:“你不是说酒是给我和你二舅的吗?怎么还要拿回去啊?”

张伟道:“一壶给你、二舅和幺舅,另一壶我要带回去。”

李大顺哈哈大笑,“跟你开玩笑的,我又不喝酒,你二舅、幺舅也不怎么喝酒,酒你就全带回去吧!”

张伟摇头,“说送给你们一壶,那就送一壶。你们自己不喝,可以待客啊。这可是陈年的遍山大曲,难得的。”

“随你吧!”李大顺挥手,“你先去和你二舅办事,等下午下班,我们一起回去。”

“好嘞,大舅!我和二舅先走。”张伟说了一句,与李大成一起离开宿舍,出了粮管所,然后直奔三岔镇农村信用合作社。

现在才1981年,居民连身份证都没有,到信用社存钱只用提供户口本。

不过,有李大成在,张伟连户口本都没提供,信用社的主任陈可忠就给张伟办了一个存折。

张伟将400块钱存到存折里,手里留了167块6毛钱备用。

嗯,李静给的那8块不算。

那8块钱,他不准备用了,打算一直保存着留作纪念。

出了信用合作社,两人朝供销社走去。

路上,李大成难得的开了一回玩笑:“伟伟,你现在也是有存款的人了,你的存款比我这个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二舅还多啊!”

张伟笑了笑,自信的说道:“二舅,这才刚开始呢,以后我的存款会越来越多!”

李大成点头:“我相信你!”

又走几步,张伟突然想起,家里还欠着二舅家6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