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永贵道:“你还记得,我上次进城,在路上搭车的事吗?”
张开明点头,“你说在青田街上徐老板的饭馆里,遇到了两个送煤炭的司机,姓什么来着?”
他有点记不起。
夏永贵道:“姓雷,雷洪军和他儿子雷志华,青阳县龙坪乡老黑山的人。”
“对对对!”张开明道:“你这次出门,就是去找他们吗?”
“是啊!”夏永贵感叹的道:“上次雷老板请我在城里的云边饭店吃了一次饭后,我才见识了什么叫有钱人。”
“前段时间,王铁军家把牛弄丢了,看到你们西村一家家凑二十几块钱,甚至连钟老太这个五保户都拿出三块钱出来,我的心里,是真不好受啊!”
“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咋雷洪军他们就那么有钱呢?”
“我们石河村为什么又这么穷呢?”
“想来想去,我觉得有必要去找一下雷老板!”
张开明苦笑道:“他们离得那么远,你就算找到了他们,又有什么用呢?”
夏永贵道:“我想过的,老黑山不是产煤炭吗?虽然我们石河村没有煤炭,但我们有人啊!”
“我们石河村92户人家,老少爷们儿一共546口人,除去老人和孩子,青壮力也有一两百人。”
“但我们村的田才多少?”
“一人只勉强够一亩田!”
“这么多人,种这么点田,人一天都闲出蛋来了。”
“闲,也就算了!”
“可是人不做事,就穷啊!”
夏永贵的语气变得坚定,“我想好了,我去和雷老板谈一下,让我们村去一些青壮力到他那里挖煤。”
“挖煤?”张开明惊讶的问道。
夏永贵道:“是啊,挖煤!挖煤肯定很辛苦,但总是一个活,只要肯干,肯定能挣钱。”
“我如果和雷老板谈好了,也算是给村里的人谋了一条出路。”
张开明想了想,点头道:“你说的是,就不知道能不能谈好?”
夏永贵道:“这事,我就和你一个人说了,连红菊我都没说。”
“我对她说的是乡里要我去开会,估计要几天。”
“你别对其他人说。”
”传出去,有些人可能就抱了希望。“
“我去谈,要是成了还好,如果不成,免得他们失望。”
张开明点头,“我知道的,你这是在给村里人谋福利,你回来之前,我对谁都不说。”
“嗯,要是谈成了的话,到时候你让伟伟也去,让他也磨练一下。”
夏永贵惊讶了一下,随即道:“伟伟就算了,你还是让他留在家里,安心复习吧。”
张开明道:“我看他一天都没看书,就算看书,也是看三叔给他的那本什么《神农本草经》。”
“我估计啊,他也在做两手准备。”
“有这么好的工作机会,我肯定要为他争取一下。”
夏永贵道:“再说吧,成不成还不知道呢!就先不想那么多了。”
张开明答应后,告辞离开。
回去的路上,他先是为夏永贵给村里人找出路振奋了一阵,后面又想他说张伟在学草药时,夏永贵说“就算了草药,当了赤脚医生,那也还是在这山沟沟里讨生活,不是长远之计。”的话,心里莫名的一阵酸痛。
也许夏永贵说得很中肯。
但他听出的是夏永贵觉得张伟这样没有前途。
或者说,要是张伟这样下去,配不上他女儿夏枝。
毕竟夏枝以后是大学生。
而张伟只是窝在石河村这个山沟沟里庄稼户。
或许夏永贵并没有那个意思。
但有句话叫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之前夏猛说夏枝和张伟早晚要分开的话在前面,张开明听了,就难免多想。
这也是张开明在听夏永贵说,想安排人去老黑山挖煤的事后,第一个就要要让张伟去的原因。
他觉得,张伟去挖煤,总比留在家里种田强。
说不定也是一条出路。
一路胡思乱想的,张开明回了家。
见场坝里没人。
李静是去打猪草去了。
张伟卤好了兔头之后,放在盆里浸泡,也出去放马去了。
张开明见屋里也没有人,拉了一把椅子坐在场坝里,拿出烟点了一支。
一支又一支,他也不知道抽了多少。
张伟出来放马,张采、张军和张丽依然跟着。
当然还有大黄。
张采道:“锅锅,你说大黄今天还能抓到兔子吗?”
张伟失笑,“我今天都打了七只兔子,要是天天这么打兔子,附近的兔子估计都要灭绝了。”
张采笑眯眯的说道:“多多的兔子才好呀,那样我就可以有好多好多的麻辣兔头吃了!”
张伟道:“今天有七个兔头,还不够你吃啊,要是不够的话,你不是还养的有两只小白兔吗?”
“我回去杀了,给你也做成麻辣兔头!”
“不要!”张采立即将头摇成了拨浪鼓,“兔兔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做成麻辣兔头!”
“我不要!”
“我才不要!”
张伟哈哈大笑。
张采再也没提让大黄抓兔子的事了,去和张军、张丽一起玩泥巴。
张伟继续寻找他的草药。
太阳渐渐落下了远山,天际一片红霞。
张伟已经挖了小半背篓的草药,正准备招呼张采回家。
突然看见前方的树梢上,两只斑鸠正在歇息。
张伟心里一喜。
今天,他可是带了弹弓的。
当即取了出来,“啪啪”两枚弹丸疾射出去。
两只斑鸠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间不容发的双杀。
“汪汪!”
大黄叫了两声,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将两只斑鸠一一叼了回来。
张采欢喜的跑过来,笑眯眯的道:“哇,锅锅,你又打到斑鸠了呀!”
浑然忘了,之前张伟说要将她的小白兔,做成麻辣兔头的不快。
张伟笑着道:“回去后,给你做斑鸠汤喝。”
“斑鸠汤好喝!”张采开心的说道:“我啃一口麻辣兔头,喝一口斑鸠汤,哇,想想都好舒服!”
张伟摸了摸她的头,溺爱的道:“你这样子,像极了一个小吃货。”
张采哈哈大笑,招呼大黄,“大黄,我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