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百九十章 不要和太太说靳珩的事
暴雨中,一辆劳斯莱斯转过弯角,昏黄的路灯被雨幕晕成一团朦胧的光,将横飞的雨丝染成金纱般的线条。
深墨色的劳斯莱斯在雨水中泛着冷光,车轮碾过积水,瞬间溅起水花,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水痕。
麓南公馆立在京市最金贵的地段,左邻金融街的霓虹璀璨,右接老城区的梧桐深巷,身处万丈繁华里,却像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开,墙外是车水马龙的喧嚣,墙内是数十年未改的静谧,连雨丝落进庭院的声响,都显得格外清透。
豆大的雨珠砸在公馆门前的青石板上,水花迭迭层起,顺着石缝蜿蜒成细流,汇入暗渠。
劳斯莱斯停在公馆门前。
司机撑着一把黑色长柄伞快步绕到后座,伞骨撑开的瞬间,精准地挡住了斜斜泼来的雨。
下一秒,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搭在车门上,腕间露着半截低调的铂金表带,随着推门的动作,轻轻蹭过湿润的皮革。
公馆那扇沉寂了多年的雕花铁门,不知何时已悄然敞开,门后两列身着深色**的侍者垂手而立,目光落在车门开启的方向,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自从六年前段西城带着妻子前往美国治疗,麓南公馆的门就没开过。
后男人一步出来一道身影,她穿着宋锦白裙,灯下浮光跃影,墨色的针织披肩裹着纤薄的身躯绕了一圈,垂在她臂弯。
段西城见雨势大,将她身上的披肩压紧了些,半抱着人进去。
管家连忙走上前,“先生,您终于回来了,老爷子那边催得紧,少爷......现在还没有消息。”
段西城下颌轻点,他看向崔婉仪,“你先上楼休息,我回老宅一趟。”
崔婉仪没回他的话,敛下眉眼,抬手压着披肩兀自上楼,身边的疗理师陪行挽着她的手,扶着她。
段西城已经习以为常,吩咐佣人煮她爱喝的热汤送上去,“她睡前记得提醒她吃药。”
佣人点点头,随后见他手伸进西装外套的口袋,拿出了一颗糖递来,“吃完药给她,她手使不上力,记得帮她撕开。”
佣人垂首上前,双手稳妥地接过递来的物件,指腹不自觉地收紧了几分。
方才在廊下候着时,便已听管事低声提过。
这位昏迷了整整五年的段太太,是先生当年抛却一切护着出国的。
她刚醒不久,身子虚得很,连吹风都要格外当心,先生为此特意让人提前将家里暖气调到最适宜的温度,连下车的路径都铺了防滑地毯。
谁能料到呢,五年前的京市上流圈里,提起段西城与他这位妻子,私下里的议论从无半句温情。
有人说他娶她不过是碍于家族婚约,眼底的厌恶藏都藏不住。
也有人说他待她冷淡至极,连她生病都未曾回头望过一眼。
可就是这样一个薄情寡义的男人,做出惊掉所有人下巴的事。
当着段氏宗族的面,亲手签下股权转让书,将自己一手打理得风生水起的港恒集团半数权益交出去,连带着那些握在手里的政商人脉,手中的决策权,全部弃如敝履。
而段西城因擅动家族根基,被震怒的段老爷子亲手划去族谱,逐出段家老宅,连带着 “段” 这个姓氏带来的荣光,都成了旁人眼中的笑柄。
彼时崔家正因段西城的退让,一夜之间成了京市独大的势力,没人知道那段时间段西城与崔家到底谈了什么交易,竟拿捏了港恒百分之三十的股权。
也没承想,段靳珩接手港恒后,短短几年间,局势竟会天翻地覆。
集团早已因股权动荡元气大伤,而他先是剥离亏损业务,再是联合海外资本狙击崔家,硬生生将港恒拉了回来,市值飙升,成了京市商界无人敢小觑的存在。
更戏剧的是,不可一世的百年家族崔家,因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调查,族中核心人物接连落马。
崔家落马后,刘家家主刘文奇也入狱,剩下几位小辈不成气候,
如今再提起 “段” 这个姓,早已不是当年那段西城被逐的落魄模样 ,它成了立在京市权贵中心的一面旗帜。
只是握着那面旗帜的人,从段西城换成了段靳珩。
如今,若不是段靳珩出事,久无消息,恐怕段西城也不会回来。
“不要和太太说靳珩的事,她还不知道。”段西城吩咐完最后一句,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