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世秋有些无奈地笑了,“有些事哪里像你想的那么简单,公司要盘活发展,就得引入新业务,最低成本的方式,就是在一个集团内进行周转消化,这就是一个良性的运作。
如果让这家公司完全独立在外面,我不可能亲自去管理这家公司,它根本不值得我浪费这么多时间,指派职业经理人的话,在没有STG的资源情况下,继续走下坡路是必然的。
然而并入STG集团后,就相当于把它变成集团中的一个部门,或者说一个零件,可以发挥新的作用,我在人事任用和业务调整上也更加有主动权。”
“那听起来像是好事儿啊,多了一个公司给你挣钱。”我还是不理解。
“如果是现金并购,那确实是这样,按照市价收购,按照当时预计,有六年也就差不多回本了,后来都是纯利。
可是全换股交易不同了,完全按照公司市值肯定是我吃亏啊,一个走下坡路的公司,和一家连续数年保持高速增长的公司,同样一个小目标,你觉得投在哪里更值钱?”
他这样一说我就明白问题在哪里了,“他们是想等价换股,而你不愿意是吧。”
“对,我当然不愿意,给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原本他们的股比分红大约在一千万每年。
如果等价换股的话,当年就会涨到2200万,第二年就超过3400万,而对我来说虽然看起来我赚的也多了。
可我必须为此减持一定的股份,如果从纯商业角度来讲,我不会收购一家这样的企业,而且选择一家更有潜力的公司。”
我虽然还是没听懂,不过我会总结,“所以你是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还得多花时间精力去管理,总得来说你吃亏了。”
“聪明!”
嗐~早说嘛,我云里雾里听个了似懂非懂,直接告诉我吃亏了,我就明白了。
“那后来呢?”我还是很想知道他是怎么解决的。
“后来和他们几次谈判下来,在我的坚持下,会计师算出大致的折算比例。”
要是按照原市值,15%原公司的股份,大概可以折1.2%的STG股份,这肯定是萧世秋不同意的。
按照两家公司盈利能力来折算的话,15%原公司的股份,大概和STG0.26%的股份持平,这当然那两房的人也不会同意。
经过几轮热烈而不太友好的讨论后,最终各让一步,折算成0.8%的股份。
从道理上来说,既然已经签定了协议,后续就不应该再有什么麻烦了。
可很多时候是不讲道理的。
这个不讲道理的变故,就发生在今年。
本来就算萧世秋他爷爷这一支人丁单薄,他大伯只生了一个儿子,他爸总算生了一儿一女,不过在老一辈的观念里,萧世茹嫁出去了,继承家业的事儿,基本上是不会考虑她了。
可是萧世秋的堂哥又早早的过世了,而萧世秋当时名下又只有萧恬恬一根独苗。
另外两房对此一直颇有微辞,经常在萧爷爷跟前说,家产给了女儿,早晚是别人家的之类的。
萧爷爷表现得十分强势,其他两房也只敢在边上碎碎念。
可是自从我和萧世秋订婚宴那天,萧恬恬被曝出不是他的女儿,紧接又曝出甚至都不是萧家的孩子,那时另外两房的人是真的坐不住了。
开始轮番去老宅找萧爷爷游说,有说让萧世秋应该拿出一部分股份分给萧家人,毕竟他们才是一家。