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第73章:杀缙绅

();

大明,京师。

夜色沉沉,烛火摇曳。

张居正独坐案前,手中奏疏堆积如山。

他指尖划过墨字,眼中映出的是嘉靖二十七年的天灾人祸。

江南水患,江北大旱肆虐,湖广蝗灾遮天蔽日,陕西地震,屋舍倾颓,黄河水患......朝廷的朱批却永远只是着地方妥善处置,而地方官员的奏报里,字字皆是粉饰太平,掩盖民瘼。

若张居正没有真正看过最底层,只怕他永远都不会知道那是什么样的世道。

他能听到的农民义军,已不止一家......“妥善处置?”

张居正冷笑一声,指尖几乎掐进掌心。

前几日户部侍郎的寿宴上,珍馐满席,女乐歌姬丝竹管弦。

席间京官们谈笑风生,无一人提及灾民易子而食的惨状。

他在角落,只听到有人醉醺醺地笑着。

“天下承平,百姓安乐,皆赖圣上洪福!”

百姓安乐吗?

张居正闭了闭眼,心中翻涌着怒火。

如今他目光落在朝堂中。

刚刚考中,便亲眼目睹了替皇帝冲锋许久的首辅夏言于官场倾轧中支离破碎,那时候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治理天下,不光要靠理想,还要有手段。

先保全自身,才能真正涉足天下读书人心里的权力中枢。

翻开桌案上另一份奏折,是陕西巡抚上报的剿匪捷报,称官军大破流寇,斩首数百级。

只是字里行间,张居正却读出了另一番景象。

“是流寇,还是百姓?”

喃喃开口间,张居正只觉一颗心逐渐冷却。

大概不过是活不下去的饥民,被豪强夺了田地,又被官府逼着纳粮,最终只能提刀造反。

而朝廷的兵马,杀的正是这些走投无路的百姓。

他们死后,也不是大明的百姓,而是......‘流寇’。

奏报里大部分山匪流寇,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张居正有些沉默,甚至心中有了一个放肆的念头。

这大明,和当年的元朝有何区别?

一样的官逼民反,一样的粉饰太平,一样的对百姓敲骨吸髓。

张居正猛地合上奏疏,胸膛起伏。

“这大明,究竟还能撑多久?“他搁下笔,揉了揉酸涩的双眼,忽然想起了远在陕西从县的好友,阎赴。

那个在殿试上策论惊艳、却被皇帝因相貌贬为同进士的狂士,如今在地方上,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若是他在,至少自己不会这般孤立无援,甚至能找个人诉说心中苦闷。

可惜,同进士不入京官,大概自己这一生也不会和阎赴相见了吧?

“不知阎兄在陕西亲眼看到的地方,会是如何?”

张居正铺开一张信纸,蘸墨挥毫。

「叔大顿首,阎兄台鉴:京师浮华,然奏章之中,尽是民生凋敝、官吏贪腐之象。陕西连年灾变,不知从县实情如何?兄在彼处,可有施展抱负之机......」

信使快马加鞭,将信送往陕西。

同一轮明月下,此时的阎赴,正站在石牛山的山道上,冷眼望着前方混乱的缙绅队伍。

山道上,火把如龙。

缙绅家族子弟闹哄哄下了马,嚷嚷着要安营扎寨,休息片刻。

“快把小爷的歌姬叫来!”

“就是,黑咕隆咚的赶什么路,吃饱了明日再剿匪也不迟,难道还差这一日两日的?”

几名从绥镇赶来的军户倒没如此放肆,不过眼见大队不走,索性自顾自生起火来。

“别说,那些农户自家养的鸡鸭就是香。”

“马脸,你说的怕是不要钱的就是香。”

几十名军户哄笑着,有人靠在树旁,有人索性就席地而坐,盯着火上的烤鸡直流口水。

阎赴骑在马上,官服笔挺,面容沉静如铁,冷眼看着乌泱泱各自抱团的‘剿匪军’。

一百军户一处,家丁护院一处,民夫一处,各家缙绅子弟一处。

尤其是缙绅族人,更是荒诞的在剿匪路上还带着歌姬。

他身旁是孙九年、楚伯先、马元信等缙绅族长看着眼前画面,竟也没多说什么,只挥手示意众人休息。

“县尊大人,按照大人调查路线,前面就是黑山匪的老巢了。”

孙九年捋着山羊胡,眯眼笑道。

“此次剿匪,多亏大人调度有方。”

阎赴憨厚一笑,只拱手点头。

“客气,剿匪安民,本就是本县分内之事。”

他笑容朴实,眼底却藏着冷光。

他在等,等着‘黑山匪’这柄刀,等着黑袍军这柄刀,悍然出鞘!

月至中天,按照盘算,赵渀和周麻子,只怕已经赶到埋伏之地了。

如今,时机成熟了。

阎赴冷笑,森然看向面前这支乌合之众汇聚的队伍。

果然,一骑快马狂奔而来,马上家丁脸色惨白,声嘶力竭。

“老爷!不好了!黑山匪趁我们出城,杀进府里了!”

“什么!”

孙九年,楚伯先几人脸色骤变,几乎从马上栽下来。

要知道那可是黑山匪啊!

昔日强盛如刘家,族人尽在,家丁护院不知凡几,都没逃过贼人灭门之祸,更何况眼下他们从县四族,还将族中青壮尽数带出来了。

家中母亲妻妾,以及一众稚童,焉能活命!

“府中护卫全被杀了!老夫人,少爷小姐们......一个都没逃掉!”

刹那间,缙绅队伍大乱,孙九年、楚伯先等人面如土色,只觉天旋地转。

马家马元信更是乱了阵脚,面色惨白。

毕竟其余家族还好,马家原本便损失了不少族人,眼下这批族人若是再折损,马家都会跌落从县四族之流!

一时间,听曲的各族纨绔也慌了神,最宠爱的歌姬都顾不得了,连忙调转马头,怒吼开口。

“贼人当死,报仇,报仇!”

“啊!黑山匪,老子与你们不共戴天!”

一百军户没多说什么,匆匆收拾了东西,一路奔走。

他们本就是从县四族花钱请来的,无论是在山里剿匪也好,还是在县城剿匪也罢,对他们来说都没什么区别。

“回城!立刻回城!贼人如今应当未逃远,速速追剿!”

楚伯先嘶吼着,调转马头。

阎赴依旧端坐马上,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喃喃开口。

“回城?你们只怕回不成了啊。”

马元信如今一双眼眸宛若充血,正要拼命赶回城中,余光却瞥见一班人马在混乱中纹丝不动,一时间心头一跳。

果然,正是知县阎赴并其手下兵马。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