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第92章:提前对抗历史能行吗

();

简单询问之后,阎赴知道,思想上的事不能操之过急,现在他也打算看一看手底下这两支真正的力量操练的效果。

“操练继续!”

阎赴突然大喝一声。

“今天练长矛阵!”

将士们如今一个个眼眸坚定炽烈,近乎亢奋,得到阎赴命令,迅速列队。

农民军主要使用长矛和陕北特有的钩镰枪,这种在长矛顶端加装弯钩的武器,既能刺又能勾马腿,西北多异族,陕西又靠近边塞,自然要针对骑兵多加操练。

虽然装备简陋,但经过赵渀一个多月的训练,已经初具规模。

“第一排,突刺!”

二十杆长矛同时向前突刺,寒光点点。

“第二排,预备!”

阎赴亲自下场示范。

他虽是个知县,但武艺却出奇的好,一杆长矛在他手中犹如活物,刺、挑、扫,招招凌厉,尽管之前石牛山一战中,阎赴便已经展现过挑杀缙绅的勇武,仍是让这些日夜操练的将士们看得目瞪口呆。

“大人好身手!”

农民军首领赵渀惊叹。

老军户在边军中不是没见过武艺,甚至就连他自己都有些家传的技艺,但眼前这位的武艺,他甚至也没有多少把握,而阎赴还是一名参加过殿试,文采足以让他见到皇帝的文官!

阎赴抹了把汗,平静摇头。

“只是小时候学过一点,又常年和山里的野兽厮杀,来,咱们练个新阵型。”

他命人搬来几个稻草人,摆在三十步外。

“五人一组,前三后二,前排蹲,后排立,放!”

不错,他打算让将士们也多练习投掷长矛。

长矛的作用不必多说,等到有马匹之后,轻骑对战,相比弓箭,穿透性极强,打乱阵型的能力也不弱。

五杆长矛同时飞出,竟有三杆命中稻草人。

这在未经训练的农民军中已属难得。

“好!”

士兵们欢呼起来。

阎赴却不满意。

“准头太差!在战场上,你们只有一次机会,继续练!”

整整一个上午,操练场杀声震天。

阎赴始终与士兵同练同休,如今趁着休息的空隙,光着脚的阎赴用冻的发白的手,正仔细为将士挑着血泡。

“若是有泡便要早些挑了,行军不必多说,平日里还是要的仔细些。”

“咱从县不是缺少药材的地方,日后若是落下病根,就要麻烦的多。”

阎赴操练的时候极狠,但偏偏结束操练后的姿态,却又很温和,让那将士不自觉想到了昔日自己兄长还没死在徭役中的时候。

那时候他也总是这样照顾自己。

到了午时,阎赴命人抬来十几筐热腾腾的馍馍和一大锅羊杂碎汤。

“吃!吃饱了才有力气杀**!”

阎赴自己拿了个馍,蹲在士兵中间大口吃起来,周围将士们笑声不断,闹哄哄的模样,偶尔还能看到阎赴蹲在人群中说两句粗话,竟难得的其乐融融。

陕北军和农民军吃过饭了能休息半个时辰,趁着这个时候,阎赴召集两军首领到场,他取出一卷图纸铺在石桌上,上面密密麻麻画着各种方框和线条。

“从今日起,黑袍军改制。”

阎赴的手指在图纸上移动。

“十人为一班,设班长一人,三班为一排,设排长一人,三排为一连,设连长一人......”

赵渀和阎天都凑上前看,这种编制他们闻所未闻。

赵渀是老军户,军中听的都是百户,千户之类职衔。

指挥使下便是千户,管辖一千一百二十人,千户下是百户,管辖一百二十人,百户下是总旗,管辖五十人,总旗下是小旗,管辖十人。

不过他见的多了,脑子动的也快。

按照大人的设想,如此一来,完全可以快速调动各级资源进行作战,不仅如此,若是以后兵种多了,还能明确分工与战斗。

“每个排还要配一名友人师。”

阎赴继续开口,这次明显要郑重许多。

“友人师,负责思想教导和纪律监督。”

“这是......教书先生?”

少年阎天挠头,只有在阎赴面前,他才没有那股狠劲。

不过他也没读过书,到底不明白军队里要个教书先生干什么。

阎赴笑了“说是教书先生也差不多,但他们教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为什么而战,为天下百姓都能吃饱穿暖,为再没有人能随意欺压良善!”

“有了这些人,日后便不会出现像边军那样杀良冒功,劫掠百姓的事出现了。”

赵渀苦笑之余突然打了个寒颤。

他虽是个粗人,却敏锐地感觉到,这套精巧细致的规划背后,藏着某种令人胆寒的力量。

这根本不是普通的农民造反,而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阎大人一直都在一点点完善,前进。

他又想到儿子赵渀之前搞的那些背后动作,心底只剩下庆幸,还好自己阻拦的早。

“大人高明!”

阎天认真点头,满眼期待。

“有了这制度,咱们就不是乌合之众了!”

阎赴点点头,转向一直沉默的老军户赵渀。

“老赵,你当过边军,觉得这法子如何?”

赵渀复杂点头,眼底惊艳。

“大人,这样的法子,步步为营之下,是一条长久之路,实在不可多得。”

阎赴心中却暗叹。

毕竟是当代军中经历过血与火,摸索出来的基础路子,在这个时代,却足以让人惊艳。

“明日开始实行。”

阎赴收起图纸。

“各班排长由你们推荐,我来定夺,友人师的人选......”

他顿了顿,看向远处几个正在教士兵识字的年轻人,那是黑袍枢秘局培养的一批友人师,类似指导员,他们的出身都是穷苦书生。

“我来安排。”

赵渀,阎天也都开始亢奋,这看起来只是一次改变,但,却是黑袍这个势力首次形成完全全体的制度!

酉时三刻,阎赴带着阎狼离开了小庄,暮色下,一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阎赴抬头,想起昔日种种,本以为能靠科举入仕改变天下,让大明这个有风骨的王朝起死回生,却因貌丑被嘉靖皇帝亲自贬低名次,发配到这苦寒之地。

一路上,他看清了朝堂的腐朽,也看尽了百姓的颠沛。

“也好。”

“嘉靖皇帝还有好多年才死。”

“大明王朝的寿命还有数十年。”

“提前对抗历史的规律….我又有几分胜算呢…”

“可总要有人去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